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研究硫酸工業(yè)原理及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具有重要意義.
(1)硫酸工業(yè)生產中涉及反應:2SO2(g)+O2(g)?2SO3(g)△H<0,SO2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右圖所示,則:
①壓強:P1<P2(填“>”、“=”或“<”).
②A、B兩點的平衡常數:K(A)=K(B)(填“>”、“=”或“<”).
③200℃時,將一定量的SO2和O2充入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經10min后測得容器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如下表所示:
氣體SO2O2SO3
濃度(mol•L-10.41.21.6
計算上述反應在0~10min內,v(O2)=0.08mol•L-1•min-1mol•L-1•min-1.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d(填序號).
a.v(O2)=v(SO3)               b.SO2和SO3物質的量之和保持不變
c.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d.體系的壓強保持不變
(2)Cu2S在高溫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Cu2S(s)+3O2(g)═2Cu2O(s)+2SO2(g)△H=-773kJ•mol-1
當該反應有1.2mol電子轉移時,反應釋放出的熱量為77.3kJ.
(3)某研究小組把鋼鐵中的硫轉化為H2SO3溶液,然后用標準濃度的I2溶液進行滴定,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劑為淀粉試液(寫名稱),滴定過程中c(SO32-)減。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
(4)利用反應2SO2+O2+2H2O═2H2SO4可以處理SO2尾氣,若將該反應設計為原電池,用稀硫酸作電解質溶液,其正極電極反應式為4H++O2+4e-═2H2O.

分析 (1)①根據圖知,相同溫度下,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則二氧化硫轉化率增大;
②化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
③在0~10min內,v(SO3)=$\frac{1.6mol/L}{10min}$=0.16mol/(L•min),同一可逆反應中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據此計算氧氣反應速率;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變、物質的量濃度不變、質量分數不變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變;
(2)根據反應熱和轉移電子之間的關系式計算;
(3)I2溶液滴定管為酸式滴定管,因為I2遇到淀粉會變藍色,所以可以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根據反應H2SO3+I2+H2O=4H++SO42-+2I-來解答;
(4)根據原電池原理,正極發(fā)生的是化合價降低得電子的還原反應;

解答 解:(1)①根據圖知,相同溫度下,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則二氧化硫轉化率增大,相同溫度下,P1 時二氧化硫轉化率小于P2時二氧化硫轉化率,則P1<P2,故答案為:<;
②化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相同溫度下,所以A、B點的化學平衡常數相等,故答案為:=;
③在0~10min內,v(SO3)=$\frac{1.6mol/L}{10min}$=0.16mol/(L•min),同一可逆反應中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所以v(O2)=$\frac{1}{2}$v(SO3)=$\frac{1}{2}$×0.16mol/(L•min)=0.08mol•L-1•min-1
a.2v(O2)=v(SO3),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
b.無論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SO2和SO3物質的量之和始終保持不變,所以不能據此判斷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
c.反應前后氣體質量不變、容器體積不變,所以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保持不變,則不能根據密度判斷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
d.該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改變的可逆反應,當體系的壓強保持不變,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d正確;
故答案為:0.08mol•L-1•min-1;d;
(2)該反應2Cu2S(s)+3O2(g)═2Cu2O(s)+2SO2(g)中,當轉移12mol電子時放出773kJ熱量,當轉移1.2mol電子時放出熱量77.3kJ熱量;
故答案為:77.3;
(3)I2溶液滴定管為酸式滴定管,因為I2遇到淀粉會變藍色,所以可以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滴定終點時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無色變?yōu)樗{色;
由反應的離子方程式H2SO3+I2+H2O=4H++SO42-+2I-可知c(SO32-)減小;
故答案為:淀粉試液;減小;
(4)原電池正極發(fā)生的是化合價降低得電子的反應,根據方程式可知是O2得電子,另外,由于H2SO4存在,所以發(fā)生的O2酸性條件下的電極反應:4H++O2+4e-═2H2O;
故答案為:4H++O2+4e-═2H2O.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狀態(tài)判斷、氧化還原反應、圖象分析等知識點等,清楚發(fā)生的電極反應是解題的關鍵,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同的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化合物B.物質均由元素組成
C.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是單質D.混合物中一定有很多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K、Ka、KW、KSp分別表示化學平衡常數、電離常數、水的離子積常數和溶度積常數,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在500℃、20 MPa條件下,在5 L密閉容器中進行合成氨的反應,使用催化劑后K增大
B.相同溫度下的酸、堿、鹽的稀溶液中水的離子積常數KW不同
C.Ksp不僅與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還與溶液中相關離子的濃度有關
D.室溫下K(HCN)<K(CH3COOH),等濃度的HCN和CH3COOH溶液pH較小的為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最多有幾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A.12B.20C.22D.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煙氣(主要污染物SO2、NOx)經O3預處理后用CaSO3水懸浮液吸收,可減少煙氣中SO2、NOx的含量.O3氧化煙氣中SO2、NOx的主要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NO(g)+O3(g)═NO2(g)+O2(g)△H=-200.9kJ•mol-1
NO(g)+$\frac{1}{2}$O2(g)═NO2(g)△H=-58.2kJ•mol-1
SO2(g)+O3(g)=SO3(g)+O2(g)△H=-241.6kJ•mol-1
(1)反應3NO(g)+O3(g)=3NO2(g)的△H=-317.3mol•L-1
(2)室溫下,固定進入反應器的NO、SO2的物質的量,改變加入O3的物質的量,反應一段時間后體系中n(NO)、n(NO2)和n(SO2)隨反應前n(O3):n(NO)的變化見圖.
①當n(O3):n(NO)>1時,反應后NO2的物質的量減少,其原因是O3將NO2氧化成更高價氮氧化物.
②增加n(O3),O3氧化SO2的反應幾乎不受影響,其可能原因是SO2與O3的反應速率慢.
(3)當用CaSO3水懸浮液吸收經O3預處理的煙氣時,清液(pH約為  8)中SO32-將NO2轉化為NO2-,其離子方程式為:SO32-+2NO2+2OH-=SO42-+2NO2-+H2O.
(4)CaSO3水懸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達到平衡后溶液中c(SO32-)=$\frac{Ksp(CaS{O}_{3})}{Ksp(CaS{O}_{4})}×c(S{{O}_{4}}^{2-})$[用c(SO42-)、Ksp(CaSO3)和Ksp(CaSO4)表示];CaSO3水懸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能提高NO2的吸收速率,其主要原因是CaSO3轉化為CaSO4使溶液中SO32-的濃度增大,加快SO32-與NO2的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如圖中物質均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他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圖中有些反應的產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全部標出).

試回答: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丙HCl、HFe(OH)3
(2)寫出反應⑤的離子方程式:2Fe2++Cl2=2Cl-+2Fe3+
(3)實驗室里迅速制備少量氣體乙可利用以下反應: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此反應不需要加熱,常溫下就可以迅速進行,而且對鹽酸的濃度要求不高.
①用“線橋法”表示出電子轉移情況: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②在該反應中,還原劑是HCl,氧化產物是Cl2
③實驗室使用容量瓶配置480mL 0.5mol/L的KMnO4溶液,應稱取KMnO4固體的質量為39.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向100mL 3mol/L的NaOH溶液中緩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應,測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時溶液的溶質若是單一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如果是多種成分,可能是NaOH和Na2CO3或Na2CO3和NaHCO3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緩慢滴加1mol/L的鹽酸,所得氣體的體積與所加鹽酸的體積(不考慮溶解于水)關系如圖所示.
①加入鹽酸200mL之前,無氣體產生,寫出OA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OH-+H+═H2O、CO32-+H+═HCO3-
②產生的C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0mL;
③B點時,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是0.7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常溫下,0.1mol/L氨水溶液中$\frac{c({H}^{+})}{c(O{H}^{-})}$=1×10-8,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c(H+)=1×10-11 mol/L
B.0.1 mol/L氨水溶液與0.1 mol/L HCl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c(H+)=c(Cl-)+c(OH-
C.0.1 mol/L的氨水溶液與0.05 mol/L H2SO4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c(NH3•H2O)=2c(SO42-
D.濃度均為0.1 mol/L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體積混合后,若溶液呈堿性,則c(NH4+)>c(NH3•H2O)>c(Cl-)>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人類生活離不開化學知識,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大力開發(fā)可再生資源,可推廣以乙醇汽油代替?zhèn)鹘y(tǒng)燃油技術
B.某些不合格建筑裝飾材料,會緩慢釋放甲醛、甲苯等有機物蒸氣
C.食品加工消毒防腐常使用福爾馬林
D.松花江水域的苯、硝基苯污染物可用活性炭吸附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