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

A.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

B.NH4C1的電子式:

C.Cr原子 的基態(tài)簡化電子排布式為[Ar]3d54s1

D.S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圖為

C

【解析】

試題分析:A.乙烯的結構簡式應為:CH2﹦CH2,故A錯誤。B.漏掉氯原子沒參與成鍵的電子對。故B錯誤。

C.Cr為24號元素,其原子的基態(tài)簡化電子排布式為:[Ar]3d54s1 ,故C正確。

D.S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圖中3P能級電子排布應為:

↑↓

故D錯誤。

考點:了解結構式、結構簡式、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原理及能級分布,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常見元素(1~36號)原子核外電子、價電子的排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北京市豐臺區(qū)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溶液中,常溫下可以用鐵罐裝運的是

A.濃鹽酸 B.稀硝酸 C.濃硫酸 D.硫酸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高鐵酸鹽是一種強氧化劑,在能源、環(huán)保等方面均有廣泛的用途。濕法、干法制備高鐵酸鉀的原理如表所示:

濕法

強堿介質中,F(xiàn)e(NO3)3與NaClO反應得到紫紅色高鐵酸鹽溶液

干法

Fe2O3、KNO3、KOH混合加熱共熔生成紫紅色高鐵酸鉀(K2FeO4)和KNO2等產物

(1)某工廠用濕法制備高鐵酸鉀的流程如圖所示:

①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反應Ⅱ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③已知25℃時Fe(OH)3的Ksp=4.0×10—38,反應Ⅱ后的溶液中c(Fe3+)=4.0×10—5mol·L—1.則需調整pH= 時,開始生成Fe(OH)3沉淀(不考慮溶液體積的變化)。

(2)由流程圖可見,濕法制備高鐵酸鉀時,需先制得高鐵酸鈉,然后再向高鐵酸鈉溶液中加入飽和KOH溶液,即可析出高鐵酸鉀。

①已知高鐵酸鈉和水反應,有Fe(OH)3和O2生成,則高鐵酸鈉的氧化性比O2 (填“強”或“弱”)。

②由以上信息可知:高鐵酸鉀的溶解度比高鐵酸鈉 (填“大”或“小”)。

(3)高鐵酸鉀是一種理想的水處理劑,其處理水的原理為 。

(4)干法制備K2FeO4的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原子軌道的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雜化軌道成鍵的分子立體構型都是正四面體

B.CH4中的sp3雜化軌道是4個H原子的1s 軌道和C原子的2p軌道混合形成

C.sp3雜化軌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和p軌道混合形成的一組新軌道

D.凡AB3型的共價化合物,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雜化軌道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長式周期表共有18個縱行,從左到右排為1—18列,即堿金屬為第一列,稀有氣體元素為第18列。按這種規(guī)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9列元素中沒有非金屬元素

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為ns 2

C.第四周期第9列元素是鐵元素

D.第10、11列為ds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靜安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氨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8.1.實驗室可用濃氨水和_____(選填編號)來制取氨氣。

a.燒堿 b.生石灰 c.氯化銨

檢驗氨氣易溶于水的簡單操作是:收集一試管氨氣, 。

39.2.往飽和食鹽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和足量的CO2,生成沉淀的化學式為 ;過濾后,使余液盡可能析出較多NH4Cl晶體的方法是:再通入足量的NH3、冷卻并加入 。

侯德榜制堿法(聯(lián)合氨堿法)的CO2來自_____(選填編號)。

a.石灰石煅燒 b.含碳物質燃燒 c.合成氨廠的副產品

40.3.往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先有沉淀析出,后沉淀溶解溶液呈深(絳)藍色,有[Cu(NH3)4]2+生成。往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變?yōu)榈{色。顏色變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溶液變。

② [Cu(NH3)4]2++4H+Cu2+ + 4NH4+

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說明溶液變淺的主要原因 。

41.4.某實驗小組設計了下列裝置進行氨的催化氧化實驗。

(1)實驗時發(fā)現(xiàn):如果缺少乙處的干燥管,將反應后的氣體直接通入燒瓶,則燒瓶中先產生白霧,隨即產生白煙,其原因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 。

(2)實驗前,燒杯中盛有200mL 1.000 mol/L NaOH溶液,實驗后將燒杯中溶液蒸干,再將所得固體加熱至恒重,得到固體10.9g,則該固體含NaOH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靜安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些物質的制備從化學性質的“強制弱”來看似乎難以進行,但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卻取得了成功,以下屬于這種情況的是

A.NaBr(s)+H3PO4(濃)NaH2PO4(aq)+ HBr(g)

B.6CaO(l)+2Al(l)3CaOAl2O3(s) +3Ca(g)

C.CaCO3(s) +2HCl(aq) →CaCl2(aq) +H2O (l) +CO2(g)

D.KICl2(aq)+H2S(aq)→KI (aq)+2HCl (aq) +S(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靜安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物質的性質只與溫度有關的是

A.氨氣的溶解度 B.水的離子積

C.高錳酸鉀的氧化性 D.醋酸的電離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萃取操作時,選擇有機萃取劑,溶質在萃取劑的溶解度必須比水大

B.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C.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插入混合溶液的液面下

D.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洗滌燒杯和玻璃棒的溶液必須轉入容量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