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同周期的XY、Z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ZO4H2YO4 H3XO4,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陰離子的還原性按XY、Z順序減弱

單質的氧化性按X、Y、Z順序增強

元素的原子半徑按X、Y、Z順序減小

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按X、Y、Z順序減弱

①②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同周期的X、Y、Z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ZO4 H2YO4 H3XO4,則非金屬性:X<Y<Z,陰離子的還原性按X、YZ順序減弱,正確;單質的氧化性按X、YZ順序增強,正確;元素的原子半徑按X、Y、Z順序減小,正確;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按XY、Z順序增強,錯誤。答案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H2SO3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H2SO3H++HSO 和HSO H++SO ,若向H2SO3溶液中(
A.通入氯氣,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
B.通入過量H2S,反應后溶液pH減小
C.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平衡向右移動,pH變小
D.加入氯化鋇溶液,平衡向右移動,會產生亞硫酸鋇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時,三種難溶銀鹽的Ksp與顏色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gCl

Ag2CrO4

AgI

顏色

磚紅

Ksp

1.8×1010

1.0×1012

8.5×1017


A.AgCl、Ag2CrO4、AgI飽和溶液中c(Ag+)依次減弱
B.Ag2CrO4飽和溶液中c(Ag+)約為1.0×106molL1
C.向AgCl懸濁液加入足量KI溶液,沉淀將由白色轉化為黃色
D.向等濃度的KCl與K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將生成磚紅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乙炔為原料可以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腈和氯丁橡膠,有關合成路線圖如下:

請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物質的結構簡式:A , C;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①:
反應③:;
反應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下列有關化學基本概念的依據正確的是(   )

A. 置換反應: 是否有單質參加

B. 純凈物與混合物: 是否僅含有一種元素

C. 溶液與膠體: 本質區(qū)別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

D.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物質本身是否具有導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05年美國化學會刊報道,美國俄勒岡大學的化學家使用了一種新型催化劑,在常溫常壓下合成氨,反應可表示為N2+3H2 2NH3△H<0,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H<0,△S<0,在任何條件下均可自發(fā)進行
B.新法合成氨不需要在高溫條件下,可節(jié)約大量能源,極具發(fā)展遠景
C.新法合成氨能在常溫下進行是因為不需要斷裂化學鍵
D.使用此新型催化劑能讓該反應進行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過氧化鈉是一種淡黃色固體,有漂白性,能與水、酸性氧化物和酸反應.
(1)將足量的Na2O2與16.5g CO、H2、O2混合氣體共同置于一密閉容器中,用電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應.反應后Na2O2增重7.5g,則原混合氣體中O2的質量分數是 . (保留三位小數)
(2)將15.6gNa2O2與2.7gAl粉混合后,投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應(假設能產生的氣體全部放出,下同)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為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化學原理在金屬防護、能量轉換、物質合成等方面應用廣泛.

(1)通常可用圖1所示的兩種方式減緩海水對鐵閘門腐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
A.甲圖中鐵閘門上的固體材料R可以是銅
B.乙圖中鐵閘門應與電源的負極連接
C.乙圖中鐵閘門上發(fā)生:Fe﹣2e=Fe2+
(2)NaClO溶液不僅可以消毒殺菌也可用在一種能量轉化率高、無污染的Mg﹣NaClO燃料電池中,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則鎂為(填“X”或“Y”)電極,正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
(3)Cu2O是種半導體材料,基于綠色化學理念設計制取Cu2O的電解池示意圖如圖3:
①石墨應與電源的(填“正極”或“負極”)相連;
②當有0.1molCu2O生成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③寫出陰極的電極反應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除去蛋白質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鈉,采用的方法是(  )
A.過濾
B.電泳
C.滲析
D.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