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制燒堿所用鹽水需兩次精制。第一次精制主要是用沉淀法除去粗鹽水中Ca2+、Mg2+、SO42-等離子,過程如下:
Ⅰ.向粗鹽水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過濾;
Ⅱ.向所得濾液中加入過量Na2CO3溶液,過濾;
Ⅲ.濾液用鹽酸調節(jié)pH,獲得第一次精制鹽水。
(1)過程Ⅰ除去的離子是______。
(2)過程Ⅰ、Ⅱ生成的部分沉淀及其溶解度(20℃/g)如下表,請依據表中數據解釋下列問題:
CaSO4 | Mg2(OH)2CO3 | CaCO3 | BaSO4 | BaCO3 |
2.6×10-2 | 2.5×10-4 | 7.8×10-4 | 2.4×10-4 | 1.7×10-3 |
①過程Ⅰ選用BaCl2而不選用CaCl2的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過程II之后檢測Ca2+、Mg2+及過量Ba2+是否除盡時,只需檢測Ba2+即可,原因是____________。
(3)第二次精制要除去微量的I-、IO3-、NH4+、Ca2+、Mg2+,流程示意如下:
①過程Ⅳ除去的離子有______、_______。
②鹽水b中含有SO42-。Na2S2O3將IO3- 還原為I2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過程VI中,產品NaOH在電解槽的______區(qū)生成(填“陽極”或“陰極”),該電解槽為______離子交換膜電解槽(填“陽”或“陰”)。
(14分,每空各2分)(1)SO42-(2)①BaSO4的溶解度比CaSO4的小,可將SO42-沉淀更完全
②在BaCO3、CaCO3、Mg2(OH)2CO3 中,BaCO3的溶解度最大,若Ba2+沉淀完全,則說明Mg2+ 和Ca2+也沉淀完全 (3)① NH4+、I-②5S2O32-+8IO3-+2OH-=4I2 +10SO42-+H2O ③陰極,陽
【解析】
試題分析:(1)鋇離子與硫酸根結合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因此過程Ⅰ除去的離子是SO42- 。
(2)①由于BaSO4的溶解度比CaSO4的小,可將SO42-沉淀更完全,所以選用BaCl2而不選用CaCl2。
②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在BaCO3、CaCO3、Mg2(OH)2CO3 中,BaCO3的溶解度最大,若Ba2+沉淀完全,則說明Mg2+ 和Ca2+也沉淀完全,所以檢測Ca2+、Mg2+及過量Ba2+是否除盡時,只需檢測Ba2+即可。
(3)①次氯酸鈉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碘離子。又因為反應中有氮氣產生,這說明銨根也被次氯酸鈉氧化,則過程Ⅳ除去的離子有NH4+、I-。
②Na2S2O3將IO3- 還原為I2,自身被氧化為硫酸鈉。其中S元素的化合價從+2價升高到+6價,碘元素的化合價從+5價降低到0價,所以根據電子得失守恒可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5S2O32-+8IO3-+2OH-=4I2 +10SO42-+H2O。
③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陰極是氫離子放電,產生氫氣,所以陰極產生氫氧根,因此氫氧化鈉在電解槽的陰極區(qū)產生。由于要防止陽極產生的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因此交換膜應該是陽離子交換膜。
考點:考查物質的分離與提純、精鹽制備的有關分析與應用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2分)空氣質量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目前我國通過監(jiān)測6項污染物的質量濃度來計算空氣質量指數(AQI),SO2、NO2和CO是其中3項中的污染物。
(1)人們曾經使用鉛室法生產硫酸,其主要反應為:SO2(g)+NO2(g)SO3(g)+NO(g)
①若已知2SO2(g)+O2(g)2SO3(g) ΔH=a kJ·mol-1
2NO(g)+O2(g)2NO2(g) ΔH=b kJ·mol-1
則SO2(g)+NO2(g)SO3(g)+NO(g) ΔH= kJ·mol-1。
②一定溫度下,向固定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SO2和NO2各1 mol,發(fā)生如下反應:SO2(g)+NO2(g)SO3(g)+NO(g)。下列事實中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選填序號)。
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的顏色保持不變
c.NO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
d.每生成1 mol SO3的同時消耗1 mol NO2
③測得②中反應5 min末到達平衡,此時容器中NO與NO2的體積比為3:1,則這段時間內SO2的反應速率υ(SO2)= ,此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K= 。
(2)甲醇日趨成為重要的有機燃料,通常利用CO和H2合成甲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g)+2H2(g)CH3OH(g)。今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有10 mol CO和20 mol H2,用于合成甲醇。CO的平衡轉化率(α)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上述合成甲醇的反應為 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②A、B、C三點的平衡常數KA、KB、KC的大小關系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馬口鐵(鍍錫鐵皮)鍍層破損后鐵仍不易腐蝕
B.CH3Cl(g)+Cl2(g)CH2Cl2(l)+HCl(g)能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ΔH>0
C.MnS懸濁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生成CuS沉淀,則Ksp(CuS)< Ksp(MnS)
D.合成氨生產中將NH3液化分離,一定能加快正反應速率,提高H2的轉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棗陽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I所示裝置用于Cu和濃H2SO4制取少量的SO2氣體
B.圖Ⅱ裝置可驗證非金屬性:Cl>C>Si
C.圖Ⅲ可用于收集氣體H2、CO2、Cl2、NH3
D.圖Ⅳ表示將SO2氣體通入溴水中,所得溶液的pH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第五次檢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15分)
化合物H可用以下路線合成:
已知: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標準狀況下11.2L烴A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可以生成88gCO2和45gH2O,且A分子結構中有3個甲基,則A的結構簡式為 ;
(2)B和C均為一氯代烴,D的名稱(系統命名)為 ;
(3)在催化劑存在下1molF與2molH2反應,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結構簡式是 ;
(4)反應①的反應類型是 ;
(5)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
(6)寫出所有與G具有相同官能團的芳香類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第五次檢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離子反應及離子共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能使甲基橙顯紅色的溶液中,Ba2+、Fe2+、Cl-、NO3-可以大量共存
B.鋼鐵發(fā)生吸氧腐蝕的正極反應:O2+4e-+4H+=2H2O
C.常溫下,由水電離的c(H+)=10-12mol/L的溶液:K+、Na+、SiO32-、HCO3-可以大量共存
D.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Ca(OH)2溶液: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0分)A、B、C、D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其性質或結構信息如下表:
元素 | A | B | C | D | E |
性質 或結 構信 息 | 室溫下單質呈氣態(tài),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D相同 | D3B中陽離子與陰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 | A和C可形成兩種常見的化合物甲和乙,甲有強氧化性 | 單質質軟、銀白色固體、導電性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淡黃色固體 | E的氣態(tài)氫化物和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為強酸,C、D和E三種元素形成的一種鹽丙為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
試回答以下問題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B的氫化物與E的氫化物比較,沸點較高的是 (填化學式)。
(2)D3B可與水反應生成2種堿性物質,請寫出這一化學方程式 。
(3)寫出丙的電子式為 。說明丙在空氣中漂白的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請參考下表數據)
酸 | 電離常數 |
HClO | Ka=3.0×10-8 |
H2CO3 | Ka1=4.3×10-7,Ka2=5.6×10-11 |
(4)由B、C、D四種元素中的三種元素組成的一種鹽丁,其外觀與氯化鈉相似,丁的水溶液呈堿性。將光亮的銅絲插入丁溶液中,沒有現象發(fā)生,如用鹽酸酸化,反應迅速發(fā)生,銅絲緩慢溶解生成藍色溶液,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一級達標校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3分)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
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中長頸漏斗的作用有導氣、 。
(2)利用裝置C可以證明SO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 ;若要證明其漂白作用是可逆的,還需要的操作是 。
(3)通過觀察D中現象,即可證明SO2具有氧化性,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
a.NaCl溶液 b.酸性KMnO4 c.FeCl3 d.Na2S溶液
(4)研究小組發(fā)現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往B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沉淀不溶解。沉淀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
(5)為進一步驗證B中產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組進行如下兩次實驗:
實驗i:另取BaCl2溶液,加熱煮沸,冷卻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裝置進行實驗,結果發(fā)現B中沉淀量減少,但仍有輕微渾濁。
實驗ii:用下圖F裝置代替上述實驗中的A裝置(其他裝置不變),
連接后往裝置F中通入氣體X一段時間,再加入70%H2SO4溶液,結果B中沒有出現渾濁。
①“實驗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 ;
②氣體X不可以是________(填序號)。
a.CO2 b.O3 c.N2 d.NO2
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陜西岐山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2015年某市決定開工建設垃圾焚燒發(fā)電廠,以改善目前填埋方式處理垃圾對環(huán)境產生的不良影響。其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也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產生的沼氣,作為焚燒的原料。
(1)你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兩點)
(2)前期填埋的垃圾中易腐敗的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被細菌分解為沼氣,沼氣的成分是______(填名稱)。寫出沼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