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所示,反應:X(氣)+3Y(氣)2Z(氣)+熱量,在不同溫度、不同壓強(P1>P2)下,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中Z的百分含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應為

A.

B.

C.

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F六種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反應條件未標出),
其中反應①是置換反應,B、C、F都是氣態(tài)單質(zhì),且B為黃綠色;反應③中有水生成,反應②需要放電才能發(fā)生,A和 D相遇有白煙生成.
(1)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4NH3+5O2
催化劑
.
4NO+6H2O
4NH3+5O2
催化劑
.
4NO+6H2O
;
(2)反應①中每生成1mol C,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
3.612×1024
3.612×1024
;
(3)A與D的水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其生成物的水溶液呈
性(填“酸”“堿”或“中”),該水溶液中存在著如下關系,用粒子濃度符號填寫:
①c(H+)+
c(NH4+
c(NH4+
=c(OH-)+
c(Cl-
c(Cl-

②c(H+)=c(OH-)+
c(NH3?H2O)
c(NH3?H2O)

(4)元素x與組成B的元素同周期,x的單質(zhì)既可與酸反應也可與堿反應且都生成H2,則
①X的單質(zhì)與堿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Al+2OH-+2H2O=2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
②X、空氣、海水可以組成新型海水標志燈的電池.該種燈以海水為電解質(zhì)溶液,靠空氣中的氧氣使X不斷氧化而源源不斷產(chǎn)生電流,只要把燈放入海水中,數(shù)分鐘后就會發(fā)出耀眼的閃光,其能量比干電池高20~50倍.則該新型電池的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O2+H2O+4e-=4OH-
O2+H2O+4e-=4OH-
;原電池的總反應方程式為
4Al+3O2+6H2O=4Al(OH)3
4Al+3O2+6H2O=4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研究性課題小組對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中和反應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如下探究:
Ⅰ:(1)甲同學為了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能夠發(fā)生反應,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圖所示實驗.則X溶液是
酚酞
酚酞


(2)乙同學也設計完成了另一個實驗,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能夠發(fā)生反應.在盛有25.00mL稀鹽酸的錐形瓶中,用膠頭滴管慢慢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不斷振蕩,每加一滴溶液測定并記錄一次溶液的pH值,直至氫氧化鈉溶液過量.
①寫出測定溶液pH值的操作方法:
用干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中間,將試紙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溶液的pH
用干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中間,將試紙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溶液的pH
;
②下圖中哪個圖象符合該同學的記錄
D
D
(填序號).

(3)你認為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中,
乙同學
乙同學
(填“甲同學”、“乙同學”、“甲乙兩同學”)的實驗能充分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發(fā)生了反應,請說明理由:
甲同學的實驗有可能是酚酞遇氫氧化鈉溶液直接變成紅色,乙同學的實驗,隨著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漸增大到7,這充分證明溶液中的鹽酸因反應而消耗了
甲同學的實驗有可能是酚酞遇氫氧化鈉溶液直接變成紅色,乙同學的實驗,隨著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漸增大到7,這充分證明溶液中的鹽酸因反應而消耗了

Ⅱ:丙學生用0.100mol?L-1氫氧化鈉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他用移液管準確移取.
25.00mL未知濃度的鹽酸置于一潔凈的錐形瓶中,然后用0.100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指示劑為酚酞)進行滴定.滴定結(jié)果如下:

滴定次數(shù)

鹽酸的體積/mL
   NaOH溶液的體積/mL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2.00 20.20
    2 25.00     1.02 21.03
    3 25.00     0.20 20.20
(1)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出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0.080
0.080
mol?L-1
(2)如果滴定的終點沒有控制好,即NaOH溶液過量,溶液顯深紅色,如何補救?請設計實驗方案.
用上述未知濃度的鹽酸進行反滴,記錄所需鹽酸的體積
用上述未知濃度的鹽酸進行反滴,記錄所需鹽酸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南充模擬)A、B、C、D、E是五種中學常見的單質(zhì),已知A、B、C、D在常溫下均為氣體.E是地殼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屬.D可分別跟A、B、C在一定的條件下化合,生成X、Y、Z;Y、Z與Ne的電子數(shù)相等,A是第三周期的元素.有關的轉(zhuǎn)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反應條件均已略去):
(1)A的化學式為
Cl2
Cl2
,B的化學式為
O2
O2
,C的電子式為

(2)Z和W在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C和Y,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反應,可以消除W對環(huán)境的污染,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NO+4NH35N2+6H2O
6NO+4NH35N2+6H2O

(3)將N溶液滴入G的溶液中會產(chǎn)生W,寫出上述變化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4H++NO3-+3Fe2+═NO↑+2H2O+3Fe3+
4H++NO3-+3Fe2+═NO↑+2H2O+3Fe3+

(4)Z與N恰好反應后產(chǎn)物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于
小于
7,用離子反應方程式表示其原因為
NH4++H2ONH3?H2O+H+
NH4++H2ONH3?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種氣體單質(zhì).E、F均為氣體,且F為紅棕色.有關的轉(zhuǎn)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反應條件均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為
H2
H2
;
(2)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
3NO2+H2O═2H++2NO3-+NO
3NO2+H2O═2H++2NO3-+NO

(3)Y和E在一定條件下可反應生成B和Z,這是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反應,可消除E對環(huán)境的污染,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NH3+6NO
催化劑
.
5N2+6H2O
4NH3+6NO
催化劑
.
5N2+6H2O

(4)0.1mol/L的X溶液和0.1mol/L的Y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
酸性
酸性
性;(填“酸”、“堿”或“中”)該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
c(Cl-)>c(NH4+)>c(H+)>c(OH-
c(Cl-)>c(NH4+)>c(H+)>c(OH-

(5)常溫下0.1mol/L的Y溶液中c(H+)/c(OH-)=1×10-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D
ACD

A.該溶液的pH=11
B.該溶液中的溶質(zhì)電離出的陽離子濃度0.1mol/L 
C.該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與c(OH-)乘積為1×10-22
D. pH=3的鹽酸溶液V1 L與該0.1mol/L的Y溶液V2 L混合,若混合溶液pH=7,則:V1>V2
E.將pH=11的Y溶液加水稀釋100倍后,pH值為9;
(6)化合物E在一定條件下于一定體積的容器中可發(fā)生身氧化還原反應,測得容器內(nèi)氣體的壓強略小于原來的2/3,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NO═NO2+N2O
3NO═NO2+N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