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裝置中加熱藥品時發(fā)生反應2NaHCO3△_Na2CO3+CO2↑+H2O、Na2CO3•10H2O△_Na2CO3+10H2O,生成的水蒸氣被濃硫酸吸收,C中堿石灰吸收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D干燥空氣;
(1)加熱條件下,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十水碳酸鈉分解生成碳酸鈉和水;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堿石灰具有吸水性和吸收酸性氣體的性質;
(3)通入的氮氣能把裝置中的CO2和水蒸氣排出;
(4)實驗結束后發(fā)現裝置A中硬質玻璃管右端有水珠,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質量計算,利用實驗中所提供的數據得到準確的w(NaHCO3).
解答 解:A裝置中加熱藥品時發(fā)生反應2NaHCO3△_Na2CO3+CO2↑+H2O、Na2CO3•10H2O△_Na2CO3+10H2O,生成的水蒸氣被濃硫酸吸收,C中堿石灰吸收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D干燥空氣;
(1)加熱條件下,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十水碳酸鈉分解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方程式分別為2NaHCO3△_Na2CO3+CO2↑+H2O、Na2CO3•10H2O△_Na2CO3+10H2O,
故答案為:2NaHCO3△_Na2CO3+CO2↑+H2O;Na2CO3•10H2O△_Na2CO3+10H2O;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B作用是吸收反應生成的水蒸氣;堿石灰具有吸水性和吸收酸性氣體的性質,所以C裝置的作用是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吸收反應生成的水蒸氣;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
(3)通入的氮氣能把裝置中的CO2和水蒸氣排出,使這兩種氣體完全被吸收,從而計算碳酸氫鈉樣品含量,
故答案為:把裝置中的CO2和水蒸氣排出被裝置B和裝置C完全吸收;
(4)實驗結束后發(fā)現裝置A中硬質玻璃管右端有水珠,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質量計算,利用實驗中所提供的數據得到準確的w(NaHCO3)=m5−m344×8411m1×100%=42(m5−m3)11m1×100%;
故答案為:42(m5−m3)11m1×100%.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含量測定,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實驗操作、實驗分析和評價、計算能力,明確實驗原理、實驗操作規(guī)范是解本題關鍵,知道各個儀器作用,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序號 | c(ClNO)/mol•L-1 | v/mol•L-1•s-1 |
① | 0.30 | 3.6×10-8 |
② | 0.60 | 1.44×10-7 |
③ | 0.90 | 3.24×10-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霾塵積聚難見路人”,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有丁達爾效應 | |
B. | “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fā)生了置換反應 | |
C. |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屠呦呦對青蒿素的提取屬于化學變化 | |
D. |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