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夏特列原理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許多重要應用.
完成下列填空:
(1)實驗室配制FeCl3溶液時,將FeCl3溶解在鹽酸中,目的是防止
 

(2)工業(yè)制硫酸時,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關鍵的一步2SO2(g)+O2(g)?2SO3(g)+Q,(Q>0),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值
 
(增大、減小、不變).為了使SO2盡可能多地轉(zhuǎn)化成SO3,工業(yè)生產(chǎn)中采取的措施是
 
.(任寫一條)
(3)在一固定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內(nèi)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N2(g)+3H2(g)?2NH3(g)+Q(Q>0),
①如上述反應若第5分鐘時達到平衡,測得H2的物質(zhì)的量為0.3mol,計算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時,平均反應速率v(N2)為
 
mol/(L?min).
②合成氨工業(yè)采取的以下措施中,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選填編號).
a.升溫至500℃左右   b.使用催化劑   c.加壓至20~50MPa  d.將氨及時液化分離.
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1)Fe3+易水解,水解生成H+,配制溶液時,可加入鹽酸抑制FeCl3水解,防止生成沉淀而導致溶液變渾濁;
(2)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生成物濃度冪的乘積
反應物濃度冪的乘積
,K只受溫度的影響,根據(jù)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來回答判斷;
(3)①根據(jù)化學反應速率v=
△c
△t
來計算化學反應速率即可;
②化學平衡移動原理是指溫度、濃度、壓強等因素對化學平衡的移動造成的影響.
解答: 解:(1)Fe3+易水解,水解生成H+,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H2O?Fe(OH)3+3H+,配制FeCl3溶液時,可加入鹽酸抑制FeCl3水解,防止生成沉淀而導致溶液變渾濁,故答案為:FeCl3發(fā)生水解;
(2)反應2SO2(g)+O2(g)?2SO3(g)的K=
[SO3]2
[SO2]2[O2]
,該反應是放熱的,升高溫度,K會減小,為了使SO2盡可能多地轉(zhuǎn)化成SO3,即化學平衡正向移動,可以是降低溫度,增大壓強或是將三氧化硫移走,或是增加反應物的投入量等等,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可以用來采取的措施是使用過量的空氣或者使用熱交換器,移走熱量,
故答案為:
[SO3]2
[SO2]2[O2]
;減�。皇褂眠^量的空氣或者使用熱交換器,移走熱量;
(3)①平均反應速率v(H2)=
0.6mol-0.3mol
2L
5min
=0.03mol/(L?min),根據(jù)不同物質(zhì)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數(shù)之比,可以得出平均反應速率v(N2)=
1
3
v(H2)=0.01mol/(L?min),
故答案為:0.01;
 ②a.合成氨是放熱反應,升溫會使平衡逆向移動,降低轉(zhuǎn)化率,升溫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a錯誤;
b.催化劑不能使平衡移動,使用催化劑是為了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用勒夏特列原理無法解釋,故b錯誤;
c.合成氨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加壓至20~50MPa,有利于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有利于氨的合成,故c正確;
d.將氨及時液化分離,利于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有利于氨的合成,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學生鹽的水解原理應用,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以及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應用等知識,屬于綜合知識的考查,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支試管中放入一塊很小的銅片,再加入少量濃硫酸,然后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把一小條蘸有品紅溶液的濾紙放入帶有單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緊試管口,在玻璃導管口處纏放一團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給試管加熱,觀察現(xiàn)象.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試管中的液體反應一段時間后,b處濾紙條的變化為
 
.待試管中反應停止后,給玻璃管放有蘸過品紅溶液的濾紙?zhí)幬⑽⒓訜�,濾紙條的變化為
 

(3)待試管中的液體冷卻后,將試管上層液體倒去,再將剩余物質(zhì)慢慢加入水中,可觀察溶液呈
 
色.
(4)玻璃導管口處纏放一團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所起的作用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若用濃度為18mol/L的濃硫酸100mL與過量的銅片,加熱使之反應,則被還原的硫酸(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0.9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圖中,A、B、C、D、E是單質(zhì),G、H、I、F是B、C、D、E分別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
①物質(zhì)G常用作紅色油漆和涂料
②反應C+G
高溫
B+H能放出大量的熱,該反應曾應用于鐵軌的焊接.
③I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它和E可以發(fā)生反應:2E+I
 點燃 
.
 
2F+D,F(xiàn)中的E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
(1)化合物Ⅰ的電子式為
 

(2)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物質(zhì)C與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反應后的溶液與少量化合物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將標準狀況下2.24L化合物I通入到100mL 1.5mol/L NaOH溶液中,試通過計算確定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主要成分為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海藻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實驗室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實驗操作①名稱
 
,所用儀器有
 

(2)提取碘的過程中,可供選擇的有機試劑是
 

A.酒精(沸點78℃) B.四氯化碳(沸點77℃)  C.甘油(沸點290℃)     D.苯(沸點80℃)
(3)為使從含碘有機溶液中提取碘,并回收溶劑能夠順利進行,采用水浴加熱蒸餾(如圖所示).請指出圖中實驗裝置中錯誤之處(有幾處填幾處,下列空白可不填滿,也可補充):

(4)實驗中使用水浴加熱的原因是
 
,最后晶體碘聚集在
 
 (填儀器名稱)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是一種氣態(tài)烴.完全燃燒時產(chǎn)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A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小于30.在下圖變化中,中間產(chǎn)物C跟葡萄糖一樣也能和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反應條件未寫出)
又知2CH3CHO+O2
催化劑
2CH3COOH.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的電子式
 

(2)B、D分子內(nèi)含有的官能團分別是
 
、
 
(填名稱);
(3)寫出下列反應的反應類型:①
 
,④
 
;
(4)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②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3Cu+8HNO3(�。�=3Cu(NO32+2NO↑+4H2O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HNO3在反應中既表現(xiàn)氧化性也表現(xiàn)出酸性
B、每生成22.4L NO(標準狀況)有3mol電子轉(zhuǎn)移
C、HNO3作氧化劑,銅作還原劑,3mol Cu還原8mol的HNO3
D、HNO3作氧化劑,銅作還原劑,3mol Cu還原2mol的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目的是( �。�
A、往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驗證SO2的還原性
B、加熱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
C、用二氧化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氯氣
D、在溴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以萃取其中的溴、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全釩電池以惰性材料作電極,在電解質(zhì)溶液中發(fā)生的電池總反應為:
VO2+(藍色)+H2O+V3+(紫色)
放電
充電
VO2+(黃色)+V2+(綠色)+2H+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充電時,陽極附近溶液由藍色逐漸變?yōu)辄S色
B、放電過程中,正極附近溶液的酸性減弱
C、充電時,反應每生成2mol H+時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為2mol
D、放電時,負極反應為V2+-e-=V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
A、白磷和紅磷
B、23Na和22Na
C、葡萄糖和蔗糖
D、CH3CH(CH3)CH3和CH3CH2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