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社會、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英只能用于生產(chǎn)光導纖維
B.從海水中提取物質(zhì)都必須通過化學反應才能實現(xiàn)
C.為了增加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D.“地溝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來制肥皂
答案 D
解析 本題可結(jié)合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成分進行判斷。
A項石英的用途很廣泛,如制石英玻璃、石英鐘等;B項從海水中提取的物質(zhì)有多種,有些必須通過化學反應獲得,如海水提鎂、提溴等,有些不用通過化學反應獲得,利用物理方法即可,如用蒸餾法淡化海水;C項食品添加劑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質(zhì),延長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營養(yǎng)成分的一類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zhì),食品添加劑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要嚴格控制使用量;D項地溝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劣質(zhì)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復使用的炸油等,地溝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可使其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制肥皂。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 L乙烷分子含極性鍵數(shù)6NA
B.0.1 molNa與足量水反應生成H2 0.1NA
C.46gNO2氣體中氧原子總數(shù)為2NA
D.15 g甲基(一CH3)所含的電子數(shù)為9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丙烯酸的結(jié)構簡式為CH2=CH—COOH,其對應的性質(zhì)中不正確的是( )
A.與鈉反應放出氫氣 B.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反應
C.能與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 D.發(fā)生相互加成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自然界“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
A.未經(jīng)處理的工業(yè)廢水的任意排放
B.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工業(yè)上大量燃燒含硫的燃料和金屬礦石的冶煉
D.汽車排放的尾氣和燃料不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用食醋可除去熱水壺內(nèi)壁的水垢
B.淀粉、油脂和蛋白質(zh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自行車鋼架生銹主要是電化學腐蝕所致
D.新型復合材料使手機、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更輕巧、實用和新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納米材料”是當今材料科學研究的前沿,1納米(nm)=10-9米(m),其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催化及軍事科學中,“納米材料”是指直徑以幾納米到幾十納米的材料,如將“納米材料”分散到液體分散劑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質(zhì)是 ( )
A.分散質(zhì)粒子不能透過濾紙 B.具有丁達爾效應
C.分散質(zhì)很快就沉降下來 D.所得分散系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定量的液態(tài)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燒,反應方程式:
XY2(l)+3O2(g) XO2(g)+2YO2(g)。冷卻后,在標準狀況下測得生成物的體積是672ml,
密度是2.56g/L。則:
(1)反應前O2的體積是___________mL;
(2)化合物XY2的摩爾質(zhì)量是_________;
(3)若XY2分子中X、Y兩元素原子的質(zhì)量比是3:16,則X、Y兩種元素分別是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寫出元素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C、D同周期,E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D的氫化物和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為強酸,且B、C、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兩兩混合均能發(fā)生反應生成鹽和水。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A和D的氫化物中,沸點較低的是____(選“A”或“D”)。
(2)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
(3)A、D、E可以形成多種鹽,其中一種鹽中A、D、E三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2∶1,該鹽的名稱為________。它的水溶液與D的氫化物的水溶液反應可生成D的單質(zhì),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