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泥是氯堿工業(yè)中的廢渣,主要含有鎂、鐵、鋁、鈣等的硅酸鹽和碳酸鹽。實驗室以鹽泥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Ⅰ) Ksp[Mg(OH)2]=6.0×  
(Ⅱ) Fe2+、Fe3+、Al3+開始沉淀到完全沉淀的pH范圍依次為:7.1~9.6、2.0~3.7、3.1~4.7
(Ⅲ) 三種化合物的溶解度(S)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在鹽泥中加H2SO4溶液控制pH為1~2以及第一次煮沸的目的是:  。
(2)若溶液中Mg2+的濃度為6 mol/L,溶液pH≥  才可能產生Mg(OH)2沉淀。
(3)第二次過濾需要趁熱進行,主要原因是  。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是  
(4)從濾液Ⅱ中獲得MgSO4·7H2O晶體的實驗操作步驟為:①向濾液Ⅱ中加入  ,②過濾,得沉淀,③  ,④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⑤過濾、洗滌得產品。
(5)若獲得的MgSO4·7H2O質量為24.6 g,則該鹽泥中含鎂[以Mg(OH)2計]的百分含量約   (MgSO4·7H2O式量為246)

(15分)
(1)提高Mg2+的浸取率(2分)
(2)8(2分)
(3)溫度較高時鈣鹽與鎂鹽分離更徹底(或高溫下CaSO4·2H2O溶解度。2分)
Al(OH)3、Fe(OH)3、CaSO4·2H2O     (2分)
(4)NaOH溶液(2分) 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硫酸(2分)
(5)20.0%(3分)

解析試題分析:由流程圖,①②③酸浸,溶解,④分離溶液和固體雜質,主要是H2SiO3和不溶解的濾渣,⑤將Fe2 氧化成Fe3 以便分步除去,⑥分離Fe (OH)3、Al (OH)3和MgSO4、NaCl溶液,由濾液Ⅱ得到產品。⑴通過煮沸提高反應速率,提高Mg2 的浸出率,答案:提高Mg2+的浸取率;⑵Ksp[Mg(OH)2]=6.0×=c(Mg2)c2(OH )得:c2(OH )= 6.0×/6=1.0×10-12,c(OH )=1.0×10―6mol/L,PH8,答案:8;⑶從圖中讀出高溫下CaSO4·2H2O溶解度小,與溶液分離更徹底,答案:溫度較高時鈣鹽與鎂鹽分離更徹底(或高溫下CaSO4·2H2O溶解度小); Al(OH)3、Fe(OH)3、CaSO4·2H2O;⑷濾液Ⅱ中含有MgSO4、NaCl,要將NaCl分離出去,要先將Mg2 形成Mg(OH)2沉淀,過濾后將NaCl除去,然后加H2SO4重新生成MgSO4,然后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后獲得晶體。答案:NaOH溶液;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硫酸;⑸MgSO4·7H2O質量為24.6 g,是0.1mol,則0.1molMg (OH)2為5.8 g,5.8g/29g×100%=20.0%。答案:20.0%。
考點:綜合實驗題,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識、氧化還原滴定、指示劑選擇、誤差分析、實驗步驟、pH調節(jié)等多方面內容,考查學生對綜合實驗處理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氯化鉀樣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鉀、硫酸鉀和不溶于水的雜質。為了提純氯化鉀,先將樣品溶于適量水中,充分攪拌后過濾,再將濾液按下圖所示步驟進行操作。

(1)為檢驗起始濾液中的Cl,所用試劑除稀HNO3,還應有                   
(填化學式)
(2)試劑Ⅰ、Ⅱ、Ⅲ的化學式分別為                   、              
(3)步驟①和②中,所用的玻璃儀器除膠頭滴管,還應有                    
(4)步驟①中,判斷試劑Ⅰ已加入過量的方法是:                                         
(5)某同學根據(jù)最終所得KCl晶體和原樣品的質量求算出氯化鉀樣品的純度,你認為其結果是否可靠?并說明理 (不考慮實驗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達州市渠縣境內含有豐富的深層地下食鹽資源,食鹽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經(jīng)測定該縣深層地下粗鹽中含有少量K+、Ca2+、Mg2+、Fe3+等雜質離子,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實驗室提純NaCl的流程如下:

所提供的試劑:飽和Na2CO3溶液、飽和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75%乙醇溶液、CCl4,儀器及用品自選。
①欲除去溶液中的Ca2+、Mg2+、Fe3+、SO42-,選出a操作中所代表的試劑,按滴加順序依次為
                    (只填化學式),b步操作的名稱是                    
②洗滌除去NaCl晶體表面附帶的少量KCl,應選用試劑是                    ,用PH試紙測定濾液ⅡPH值的方法是                                         。
(2)用提純的NaCl配制500mL,2.5mol·L-1的NaCl溶液,所需儀器除燒杯,托盤天平(砝碼和鑷子),藥匙,玻璃棒外,還需要           (填儀器名稱),應稱取NaCl          g
(3)下列操作會導致所配NaCl溶液濃度偏高的是             

A.定容完畢后,蓋塞,搖勻,再將容量瓶置于實驗臺上,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再添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B.未將洗滌燒杯內壁的溶液轉入容量瓶。 C.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D.轉移溶液之前,容量瓶內有少量蒸餾水。 E、稱量時,天平指針指向左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以工業(yè)碳酸鈣(含少量Al2O3、Fe2O3、SiO2等雜質)生產二水合氯化鈣晶體(CaCl2·2H2O)的操作流程為:

(1)CaCO3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加入氫氧化鈣溶液調節(jié)溶液的pH為8.0—8.5,此時A13+、Fe3+沉淀完全,則濾渣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       ,若用氫氧化鈉溶液除雜則產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質為      。
(3)酸化時加鹽酸將溶液的pH調節(jié)到4.0左右,其主要目的是     。
(4)操作Ⅰ中應包括①蒸發(fā)濃縮②冷卻結晶③過濾④       等實驗步驟。
(5)為測定樣品中CaCl2·2H2O的含量,稱取7.350 g樣品配成200.0 mL溶液,與205.0 mL 0.5000 mol/L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①樣品中CaCl2·2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            。
②若計算出結果有明顯偏差,你認為在操作Ⅰ的五個步驟中由 引起的(填序號),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用霞石巖(主要成份Na2O、K2O、Al2O3、SiO2)制碳酸鈉、碳酸鉀和氧化鋁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溶液的pH約為8~9,Na2CO3溶液的pH約為11~12。

溶解過濾工序產生的濾液中含鈉、鉀和鋁的可溶性鹽類,鈣和硅等其他雜質在濾渣霞石泥中。部分物質的溶解度見圖,根據(jù)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M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 X物質是___________。
(2)實驗室進行煅燒操作時盛放固體物質的實驗儀器是 __________,濾液W中主要含有的離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化Ⅰ中發(fā)生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Ⅰ是_________(填寫名稱),操作Ⅱ是 _______(選填編號)。
a.趁熱過濾     b.冷卻過濾    c.蒸餾      d.灼燒
(5)碳酸化Ⅱ調整pH=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產品K2CO3中最可能含有的雜質是________(寫化學式)。
(6)實驗室用下面流程測定產品碳酸鉀的純度,為提高實驗精度,T試劑最好是____________;操作Ⅲ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以鋇礦粉(主要成份為BaCO3,含有Ca2+、Fe2+、Fe3+、Mg2+等)制備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氧化過程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沉淀C的主要成分是Ca(OH)2   。由圖可知,為了更好的使Ca2+沉淀,還應采取的措施為  。
  
(3)用BaSO4重量法測定產品純度的步驟為:
步驟1:準確稱取0.4~0.6 g BaCl2·2H2O試樣,加入100 ml 水,3 ml 2 mol·L-1的HCl溶液加熱溶解。
步驟2:邊攪拌,邊逐滴加入0.1 mol·L-1 H2SO4溶液。
步驟3:待BaSO4沉降后,     ,確認已完全沉淀。
步驟4:過濾,用0.01 mol·L-1的稀H2SO4洗滌沉淀3~4次,直至洗滌液中不含Cl為止。
步驟5:將折疊的沉淀濾紙包置于     中,經(jīng)烘干、炭化、灰化后在800℃灼燒至恒重。稱量計算BaCl2·2H2O中Ba2+的含量。
①步驟3所缺的操作為     。
②若步驟1稱量的樣品過少,則在步驟4洗滌時可能造成的影響為     。
③步驟5所用瓷質儀器名稱為     。濾紙灰化時空氣要充足,否則BaSO4易被殘留的炭還原生成BaS,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④有同學認為用K2CrO4代替H2SO4作沉淀劑效果更好,請說明原因     。
[已知:Ksp(BaSO4)=1.1×10-10  Ksp(BaCrO4)=1.2×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草酸亞鐵(FeC2O4?2H2O)用作分析試劑及顯影劑和新型電池材料磷酸亞鐵鋰的生產。已知:CO能與氯化鈀(PdCl2)溶液反應生成黑色的鈀粉。回答下列問題:
I.興趣小組對草酸亞鐵的分解產物進行實驗和探究。
(1)將氣體產物依次通過A、澄清石灰水,B、氯化鈀,觀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都變渾濁,B中出現(xiàn)黑色物質生成,則上述現(xiàn)象說明氣體產物中有                       
(2)探究分解得到的固體產物中鐵元素的存在形式。     
①提出假設
假設1:________; 假設2:FeO; 假設3:FeO和Fe混合物
②設計實驗方案證明假設3。
限選試劑:  1.0 mol?L1鹽酸、3% H2O2、0.1 mol?L1CuSO4、20% KSCN、蒸餾水。

實驗步驟
現(xiàn)象與結論
步驟1 :向試管中加入少量固體產物,再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____,充分振蕩
若溶液顏色明顯改變,且有_______生成,則證明有鐵單質存在
步驟2: 將步驟1中得到的濁液過濾,并用蒸餾水洗滌至洗滌液無色
 
步驟3:取步驟2得到的少量固體與試管中, 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草酸亞鐵樣品中含有少量草酸(為方便于計算,草酸亞鐵中草酸根和草酸分子均用C2O42代替),F(xiàn)用滴定法測定該樣品中FeC2O4的含量。滴定反應分別是:5Fe2++MnO4+8H+=5Fe3+ +Mn2++4H2O、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3)實驗方案設計為:
①將準確稱量的0.20g草酸亞鐵樣品置于250 mL錐形瓶內,加入適量2 mol/L的H2SO4溶液,使樣品溶解,加熱至70℃左右,立即用濃度為0.02000 mol/L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數(shù)據(jù)。重復滴定2次。平均消耗V1 mL。
②向上述滴定混合液中加入適量的Zn粉和過量的2 mol/L的H2SO4溶液,煮沸5~8min,用KSCN溶液在點滴板上檢驗點滴液,直至溶液不立刻變紅。將濾液過濾至另一個錐形瓶中,繼續(xù)用0.02000 mol/L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數(shù)據(jù)。重復滴定2次。平均消耗V2 mL。
③若某小組的一次測定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V1= 18.90mL,V2=6.20mL。根據(jù)數(shù)據(jù)計算0.20g樣品中:n(Fe2+)=      ; n(C2O42)=    ;FeC2O4的質量分數(shù)為               (精確到0.01%,F(xiàn)eC2O4的式量為1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礦樣含有大量的CuS、少量鐵的氧化物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雜質。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以下流程,取該礦樣為原料生產CuC12·2H2O晶體。

已知:常溫下,金屬離子開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時的pH見下表。

金屬離子
氫氧化物開始沉淀的pH
氫氧化物沉淀完全的pH
Fe2+
7.0
9.0
Fe3+
1.9
3.2
Cu2+
4.7
6.7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的焙燒過程中需要通入氧氣。在實驗室中,可使用常見化學物質利用右圖所示裝置制取氧氣,試寫出熟悉的符合上述條件的兩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2)培燒產生的尾氣中含有的一種氣體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若將尾氣通入氨水中,能發(fā)生多個反應,寫出其中可能發(fā)生的兩個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3)步驟②酸浸過程中,需要用到3mol·L-1的鹽酸100mL,配制該鹽酸溶液時,除了用到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儀器有_________
(4)步驟④加入物質X的目的是_____,物質X可以選用下列物質中的_____。
A.氫氧化鈉     B.稀鹽酸    C.氨水      D.氧化銅
(5)當溶液中金屬離子濃度低于1×10-5 mol·L-1時,認為該金屬離子沉淀完全,則Ksp[Fe(OH)2]=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制取下列氣體的實驗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