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閉容器中,使2 mol N2和6 mol H2混合發(fā)生下列反應:

N2(g)+3H2(g) 2NH3(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升高平衡體系的溫度(保持體積不變),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變大 

B.升高平衡體系的溫度(保持體積不變),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C.當反應達到平衡時,N2和H2的濃度比是 1∶3

  D.當達到平衡時,充入氬氣,并保持壓強不變,平衡將逆向移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下列晶體熔化:氫氧化鈉、二氧化硅、氧化鈣、四氯化碳,需要克服的微粒間的相互作用①共價鍵  ②離子鍵  ③分子間作用力,正確的順序是

A.①②②③      B.②①②③     C.②③②①     D.①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分餾的方法把它們分離出來

B. C7H16的烷烴中,含有3個甲基的同分異構(gòu)體有2種

C. 碳原子數(shù)小于或等于8的單烯烴中,與HBr加成產(chǎn)物只有一種結(jié)構(gòu),符合條件的

單烯烴有6種

D.某烴的分子式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分子

結(jié)構(gòu)中只有一個烷基,符合條件的烴有3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離子個數(shù)為(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下列各溶液中,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強酸性溶液中:K、Al3、CH3COO、SO42

B.水電離出來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Br、Ba2+

C.室溫下,pH=1的無色溶液中:NH4、Mg2+、SO42、Cl-  

 D.室溫下,pH=1的溶液中:Na、Fe2、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體積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時發(fā)生如下反應:

CO(g) +H2O(g)  CO2(g) +H2 (g)  △H<0。

(1)CO和H2O濃度變化如右圖,則在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0~4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CO)=_____mol·L-1·min-1。若降低溫度,該反應的K值將       ,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在相同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當溫度高于850℃時, 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如下表。

時間(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①     表中3min~4min之間反應處于______狀態(tài); c 1數(shù)值_____0.08 mol·L-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應在4min~5min間,平衡向逆方向移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增加水蒸氣     b.降低溫度     c.使用催化劑     d.增加氫氣濃度

(3)在相同溫度下(850℃),若起始時c(CO)=1mol·L-1,c(H2O)=2mol·L-1,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測得H2的濃度為0.5 mol·L-1,則此時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       (填“是”與“否”),此時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判斷的依據(j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A. 氨氣的燃燒熱為-316.3kJ·mol-1,則氨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4NH3(g)+3O2(g)=2N2(g)+6H2O(g)   △H= -316.3kJ·mol-1

B. 500℃、30MPa下,將0.5mol N2(g)和1.5molH2(g)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充分反應

NH3(g),放熱19.3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N2 (g) + 3H2(g)  2NH3(g)   △H=-38.6kJ·mol-1

C. 由C(石墨)= C(金剛石)△H=+1.90kJ·mol-1 ,可知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D. 由H+(aq)+OH-(aq)=H2O(l)  △H=-57.3kJ·mol-1,可知將含0.5molH2SO4的濃溶液

與含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大于57.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引起下列物質(zhì)顏色變化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表示正確的是 ( )

A.暴露在空氣中,淡黃色Na2 O2變成白色固體:Na2O2 +H2O 2Na+ +2OH+O2

B.降溫至-15℃時,紅棕色NO2變成無色液體:2NO2 N2O4

C.向AgCl懸濁液中加入硫化鈉變黑:2Ag+ +S2 Ag2S↓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觀察到有色沉淀生成:Cu2+ +2OH 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嫦娥一號”的登月成功,實現(xiàn)了中國人“奔月”的夢想。

⑴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C(s)+O2(g)=CO2(g)   △H=-393.5kJ·mol-1

C8H18(l)+12.5O2(g)=8CO2(g)+9H2O(l);H=-5518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H =-890kJ·mol-1

相同質(zhì)量的H2 、C、 C8H18 、CH4完全燃燒時,放出熱量最多的是          。

⑵ 氫氣、氧氣不僅燃燒能放出熱量,二者形成的原電池還能提供電能。“嫦娥一號”繞月飛行部分使用的是氫氧燃料電池,電解質(zhì)溶液為KOH溶液,其電極反應式為:

負極                             ;正極                                 ;

⑶若用氫氧燃料電池電解100mL由NaCl 和CuSO4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

[Na+]=3[Cu2+]=0.3mol·L-1,用石墨作電極,通電一段時間后,在陰極收集到0.112L H2(標況).

試計算:

①陰極析出Cu        mol。陽極析出氣體為                (填化學式)。

②若所得溶液仍然為100mL,則此時溶液的pH值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