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硝酸的工業(yè)制備包括氨的合成、氨的催化氧化及硝酸的濃縮等過程.
完成下列計算:
(1)采用甲烷的二次轉化法可以制備氫氣.
第一次轉化的化學方程式:CH4+H2O→CO+3H2;
第二次轉化的化學方程式:2CO+CH4+2O2→3CO2+2H2;2CO+O2→2CO2
現有標準狀況下1m3的甲烷,若第一次轉化80%,第二次轉化20%,經過二次完全轉化后可以得到H2125mol.
(2)用飽和K2CO3溶液吸收上述混合氣體中的CO2以得到純凈的氫氣.處理上述的CO2至少需要飽和K2CO3溶液11761g.(已知:20℃K2CO3溶解度:110g/100g水)
(3)已知NH3+2O2→HNO3+H2O.現有氨氣1.7噸,不補充水,理論上可制得硝酸的濃度為77.78%;在該硝酸中加入4.5噸水最終可得50%的硝酸.
(4)工業(yè)上常用98%的濃H2SO4作為制取濃HNO3的脫水劑.63.5%HNO3(質量為M1)中加98%的濃H2SO4(質量為M2)后蒸餾.分別得到97.7%的HNO3和49%的H2SO4溶液(不含HNO3).
①若蒸餾過程中HNO3、H2SO4、H2O均無損耗,求蒸餾前的投料比$\frac{{M}_{1}}{{M}_{2}}$的值(列式計算).
②蒸餾過程中,若H2O的損耗占總質量的5.0%,即有 (M1+M2)×5.0%的H2O流失.則投料時,$\frac{{M}_{1}}{{M}_{2}}$比值如何變化,請列式計算說明.

分析 (1)第一步反應中參加反應甲烷為1m3×80%=0.8m3,根據方程式計算第一步反應生成氫氣體積,第二步參加反應甲烷為1m3×20%=0.2m3,根據方程式計算第二步反應生成氫氣體積,二者之和為生成氫氣總體積,再根據n=$\frac{V}{{V}_{m}}$計算;
(2)根據C元素守恒計算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再根據K2CO3+CO2=2KHCO3計算需要K2CO3的質量,結合溶解度計算溶液質量;
(3)由方程式可知HNO3、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質量之比為63:18,進而計算所得硝酸溶液的質量分數,根據方程式計算生成HNO3、水的質量,可得得到硝酸溶液質量,再根據稀釋中HNO3質量不變計算稀釋后溶液質量,進而計算加入水的質量;
(4)①設蒸餾得到HNO3溶液的質量為xg,蒸餾得到H2SO4溶液的質量為yg,根據溶質質量不變用M1、M2分別表示出x、y,結合M1+M2=x+y進行解答;
②結合①中表達式分析解答,由于H2O流失5%,則此時(x+y)=(M1+M2)×95%.

解答 解:(1)第一步反應中參加反應甲烷為1m3×80%=0.8m3,由CH4+H2O→CO+3H2可知,第一步反應生成氫氣體積為3×0.8m3=2.4m3,第二步參加反應甲烷為1m3×20%=0.2m3,由2CO+CH4+2O2→3CO2+2H2可知,第二步反應生成氫氣體積為2×0.2m3=0.4m3,故生成氫氣總體積為2.4m3+0.4m3=2.8m3,標況下得到氣體體積為$\frac{2800L}{22.4L/mol}$=125mol,
故答案為:125;
(2)根據C元素守恒,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frac{1000L}{22.4L/mol}$=$\frac{1000}{22.4}$mol,由K2CO3+CO2=2KHCO3可知,需要K2CO3的質量為$\frac{1000}{22.4}$mol×138g/mol,需要飽和K2CO3溶液質量為:$\frac{1000}{22.4}$mol×138g/mol÷$\frac{110}{110+100}$=11761g,
故答案為:11761;
(3)由方程式可知HNO3、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質量之比為63:18,所得硝酸溶液的質量分數=$\frac{63g}{63g+18g}$×100%=77.78%,
   NH3+2O2=HNO3+H2O
   17      63    18
1.7噸     6.3噸   1.8噸
稀釋可得50%的硝酸為$\frac{6.3噸}{50%}$=12.6噸,故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12.6噸-6.3噸-1.8噸=4.5噸,
故答案為:77.78;4.5;
(4)①解:設蒸餾得到HNO3溶液的質量為xg,蒸餾得到H2SO4溶液的質量為yg
則x=$\frac{63.5%{M}_{1}}{97.7%}$,y=$\frac{98%{M}_{2}}{49%}$
因為M1+M2=x+y
所以$\frac{63.5%{M}_{1}}{97.7%}$+$\frac{98%{M}_{2}}{49%}$=M1+M2,
整理可得$\frac{{M}_{1}}{{M}_{2}}$=$\frac{20}{7}$,
答:$\frac{{M}_{1}}{{M}_{2}}$的值為$\frac{20}{7}$;
②所以$\frac{63.5%{M}_{1}}{97.7%}$+$\frac{98%{M}_{2}}{49%}$=(M1+M2)×95%,
整理可得$\frac{{M}_{1}}{{M}_{2}}$=$\frac{7}{2}$>$\frac{20}{7}$,配料比應增大,
答:配料比應增大.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計算,題目計算量大、過程復雜,屬于易錯題目,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計算能力,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是可逆反應A+2B?2C+3D的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變化的示意圖,由此可推斷( 。
A.t1時若是降溫使速率變化,則正確反應是放熱反應
B.t2時若是加壓使速度變化,則A、B、C、D均為氣體
C.t2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劑
D.t2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增大反應物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室溫下,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體系中存在的所有含A粒子(HA-、A2-)所占的物質的量分數(δ)隨pH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pH=5時,c(HA-)>c(A2-)>c(H+)>c(OH-
B.在Na2A溶液中存在c(Na+)=2c(A2-)+2c(HA-
C.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HA和Na2A混合溶液中,c(Na+)>c(A2-)>c(HA-
D.電離平衡HA-?A2-+H+的平衡常數Ka=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已知酸性溶液中還原性的順序為SO32->I->Fe2+>Br->Cl-,下列反應不能發(fā)生的是(  )
A.2Fe3++SO32-+H2O→2Fe2++SO42-+2H+
B.I2+SO32-+H2O→SO42-+2I-+2H+
C.2Fe2++I2→2Fe3++2I-
D.Br2+SO32-+H2O→SO42-+2Br-+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是用稀HNO3和Cu制取少量NO并驗證氮氧化合物性質的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吸收劑可以是NaOH溶液B.試管上部的氣體始終為無色
C.小試管中溶液最終呈藍色D.試紙先變紅后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純水中c(H+)=5×10-7mol/L,則此時純水中的c(OH-)=5.0×10-7mol/L,若溫度不變,滴入稀硫酸使c(H+)=5.0×10-3mol/L,則c(OH-)=5.0×10-11 mol/L在該溫度時,往水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的c(OH-)=5.0×10-6mol/L,則溶液中c(H+)=5×10-8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二氧化氯是國際上公認的含氯消毒劑中位移的高效消毒滅菌劑,對一切經水體傳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殺滅效果,在水處理等方面應用廣泛.二氧化氯的部分性質如表.某小組擬用如圖A所示裝置模擬工業(yè)發(fā)用潮濕的KCIO3和草酸(H2C2O2)在60℃時反應制取收集液態(tài)ClO2
 色態(tài)溶于堿 超過1kPa受熱
或遇光 
 常溫氣體-59-11℃紅黃色液體 生成亞氯酸鹽和氯酸鹽 爆炸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圓底燒瓶
(2)溫度計的作用是測量反應溫度,使用電動攪拌泵攪拌反應混合物的目的是增大反應速率
(3)保存液態(tài)ClO2的條件是d(填字母)
a.常溫、密封、不避光  b.低溫、敞口、不避光  c.常溫、敞口、避光  d.低溫、密封、避光
(4)燒堿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氣
(5)亞氯酸鈉(NaClO2)也可用于二氧化氯的制備
①觀察亞氯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圖B,要從NaClO2溶液制得不含結晶水的晶體,操作是蒸發(fā)結晶,控制條件是減壓蒸發(fā),溫度略高于(或大于)38℃
②設計實驗方案,驗證酸性條件下亞氯酸鈉的氧化性強于碘(I2)在淀粉碘化鉀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O2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變藍說明亞氯酸鈉的氧化性強于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課外活動,邀請你參與:
(1)研究水溶液中復分解型離子反應的發(fā)生條件,設計如下方案:
實驗設計及操作離子方程式
Ⅰ.向盛有2mlCuSO4溶液的試管里加入2mlNaOH溶液,觀察現象Cu2++2OH-═Cu(OH)2
Ⅱ.向盛有2mL pH=1的HCl溶液的試管里慢慢滴入18mL(已足量)CH3COONH4溶液(查資料知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震蕩搖勻,測得pH≈3.7
Ⅲ向盛有2mLNaHCO3溶液的試管里加入2mL H2SO4溶液,觀察現象HCO${\;}_{3}^{-}$+H+═H2O+CO2
Ⅳ向盛有2mL 稀Na2SO4溶液的試管里加入2mL稀KCl溶液,觀察無明顯現象
①寫出II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式:H++CH3COO-=CH3COOH.
②根據實驗發(fā)現只要有氣體、沉淀、弱電解質等物質生成,水溶液中復分解型離子反應就可以發(fā)生.
③經過小組同學積極思考、討論交流發(fā)現在生成三類物質后,導致一個共同的結果,于是得出結論:溶液中復分解型的離子反應總是向著某些離子濃度減小 的方向進行(與溶液混合的瞬間相比).
④小組同學進一步深入思考,發(fā)現上述問題其實質是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問題.請你結合化學反應原理的相關知識對③中的結論作出合理解釋:當生成上述三類物質時,形成新的化學鍵而導致體系的焓減或生成氣體而導致熵增,由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的焓判據和熵判據知,反應可發(fā)生.
(2)如何研究H2SO4、KC1、NaHSO4、NaN03、Na2C03、NH4C1、NaOH的性質?設計方案為:將它們按照酸、堿、鹽分類,然后分別溶于水得到溶液,進行實驗,具體如下:
①根據方案進行分類時,經實驗測得KC1、NaN03,溶液的pH=7;
H2SO4、NaHSO4、NH4Cl溶液的pH<7; 
Na2C03、NaOH溶液的pH>7.
由此有的同學按分類法思想把H2SO4、NaHSO4、NH4Cl都劃分為酸類,請你運用中學化學相關理論判斷這樣劃分是否合理?并簡要說明理由.不合理、硫酸氫鈉和氯化銨都屬于鹽,前者電離產生的陽離子除了氫離子還有鈉離子,后者是因為水解而顯酸性.
②向NaHS04、NaN0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產生黃色沉淀和無色氣體,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NO3-+3S2-+8H+=2NO↑+3S↓+4H2O.反應中若生成標準狀況下的無色氣體1.12L,則被氧化的物質為0.075mol,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15mol.
③某同學在用H2S04鑒別NaN03、Na2C03、NaOH溶液時,Na2C03很容易鑒別,但鑒別NaN03和NaOH時卻陷入了困境.限用上述另外六種物質,請你設計一個現象明顯的實驗方案幫忙解決這一難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在某中學的化學實驗室藥品柜中,有一個裝有Na2O2試劑的鐵罐,使用多年,銹跡斑斑,瓶內有白色固體,并伴有結塊.
(1)圍繞上述事實,結合你的化學實踐經驗,提出一個有價值的探究課題(或問題)探究試劑是否變質.
(2)某化學興趣小組從瓶內固體的顏色初步判斷,該試劑已經變質,理由是瓶內有白色固體,而Na2O2為淡黃色固體.
(3)在完成上述定性判斷后,興趣小組采用了下列兩種方法進行定量研究──測定樣品中Na2O2的含量.
方法1──量氣法
通過測量Na2O2與水反應放出O2的體積,計算樣品中Na2O2的含量.
測量工具為1個膠塞和1個注射器 (可靈活裝卸活塞、氣密性良好).實驗流程圖如下:
 
  (“估算”是指根據注射器容積確定m樣品的最大值;忽略固體樣品的體積)
請根據上述實驗流程圖,寫出 A、C的實驗操作并完善B的操作步驟:
 A:稱量;B:吸水,用膠塞迅速堵住針頭;C:讀數.
方法2--蒸發(fā)法
假設樣品中含鈉元素的物質只有Na2O2和Na2CO3,實驗過程如圖:

①上述實驗步驟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操作是溶解、過濾或蒸發(fā)(填兩種操作方法).
②往濾液中加稀鹽酸至過量,其目的是使濾液中的NaOH、Na2CO3(填化學式)完全轉化為NaCl.
③實驗結束后,往難溶雜質中滴加稀鹽酸,發(fā)現其溶解,所得溶液呈黃色,說明樣品中的難溶雜質為Fe2O3
④該小織實驗數據記錄如表:
 m樣品 m難溶雜質 m(NaCl)
 8.00g 0.42g10.53g 
根據上述數據計算,Na2O2的質量分數為66.3%.
(4)上述兩種測定Na2O2含量的方法中,方法1(填“1”或“2”)的測量結果更準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