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與鉻原子同周期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的一種金屬R的晶胞結構如圖甲所示,R的某種氯化物的晶胞結構如圖乙所示,則該氯化物的化學式是CuCl,若R與Cl 原子最近的距離為a cm,則該晶體的密度為$\frac{3\sqrt{3}×99.5}{16{N}_{A}{a}^{3}}$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用NA表示)

分析 晶胞中Cu位于頂點、面心,Cl原子位于晶胞內部,根據(jù)均攤法計算晶胞中Cu原子、Cl原子數(shù)目,進而確定化學式;
根據(jù)晶胞含有原子數(shù)目,計算晶胞質量.Cl原子與周圍的4個Cu原子形成正四面體結構,Cl原子位于正四面體的中心,Cu原子位于正四面體的頂點,設正四面體的棱長為x cm,則正四面體的斜高為$\frac{\sqrt{3}}{2}$x cm,底面中心到邊的距離為$\frac{\sqrt{3}}{2}$x cm×$\frac{2}{3}$=$\frac{\sqrt{3}}{3}$x cm,根據(jù)正四面體的體積及中心原子與得到形成的四面體的體積關系,可知正四面體的高與中心原子到底面距離之比為4:1,即中心原子到頂點與底面距離之比為3:1,則正四面體的高為(a cm+$\frac{a}{3}$cm),再利用勾股定理計算正四面體的棱長,晶胞棱長為$\frac{\sqrt{2}}{2}$×2x cm=$\sqrt{2}$x cm,根據(jù)ρ=$\frac{m}{V}$計算晶胞密度.

解答 解:晶胞中Cu位于頂點、面心,晶胞中Cu原子為8×$\frac{1}{8}$+6×$\frac{1}{2}$=4,Cl原子位于晶胞內部,晶胞中Cl原子數(shù)目為4,故該晶體化學式為CuCl;
晶胞質量為4×$\frac{64+35.5}{{N}_{A}}$g.Cl原子與周圍的4個Cu原子形成正四面體結構,Cl原子位于正四面體的中心,Cu原子位于正四面體的頂點,設正四面體的棱長為x cm,則正四面體的斜高為$\frac{\sqrt{3}}{2}$x cm,底面中心到邊的距離為$\frac{\sqrt{3}}{2}$x cm×$\frac{2}{3}$=$\frac{\sqrt{3}}{3}$x cm,根據(jù)正四面體的體積及中心原子與得到形成的四面體的體積關系,可知正四面體的高與中心原子到底面距離之比為4:1,即中心原子到頂點與底面距離之比為3:1,則正四面體的高為(a cm+$\frac{a}{3}$cm),由勾股定理:(a cm+$\frac{a}{3}$cm)2+($\frac{\sqrt{3}}{3}$x cm)2=($\frac{\sqrt{3}}{2}$x cm)2,整理的x=$\frac{2\sqrt{6}}{3}$a,晶胞棱長為$\sqrt{2}$×$\frac{2\sqrt{6}}{3}$a cm,故晶胞密度為4×$\frac{64+35.5}{{N}_{A}}$g÷($\sqrt{2}$×$\frac{2\sqrt{6}}{3}$a cm)3=$\frac{3\sqrt{3}×99.5}{16{N}_{A}{a}^{3}}$g/cm3,
故答案為:CuCl;$\frac{3\sqrt{3}×99.5}{16{N}_{A}{a}^{3}}$.

點評 本題考查晶胞計算,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與數(shù)學計算能力,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世界上最小的“馬達”,只有千萬分之一個蚊子那么大,其球棍模型如圖(其中小黑球代表碳原子,小白球代表氫原子),它僅有碳氫兩種元素組成,將來可用于消除體內垃圾. 該“馬達”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
A.溶于水B.可以燃燒
C.能和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D.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A、B、C、D、E、F六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與D同主族;C與E同主族;B、C同周期;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其次外層電子數(shù)多2;B、A兩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之差等于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F元素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主族元素.A、B、C、D、E、F形成的化合物甲、乙、丙、丁、戊、己的組成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化學式A2CA2C2B2A2D2C2A2EDF
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B的元素符號是:C化合物丙的電子式為.化合物丁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是離子鍵、共價鍵.
(2)化合物甲的沸點比戊高 (填“高”或“低”),B、C、D原子半徑從大到小依次為Na>C>O(用元素符號)
(3)向含有0.2mol乙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使乙完全反應,發(fā)生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2NA (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A單質與C單質在KOH溶液中可以組成燃料電池,則正極附近溶液的pH將變大;放電一段時間KOH的物質的量不變(填“變大”“變小”“不變”)
(5)用電子式表示己的形成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質的類別和核心元素的化合價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兩個基本視角.根據(jù)圖,完成下列填空:

(1)如圖中X的電子式為;其水溶液長期在空氣中放置容易變渾濁,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變化2H2S+O2 =2S↓+2H2O;該變化體現(xiàn)出硫元素的非金屬性比氧元素弱(填“強”或“弱”).用原子結構解釋原因氧和硫同主族,同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從上到下,電子層數(shù)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2)Na2S2O3是一種用途廣泛的鈉鹽.下列物質用于Na2S2O3的制備,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理論上有可能的是bd(填字母序號).
a.Na2S+S         b.Z+S          c.Na2SO3+Y         d.NaHS+NaHSO3
(3)SO2是主要大氣污染物之一.工業(yè)上煙氣脫硫的方法之一是用堿液吸收,其流程如圖:
.該法吸收快,效率高.若在操作中持續(xù)通入含SO2的煙氣,則最終產物為NaHSO3.室溫下,0.1mol/L ①亞硫酸鈉 ②亞硫酸氫鈉 ③硫化鈉 ④硫化氫鈉的四種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③>①>④>②.(用編號表示)
已知:H2S:Ki1=1.3×10-7    Ki2=7.1×10-15   H2SO3:Ki1=1.3×10-2    Ki2=6.2×10-8
(4)治理含CO、SO2的煙道氣,也可以將其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單質S和無毒的氣體:
2CO(g)+SO2 (g)?S(s)+2CO2(g).一定條件下,將CO與SO2以體積比為4:1置于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下列選項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cd(填寫字母序號).
a.v (CO):v(SO2)=2:1          
b.平衡常數(shù)不變
c.氣體密度不變                     
d.CO2和SO2的體積比保持不變
測得上述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中CO的體積分數(shù)為$\frac{7}{11}$,則SO2的轉化率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與鋁反應產生大量氫氣的溶液:Na+、K+、CO32-、Cl-
D.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某課外活動小組對“外界條件對銅與稀硝酸反應速率的影響”作了如下探究.
(1)現(xiàn)有以下儀器和用品:橡膠管、秒表、溫度計、amol/L稀硝酸、bmol/L稀硝酸及下圖中儀器.
①寫出本實驗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方向和數(shù)目:
②設計實驗方案:在相同稀硝酸濃度、不同溫度(或相同溫度、不同稀硝酸濃度)下,測定相同時間內產生氣體體積(或產生相同體積的氣體所需的時間).
③在答卷的圖中將A、B、C、D、幾處用橡膠管
以正確方式連接起來,以測定反應所產生氣體的
體積(三個容器中的液體和水都已畫出).
④測定前,為避免NO被氧化為NO2,要用CO2
排出錐形瓶和橡膠管中的空氣:裝入銅片、松開K2彈簧夾,從K2處的橡膠管向裝置中通入CO2,此時K1處應進行的操作是松開K1彈簧夾,接導管通入澄清石灰水至出現(xiàn)白色渾濁為止.
(2)在K2處注入硝酸發(fā)生反應.在給定條件下設計實驗探究濃度和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溫度25℃、50℃;時間t1、t2、t3;收集氣體體積V1、V2.請完成下表:
實驗
編號
稀硝酸的濃度/(mol/L)稀硝酸的體積/mL溫度
/℃
時間
/min
收集氣體
的體積/mL
aV25t1V1
 V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化學概念或原理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A.由SO2通入Ba(NO3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可知,BaSO3不溶于硝酸
B.電解精煉銅,電解結束后電解質溶液濃度不變
C.海水中Na+、Cl結晶成NaCl的過程,形成了化學鍵
D.任何可逆反應,其平衡常數(shù)越大,反應速率、反應物的轉化率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有機物F(Bisphenol A dimethacrylate)是一種交聯(lián)單體.合成F的一種路線如下:
,
已知以下信息:

③B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④C能與FeCl3發(fā)生顯色反應,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4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
⑤E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石蕊試液顯紅色.
回答下列問題:
(1)A與B反應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為
(2)B→D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E的結構簡式為CH2=C(CH3)COOH.
(3)1molF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4molNaOH.
(4)C的同分異構體中含有萘環(huán)()結構,萘環(huán)上只有1個取代基且水解產物之一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的異構體共有8種(不考慮立體異構),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8組峰的是(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
(5)A經如下步驟可合成環(huán)己烯甲酸:
    反應條件1為催化劑、加熱、加壓,反應條件2為O2/Cu、△,反應條件3所選擇的試劑為HCN,Ⅰ的結構簡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有機物聚合物M:是鋰電池正負極之間鋰離子遷移的介質.由烴C4H8合成M的合成路線如圖:

(1)C4H8的結構簡式為,試劑II是NaOH水溶液.
(2)檢驗B反應生成了C的方法是取樣,加入新配Cu(OH)2懸濁液,加熱至沸,產生磚紅色沉淀,證明生成C,或取樣,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產生銀鏡,證明生成C.
(3)D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縮聚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反應步驟③④⑤不可以為⑤③④的主要理由是保護碳碳雙鍵不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