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6 g由氧氣和臭氧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數(shù)目為0.1NA

B.0.1 mol丙烯酸中含有雙鍵的數(shù)目為0.1NA

C.標準狀況下,11.2 L苯中含有分子的數(shù)目為0.5NA 

D.在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中,每生成0.1 mol氧氣,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4NA


解析 A項,氧氣和臭氧均由氧原子組成,1.6 g混合氣體含有O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n(O)==0.1 mol,即含有氧原子的個數(shù)為0.1NA,正確;B項,丙烯酸結構簡式為:CH2CHCOOH,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和碳氧雙鍵,0.1 mol丙烯酸含雙鍵的數(shù)目為0.2NA,錯誤;C項,標準狀況下,苯為液態(tài),錯誤;D項,過氧化鈉與水發(fā)生反應:2Na2O2+2H2O===4NaOH+O2↑,生成1 mol O2時,轉移電子數(shù)為2NA,故每生成0.1 mol氧氣,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0.2NA,錯誤。

答案 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0.1 mol·L-1鹽酸和0.1 mol·L-1醋酸分別與0.2 mol·L-1 NaOH溶液反應的速率相同

B.0.1 mol·L-1鹽酸和0.1 mol·L-1硝酸分別與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應的速率相同

C.Al和Fe分別與0.1 mol·L-1 硫酸反應的速率相同

D.大理石塊與大理石粉分別與0.1 mol·L-1鹽酸反應的速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作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的Al級廣譜、安全、高效消毒劑,二氧化氯(ClO2)在水處理領域有著廣泛應用。與氯氣相比,它不但具有更顯著的殺菌能力,而且不會產(chǎn)生對人體有潛在危害的有機氯代物。

(1)反應時,ClO2生成ClO、Cl-的轉化率與溶液的pH的關系如圖所示。則pH=8時,ClO2被還原為________。

2亞氯酸根離子對人體不利。欲在弱堿性條件下將水中的轉化為Cl-除去,若該反應體系中的物質(zhì)有:NaClO2、FeOH3、NaHCO3、FeCl2、NaCl、H2O、CO2。寫出并配平有關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在無色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

A.H+、Fe3+、I-、Cl-

B.Al3+、Mg2+、NO、Cl-

C.K+、Ag+、Ca2+、CO

D.NH、Na+、AlO、M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解釋事實的方程式不準確的是(  )

A.用濃鹽酸檢驗氨:NH3+HCl===NH4Cl

B.碳酸鈉溶液顯堿性:CO+H2OHCO+OH-

C.鋼鐵發(fā)生吸氧腐蝕時,鐵作負極被氧化:Fe-3e-===Fe3+

D.長期盛放石灰水的試劑瓶內(nèi)壁出現(xiàn)白色固體: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數(shù)為NA

B.1.0 L 0.1 mol·L-1的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的數(shù)目為0.1NA

C.在密閉容器中充入1.5 mol H2和0.5 mol N2,充分反應后可得到NH3的分子數(shù)為NA

D.1 mol Fe與過量的稀HNO3反應,轉移3NA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雙選)(  )

A.10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溶質(zhì)離子的總數(shù)小于0.3NA

B.若120 g的墨粉(只含碳)能打a個字,則平均每個字約含有10NA/a個碳原子

C.25℃、101 kPa時,0.1NA個H2分子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a kJ熱量,表示氫氣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g)+O2(g)===H2O(l) ΔH=+10a kJ·mol-1

D.常溫下28 g 14CO中含有14NA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下列實驗內(nèi)容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內(nèi)容

結論

A

某物質(zhì)的水溶液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該物質(zhì)一定是堿

B

某氣體能使?jié)駶櫟牡矸鄣饣浽嚰堊兯{

該氣體一定是氯氣

C

向某物質(zhì)的水溶液中加入鹽酸,產(chǎn)生無色無味氣體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離子

D

向鐵和稀硝酸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顯血紅色

反應后溶液中肯定有Fe3,可能還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溫度時,在一個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試填寫下列空白: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開始至2 min,氣體Z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X、Y、Z均為氣體,反應達到平衡時:

①壓強是開始時的________倍;

②若此時將容器的體積縮小為原來的倍,達到平衡時,容器內(nèi)溫度將升高(容器不與外界進行熱交換),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__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4)若上述反應在2 min后的t1t6內(nèi)反應速率與反應時間圖像如右,在每一時刻均改變一個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則(  )

A.在t1時增大了壓強 B.在t3時加入了催化劑

C.在t4時降低了溫度     D.t2t3時X的轉化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