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氧化鋇(固體)、硫酸銅(固體)、硫酸(純液體)這些物質(zhì)可以歸為一類,下列哪種物質(zhì)還可以和它們歸為一類                                                   


  1. A.
    C2H5OH(液態(tài))
  2. B.
    豆?jié){
  3. C.
    水煤氣
  4. D.
    HCl(氣態(tài))
D
試題分析:所給的物質(zhì)都是電解質(zhì),所以選項D正確,A是非電解質(zhì),CD是混合物,答案選D。
考點:考查物質(zhì)分類的有關(guān)判斷
點評:該題是基礎性試題的考查,該題也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難度不大。該題的關(guān)鍵是掌握化學基本概念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題意靈活運用即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0?諸城市模擬)過碳酸鈉(2Na2CO3?3H2O2)是一種新型高效固體漂白殺菌劑,它具有無臭、無毒、無污染的特點,被大量應用于洗滌、印染、紡織、造紙、醫(yī)藥衛(wèi)生等領域中,依托純堿廠制備過碳酸鈉可降低生產(chǎn)成本,其生產(chǎn)流程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過碳酸鈉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一定顯
堿性
堿性
(“酸性”、“堿性”或“中性”).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普通漏斗、燒杯、玻璃棒
普通漏斗、燒杯、玻璃棒
(填寫儀器名稱).
(3)工業(yè)純堿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測定工業(yè)純堿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檢驗工業(yè)純堿中雜質(zhì)的存在,最好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BD
BD
(選填序號).
A.氫氧化鋇溶液     B.稀硝酸    C.硫氰化鉀溶液    D.硝酸銀溶液
②檢驗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塞緊帶長頸漏斗的三孔橡膠塞,夾緊彈簧夾后,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nèi)的水面高于瓶內(nèi)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漏斗中與試劑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變化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漏斗中與試劑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變化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說明裝置不漏氣.
③裝置A的作用是
除去空氣中CO2,防止影響測量結(jié)果
除去空氣中CO2,防止影響測量結(jié)果
.裝置C中的試劑為
濃硫酸
濃硫酸

④某同學認為在D裝置后應再連接E裝置(裝有適當試劑),你認為是否必要?
必要
必要
(選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斷的理由是
因為裝置E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影響測量結(jié)果.
因為裝置E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影響測量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過碳酸鈉(2Na2CO3·3H2O2)是一種新型高效固體漂白殺菌劑,它具有無臭、無毒、無污染的特點,被大量應用于洗滌、印染、紡織、造紙、醫(yī)藥衛(wèi)生等領域中。依托純堿廠制備過碳酸鈉可降低生產(chǎn)成本,其生產(chǎn)流程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過碳酸鈉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一定顯                (“酸性”、“堿性”或“中性”)。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填寫儀器名稱)。

(3)工業(yè)純堿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瘜W課外活動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測定工業(yè)純堿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檢驗工業(yè)純堿中雜質(zhì)的存在,最好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選填序號)。

a.氫氧化鋇溶液  b.稀硝酸  c.硫氰化鉀溶液  d.硝酸銀溶液

②檢驗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塞緊帶長頸漏斗的三孔橡膠塞,夾緊彈簧夾后,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nèi)的水面高于瓶內(nèi)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說明裝置不漏氣。

③裝置A的作用是                 ,裝置C中的試劑為               

④某同學認為在D裝置后應再連接E裝置(裝有適當試劑),你認為是否必要?    

(選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斷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過碳酸鈉(2Na2CO3·3H2O2)是一種新型高效固體漂白殺菌劑,它具有無臭、無毒、無污染的特點,被大量應用于洗滌、印染、紡織、造紙、醫(yī)藥衛(wèi)生等領域中。依托純堿廠制備過碳酸鈉可降低生產(chǎn)成本,其生產(chǎn)流程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過碳酸鈉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一定顯               (“酸性”、“堿性”或“中性”)。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填寫儀器名稱)。

(3)工業(yè)純堿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測定工業(yè)純堿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檢驗工業(yè)純堿中雜質(zhì)的存在,最好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選填序號)。

a.氫氧化鋇溶液  b.稀硝酸 c.硫氰化鉀溶液  d.硝酸銀溶液

②檢驗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塞緊帶長頸漏斗的三孔橡膠塞,夾緊彈簧夾后,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nèi)的水面高于瓶內(nèi)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說明

裝置不漏氣。

③裝置A的作用是                ,裝置C中的試劑為               。

④某同學認為在D裝置后應再連接E裝置(裝有適當試劑),你認為是否必要?          

(選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斷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過碳酸鈉(2Na2CO3·3H2O2)是一種新型高效固體漂白殺菌劑,它具有無臭、無毒、無污染的特點,被大量應用于洗滌、印染、紡織、造紙、醫(yī)藥衛(wèi)生等領域中。依托純堿廠制備過碳酸鈉可降低生產(chǎn)成本,其生產(chǎn)流程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過碳酸鈉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一定顯                (“酸性”、“堿性”或“中性”)。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填寫儀器名稱)。

(3)工業(yè)純堿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測定工業(yè)純堿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檢驗工業(yè)純堿中雜質(zhì)的存在,最好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選填序號)。

a.氫氧化鋇溶液  b.稀硝酸  c.硫氰化鉀溶液  d.硝酸銀溶液

②檢驗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塞緊帶長頸漏斗的三孔橡膠塞,夾緊彈簧夾后,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nèi)的水面高于瓶內(nèi)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說明

裝置不漏氣。

③裝置A的作用是                 ,裝置C中的試劑為                。[來源:]

④某同學認為在D裝置后應再連接E裝置(裝有適當試劑),你認為是否必要?          

(選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斷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省諸城市高三2月月考(理綜)化學部分 題型:填空題

過碳酸鈉(2Na2CO3·3H2O2)是一種新型高效固體漂白殺菌劑,它具有無臭、無毒、無污染的特點,被大量應用于洗滌、印染、紡織、造紙、醫(yī)藥衛(wèi)生等領域中。依托純堿廠制備過碳酸鈉可降低生產(chǎn)成本,其生產(chǎn)流程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過碳酸鈉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一定顯                (“酸性”、“堿性”或“中性”)。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填寫儀器名稱)。

(3)工業(yè)純堿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瘜W課外活動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測定工業(yè)純堿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檢驗工業(yè)純堿中雜質(zhì)的存在,最好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選填序號)。

a.氫氧化鋇溶液  b.稀硝酸  c.硫氰化鉀溶液  d.硝酸銀溶液

②檢驗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塞緊帶長頸漏斗的三孔橡膠塞,夾緊彈簧夾后,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nèi)的水面高于瓶內(nèi)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說明裝置不漏氣。

③裝置A的作用是                 ,裝置C中的試劑為                。

④某同學認為在D裝置后應再連接E裝置(裝有適當試劑),你認為是否必要?    

(選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斷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