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而不用排水法收集氯氣
B.加催化劑,使N2和H2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NH3
C.N2和H2反應生成NH3,加壓有利于提高 NH3的產率
D.光照新制的氯水時,溶液中c(H+)增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硫和氯兩種元素的比較,正確的是( )。
A、硫的原子半徑比氯的小 A
B、一定溫度下,相同濃度的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強
C、氯氣的氧化性比單質硫的弱
D、一定條件下,H2S比HCI難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小組同學依據化學反應Zn+2H2SO4(濃)ZnSO4+SO2↑+2H2O制取22.4 L(標準狀況)SO2氣體。取65.0 g鋅粒與98%的濃H2SO4(ρ=1.84 g·cm-3)110 mL充分反應,鋅全部溶解。對于制得的氣體,有同學認為可能混有氫氣。為此,化學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對所制取的氣體進行探究。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添加液體的儀器名稱為 ▲ ;98%的濃H2SO4(ρ=1.84 g/cm3)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 ;
(2)請寫出產生氫氣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
(3)①裝置B是為了吸收SO2,則不能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 (填序號);
A.NaOH溶液 B.濃H2SO4 C.KMnO4溶液
②可證實一定量的鋅粒和一定量的濃硫酸反應后生成的氣體中混有氫氣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500mLKNO3和Cu(NO3) 2的混合溶液中c(NO3-) =6.0mol·L-1,用石墨作電極電解此溶液,當通電一段時間后,兩極均收集到22.4 L氣體(標準狀況),假定電解后溶液體積仍為500 m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 為2 mol·L-1
B.上述電解過程中共轉移6mol電子
C.電解得到的Cu的物質的量為0.5 mol
D.電解后溶液中c(H+) 為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有:FeCl2、FeCl3、CuCl2、Cu。
(1)將上述反應設計成的原電池如圖甲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X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墨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電池工作時,鹽橋中的____________(填“K+”或“Cl-”)不斷進入X溶液中。
(2)將上述反應設計成的電解池如圖乙所示,乙燒杯中金屬陽離子的物質的量與電子轉移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丙,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M是__________極;
②圖丙中的②線是______________的變化。
③當電子轉移為2 mol時,向乙燒杯中加入________ L 5 mol·L-1 NaOH溶液才能使所有的金屬陽離子沉淀完全。
(3)鐵的重要化合物高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新型飲用水消毒劑,具有很多優(yōu)點。
①高鐵酸鈉生產方法之一是電解法,其原理為Fe+2NaOH+2H2ONa2FeO4+3H2↑,則電解時陽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鐵酸鈉生產方法之二是在強堿性介質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鐵酸鈉、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00mL2 mol·L-1的鹽酸跟過量的鋅片反應,為加快反應速率,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適量的6 mol·L-1的鹽酸 B.加入數滴氯化銅溶液
C.加入適量蒸餾水 D.加入適量的氯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將Al片和Cu片用導線相連,插入稀H2SO4溶液中組成原電池,寫出電極名稱及電極反應式:
Al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將Al片和Cu片用導線相連,插入濃HNO3中能否組成原電池?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組成原電池,寫出電極名稱及電極反應式:
Al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定量的鹽酸跟過量的鐵粉反應時,為了減緩反應速率,且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可向鹽酸中加入適量的:①NaOH固體 ②H2O ③NH4Cl固體 ④CH3COONa固體 ⑤NaNO3固體 ⑥KCl溶液
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