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研究有機物一般經(jīng)過以下幾個基本步驟:分離、提純 → 確定實驗式 → 確定分子式 → 確定結(jié)構(gòu)式。
已知:① 2R-COOH + 2Na → 2R-COONa + H2 ↑
② R-COOH + NaHCO3 → R-COONa + CO2↑ + H2O
有機物A可由葡萄糖發(fā)酵得到,也可從酸牛奶中提取。純凈的A為無色粘稠液體,易溶于水。為研究A的組成與結(jié)構(gòu),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 驗 步 驟 | 解 釋 或 實 驗 結(jié) 論 |
(1)稱取A 9.0g,升溫使其汽化,測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的45倍。 | 試通過計算填空: (1)A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 。 |
(2)將此9.0gA在足量純O2充分燃燒,并使其產(chǎn)物依次緩緩通過濃硫酸、堿石灰,發(fā)現(xiàn)兩者分別增重5.4g和13.2g。 | (2)A的分子式為 。] |
(3)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應,生成2.24LCO2(標準狀況),若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則生成2.24LH2(標準狀況)。 | (3)用結(jié)構(gòu)簡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團 。 |
(4)A的核磁共振氫譜如下圖: | (4)A中含有 種氫原子。 綜上所述, A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 |
(1) 90 , (2) C3H6O3 , (3) -COOH -OH , (4)4
【解析】
試題分析:(1)有機物質(zhì)的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的45倍,所以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45×2=90;
(2)濃硫酸增重5.4g,則生成水的質(zhì)量是5.4g,生成水的物質(zhì)的量是5.4/18=0.3mol,所含有氫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0.6mol,堿石灰增重13.2g,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是13.2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是13.2/44=0.3mol,所以碳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0.3mol,有機物中碳個數(shù)是3,氫個數(shù)是6,根據(jù)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90,所以氧原子個數(shù)是3,即分子式為:C3H6O3;
(3)只有羧基可以和碳酸氫鈉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生成2.24L CO2(標準狀況),則含有一個羧基,醇羥基可以和金屬鈉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則生成2.24L H2(標準狀況),則含有羥基數(shù)目是1個,答案為:-COOH、-OH;
(4)根據(jù)核磁共振氫譜圖看出有機物中有4個峰值,則含4種類型的等效氫原子,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是 3:1:1:1,所以結(jié)構(gòu)簡式為:。
考點:考查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的綜合推斷。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重慶市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1)已知:2SO2(g)+O2(g)2SO3(g) ΔH= -196.6kJ·mol-1
2NO(g)+O2(g)2NO2(g) ΔH= -113.0kJ·mol-1
則反應NO2(g)+SO2(g)SO3(g)+NO(g)的ΔH= kJ·mol-1。
一定條件下,將NO2與SO2以體積比2∶1置于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下列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
C.SO3和N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 D.每消耗1molSO3的同時生成1mol NO
測得上述反應達平衡時NO2與SO2的體積比為5∶1,則平衡常數(shù)K= 。
(2)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應方程式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2)所示。該反應ΔH________0(填“>”或“<”)。實際生產(chǎn)條件控制在250℃、
1.3×104kPa左右,選擇此壓強的理由是: 。
(3)依據(jù)燃燒的反應原理,合成的甲醇可以設計如圖(3)所示的原電池裝置。
①該電池工作時,OH-向 極移動(填“正”或“負”)。
②該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江蘇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0分)如圖中A~H均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A、B、H是氣體,其中A為黃綠色氣體,它們之間有如下轉(zhuǎn)化關系.(反應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請回答以下問題:
(1)E是 ,F(xiàn)是 ,H是 ;(填化學式)
(2)C物質(zhì)在日常生活中可作 劑。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江蘇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用海帶提取碘的實驗中,進行溶液與固體雜質(zhì)分離操作時要用到的儀器是
A.蒸發(fā)皿 B.燒瓶 C.漏斗 D.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江蘇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許多物質(zhì)。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硫酸銨 B.二氧化碳 C.碘酒 D.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選修)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胡椒酚是植物揮發(fā)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HO--CH2CH=CH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1mol胡椒酚最多可與4molH2發(fā)生反應
B.1mol胡椒酚最多可與4mol溴發(fā)生反應
C.胡椒酚中所有原子可以共平面
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選修)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合物的性質(zhì)屬于羥基對苯環(huán)影響的是
A.苯酚溶液顯弱酸性
B.苯酚比苯容易發(fā)生溴代反應
C.苯酚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苯甲醇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
D.苯酚和乙醇在60℃的水浴中,分別加入金屬鈉,苯酚中明顯反應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必修)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乙酸和乙醇說法正確的是
A.都難溶于水 B.都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C.都能與鈉反應 D.相互間不能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湖南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自來水蒸餾實驗中,下列操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蒸餾燒瓶中盛約1/2體積的自來水,并放入幾粒碎瓷片
B.將溫度計水銀球插到蒸餾燒瓶中的自來水中
C.冷水應從冷凝管下口進,上口出
D.收集到的液體取少量滴入硝酸銀和稀硝酸,無明顯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