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下表提供的儀器和藥品,就能達到相應(yīng)實驗?zāi)康牡氖?br />

編號
儀器
藥品
實驗?zāi)康?br />
A
托盤天平(帶砝碼)、250mL容量瓶、量筒、燒杯、藥匙、玻玻棒
NaOH固體、蒸餾水
配制250mL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
B
分液漏斗、錐形瓶、導管及橡皮塞
稀硫酸、碳酸鈉、硅酸鈉溶液
證明非金屬性;S>C>Si
C
堿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膠頭滴管、鐵架臺(帶鐵夾)、錐形瓶
己知濃度的NaOH溶液、待測鹽酸、蒸餾水、白紙
測定稀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D
鐵架臺(帶鐵夾)、酒精燈、大試管、集氣瓶、導管及橡皮塞
氯化銨
制取氨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合肥市某;瘜W興趣小組為探究鐵與濃硫酸反應(yīng),設(shè)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B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從C中有少量的氣泡冒出,此氣泡的成分是                    。
(2)用“可抽動的鐵絲”代替“直接投入鐵片”的優(yōu)點是                                 ,反應(yīng)結(jié)束后,不需要打開膠塞,就可使裝置中殘留氣體完全被吸收,應(yīng)當采取的操作是                        。
(3)反應(yīng)一段時間后,他們對A中溶液的金屬陽離子進行了探究。
①提出假設(shè):
假設(shè)1:溶液中只存在Fe2+;
假設(shè)2.                              ;
假設(shè)3:溶液中存在Fe2+和Fe3+。
②請你設(shè)計實驗驗證上述假設(shè)1,寫出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限選試劑:KMnO4溶液、NaOH溶液、淀粉一KI溶液、KSCN溶液

實驗操作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發(fā)酵粉是一種生產(chǎn)面制品和膨化食品的化學膨松劑,由小蘇打、臭粉(碳酸氫銨)、明礬中的兩種物質(zhì)組成。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不同品牌的發(fā)酵粉的化學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提出假設(shè)】
(1)假設(shè)1:由小蘇打和臭粉組成;
假設(shè)2:由小蘇打和明礬組成;
假設(shè)3:由________________組成。
【方案與流程】
為探究某品牌的發(fā)酵粉的化學成分,某同學設(shè)計如下實驗,得到如下現(xiàn)象:

(2)該發(fā)酵粉的成分為________ (填化學式)。
(3)另一品牌的發(fā)酵粉的化學組成可能為假設(shè)2情況,請你設(shè)計實驗驗證,寫出實驗步驟、預(yù)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實驗步驟
預(yù)期現(xiàn)象結(jié)論
1.取少量樣品溶于稀鹽酸后,將溶液分成兩份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品牌的發(fā)酵粉的化學組成為小蘇打和碳酸氫銨,為探究其化學式[化學式可表示為nNaHCO3·m NH4HCO3],稱取4.05 g該產(chǎn)品在燒杯中溶解后,移入________配成100 mL溶液,用移液管取25.00mL溶液,滴加足量鹽酸,生成的氣體通入過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經(jīng)干燥,稱量為1.25 g。則該發(fā)酵粉的化學式為                   。
(相對分子質(zhì)量:NaHCO3:84   NH4HCO3:79   CaCO3: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課外活動小組對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中最后的產(chǎn)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試通過實驗來探究其成分。
Ⅰ.實驗裝置:

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裝置
該裝置B中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是                                       
裝置B的作用是                                    
Ⅱ.實驗現(xiàn)象:玻璃管A中的粉末由紅色逐漸變?yōu)楹谏珪r,停止加熱,繼續(xù)通一氧化碳,冷卻到室溫,停止通氣,同時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Ⅲ.實驗結(jié)論:
甲認為:依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出生成的黑色固體為金屬鐵。
乙認為:僅從上述實驗現(xiàn)象,不足以證明生成的黑色固體為金屬鐵,她增加了一個實驗:用磁鐵靠近生成的黑色固體,看到有黑色固體被磁鐵吸引。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體為金屬鐵的結(jié)論。
請你通過該反應(yīng)的相關(guān)資料對他們結(jié)論作出判斷并通過實驗檢驗其合理性:
(1)在一定條件下: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加熱條件下,可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
3Fe2O3+CO2Fe3O4+CO2 
Fe3O4+4CO4Fe+4CO2 
(2)四氧化三鐵(Fe3O4)為黑色固體,有強磁性,能夠被磁鐵吸引。
甲、乙同學的結(jié)論:                             你對此評價的理由是:      
                                                            
Ⅳ.實驗探究
對反應(yīng)后固體成分提出假設(shè):
假設(shè)1:反應(yīng)后固體中只有Fe;
假設(shè)2:反應(yīng)后固體中只有Fe3O4;
假設(shè)3:反應(yīng)后固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確定實驗中最后的產(chǎn)物的成分,丙同學設(shè)計如下實驗,請您利用限選試劑和儀器幫助他完成該探究過程,并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yīng)位置。
限選試劑和儀器: 1mol/LCuSO4 、0.01mol/L KSCN溶液、1mol/L鹽酸、0.01mol/L氯水、試管、玻璃棒、膠頭滴管。

實驗操作
預(yù)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步驟一:取硬質(zhì)玻璃管中固體產(chǎn)物少量分別于A、B試管中,加入足量1mol/LCuSO4溶液、攪拌溶解。
(1)若A試管中黑色固體不溶解,并且沒有觀察到其他現(xiàn)象,則黑色固體為       
(2)若B試管中有紅色固體析出,則說明黑色固體中含有Fe。
步驟二:對試管B中溶液過濾,將所得固體洗滌干凈后,加足量1mol/L鹽酸后,再依次分別加入適量0.01mol/L氯水、少量0.01mol/L KSCN溶液
(1)若溶液不變紅色,則         
(2)若溶液變紅色,則           
 
Ⅴ.延伸探究:丁同學試圖通過反應(yīng)前后固體質(zhì)量的變化來確定黑色固體的成分,你認為可行嗎?(假設(shè)氧化鐵在反應(yīng)中完全反應(yīng))              (填“行”或“不行”)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zāi)苓_到相應(yīng)目的的是

A.用圖①裝置制取并收集氨氣 B.用圖②裝置制取和收集乙烯
C.用圖③裝置將海帶灼燒成灰 D.用圖④裝置制取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氣體的裝置,下列方案正確的是

選項
X
收集氣體
Y
A
堿石灰
氯化氫

B
堿石灰
氨氣

C
氯化鈣
二氧化硫
氫氧化鈉
D
氯化鈣
一氧化氮
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氣體中,既能用濃硫酸干燥,又能用氫氧化鈉干燥的是

A.CO2B.N2C.SO2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儀器可用于實驗室制備少量無水FeCl3,儀器連接順序正確的是(  )

A.a(chǎn)-b-c-d-e-e-f-g-h(huán)
B.a(chǎn)-e-d-c-b-h(huán)-i-g
C.a(chǎn)-d-e-c-b-h(huán)-i-g
D.a(chǎn)-c-b-d-e-h(huán)-i-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中某些氣體的制取、收集及尾氣處理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和凈化裝置)。僅用此裝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質(zhì)完成相關(guān)實驗,最合理的選項是   (  )。

選項
a中的物質(zhì)
b中的物質(zhì)
c中收集的氣體
d中的物質(zhì)
A
濃鹽酸
MnO2
Cl2
NaOH溶液
B
濃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濃氨水
CaO
NH3
H2O
D
稀硝酸
Cu
NO2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