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時有關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下表:
弱酸化學式
HX
HY
H2CO3
電離平衡常數(shù)
7.8╳10-9
3.7╳10-15
K1=4.3╳10-7
K2=5.6╳10-11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這兩種弱酸的酸性HX>HY
B.相同條件下溶液的堿性NaX>Na2CO3>NaY>NaHCO3
C. 結合H的能力:CO32>Y>X>HCO3
D.HX和HY酸性相同,都比H2CO3
A
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越大,表明該弱酸的酸性相對較強,所對應的鹽水解程度越;
即酸性強弱關系:H2CO3>HX>HCO3>HY;即A正確;B錯,相同條件下溶液的堿性NaY>Na2CO3>NaX>NaHCO3;C錯,結合H的能力:Y>CO32>X>HCO3;
D錯,HX和HY酸性不相同,但都比H2CO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0分)25℃時,50mL0.1mol/L醋酸中存在下述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分別作如下改變,對上述平衡有何影響?
⑴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將__________,溶液中c(H+)將__________(增大、減小、不變);
⑵加入一定量蒸餾水,平衡將__________,溶液中c(H+)將__________(增大、減小、不變)
⑶加入少量0.1mol/L鹽酸,平衡將__________,溶液中c(H+)將__________(增大、減小、不變)
⑷加入20mL0.10mol/LNaCl,平衡將__________,溶液中c(H+)將__________(增大、減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導電能力變化不大的是(   )
A.NH3·H2OB.CH3COOHC.鹽酸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某溫度下,以下酸的電離常數(shù)如下:Ka(HCN)= 6.2×10-10 mol·L-1、Ka(HF)= 6.8×10-4 mol·L-1、Ka(CH3COOH)= 1.8×10-5 mol·L-1、、Ka(HNO2)= 6.4×10-6mol·L-1。物質的量濃度都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HCNB.HFC.CH3COOH D.H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含有自由移動Cl-的是
A.KClO3固體B.Cl2
C.HCl氣體D.K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金屬A投入B的鹽溶液中,A溶解,說明A的金屬性比B的金屬性強
B.氯堿工業(yè)和金屬鈉的冶煉都用到了NaC1,在電解時它們的陰極都是C1-失電子
C.pH相等①NH4HSO4②NH4C1③(NH42SO4溶液中,c(NH4+)的大小順序為③>①>②
D.常溫下,向硫酸銨溶液中加入適量氨水,當溶液的pH=7時,2c(SO42-)=c(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難溶性的硫酸鉛與醋酸銨溶液反應得到無色澄清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PbSO4+2CH3COO(CH3COO)2Pb+,據(jù)此判斷醋酸鉛是
A.易溶強電解質B.易溶弱電解質C.難溶強電解質D.難溶弱電解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0分)
Ⅰ、A物質的化學式為M(OH)2,將其溶于水制成稀溶液,該溶液呈中性,在溶液中存在:
M2+ + 2OH- M(OH)2 2H+ + MO22-
回答以下題目一律用“增大”“減小”“不變”填空
(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5Co時,在蒸餾水中加入A物質后,與加入前比較,
①由水電離出的C(OH-)         ,C(H+)       ,水的電離度       ,Kw      
(2)(4分)25Co時,向A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燒堿固體。
則水的電離度            ,溶液的pH          
Ⅱ、.(2分)室溫下,甲、乙兩瓶氨水的濃度分別為1mol/L和0.1mol/L,則甲、乙兩瓶氨水中C(OH-)之比為           10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向CH3COONa稀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許X物質,其溶液中部分微粒濃度變化如下表所示(溶液溫度不變):
微粒
H
OH
CH3COO
CH3COOH
物質的量濃度
增大
減小
減小
增大
則X物質可能為  (      )
A.氯化氫B.氫氧化鈉
C.蒸餾水 D.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