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36g鎂在足量的氮氣中完全燃燒共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3NA
B.1mol鐵與足量的鹽酸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2 NA
C.標準狀況下,44.8 L NO與22.4 LO2混合后氣體中分子總數(shù)為3NA
D.1 mol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陰、陽離子總數(shù)是3NA

分析 A、求出鎂的物質的量,然后根據(jù)鎂反應后變?yōu)?2價來分析;
B、鐵和鹽酸反應變?yōu)?2價;
C、NO2和N2O4存在平衡2NO2═N2O4
D、Na2O和Na2O2均由2個鈉離子和1個陰離子構成.

解答 解:A、36g鎂的物質的量為n=$\frac{36g}{24g/mol}$=1.5mol,而鎂反應后變?yōu)?2價,故1.5mol鎂失去3mol電子即3NA個,故A正確;
B、鐵和鹽酸反應變?yōu)?2價,故1mol鐵和鹽酸反應轉移2mol電子即2NA個,故B正確;
C、標準狀況下,44.8 L NO即2molNO與22.4 LO2即1mol氧氣反應后,生成2molNO2,但NO2和N2O4存在平衡2NO2═N2O4,故所得的分子種數(shù)小于2NA個,故C錯誤;
D、Na2O和Na2O2均由2個鈉離子和1個陰離子構成,故1mol混合物中含有的陽離子和陰離子共為3NA個,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熟練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質的結構是解題關鍵,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利用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來配制1.0mol•L-1 Na2CO3溶液500mL.假如其它操作都準確無誤.下列情況會引起新配溶液的濃度偏高的是( 。
A.稱取在空氣中久置的碳酸鈉晶體143.0g
B.定容時,仰視觀察刻度線
C.轉移溶液時,用于溶解碳酸鈉晶體的燒杯沒有洗滌
D.定容后,將容量瓶震蕩搖勻,靜置時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于是又加少量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設計了有關氯氣的實驗:
(1)寫出實驗室制備Cl2的離子方程式,并用單線橋分析電子的轉移:4H++2Cl-+MnO2$\frac{\underline{\;\;△\;\;}}{\;}$Cl2↑+Mn2++2H2O;
(2)裝置中通入Cl2后,集氣瓶 A中干燥的紅色布條無變化,集氣瓶B中濕潤的紅色布條褪色,用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敘述解釋現(xiàn)象干燥Cl2沒有漂白性,Cl2與水反應生成HClO有漂白性,Cl2+H2O?HCl+HClO.
(3)上述裝置燒杯中盛放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空氣,相關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
(4)Fe在Cl2中燃燒,生成棕紅色的煙,其溶液中存在Fe3+,向溶液中加入適量銅粉恰好完全反應,溶液變色,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Fe2++Cu2+,再加氯水,溶液顏色發(fā)生變化,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2Fe2++Cl2=3Fe2++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向小試管中加入約3毫升飽和CuSO4溶液,再用膠頭滴管沿試管壁小心地緩慢滴入 2 毫升濃H2SO4,靜止片刻,請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填在空白處:
(1)波形試管中左液面下降,右液面上升.
(A) 下降,上升.           (B) 上升,下降.
(C) 下降,不變.           (D) 不變,下降.
(2)試管中液體分為兩層,上層呈藍色,下層呈無色.
(A) 上層藍色,下層紅色.   (B) 上層紅色,下層無色.
(C) 上層藍色,下層無色.   (D) 上層無色,下層藍色.
(3)若在下層溶液中有白色固體沉降出來,則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SO4•5H2O $\frac{\underline{\;\;△\;\;}}{\;}$CoSO4+5H2O
請判斷:對
(4)若在下層溶液中有藍色晶體析出,則此藍色晶體的分子式為:CuSO4
請判斷: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已知某混和氣體的體積百分組成中有80.0%的CH4、15.0%C2H2、5.0%的C2H4,請計算0.5摩爾該混和氣體的質量和在標準狀態(tài)下的密度(克/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實驗室用圖所示裝置制取氯化氫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中盛濃鹽酸,b中盛濃硫酸B.a中盛濃硫酸,b中盛固體氯化銨
C.f中盛固體氯化鈉和濃硫酸D.f中盛固體氯化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推理是學習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以下逆向推理正確的是( 。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不同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B.金屬鎂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氫元素的前面,所以鎂與酸反應一定放出氫氣
C.中和反應都有鹽和水生成,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都屬于中和反應
D.氧化還原反應有元素化合價變化,有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化學反應中,只有極少數(shù)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應物分子發(fā)生碰撞時才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這些分子被稱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變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單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請認真觀察如圖,然后回答問題.
(1)圖中所示反應是放熱(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已知拆開1mol H-H鍵、1mol I-I、1mol H-I鍵分別需要吸收的能量為436kJ、151kJ、299kJ.則由1mol氫氣和1mol 碘反應生成HI會放出(填“放出”或“吸收”)11kJ的熱量.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是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3)下列反應中,屬于放熱反應的是①②③⑤⑦,屬于吸熱反應的是④⑥.
①物質燃燒
②炸藥爆炸
③酸堿中和反應
④二氧化碳通過熾熱的碳
⑤食物因氧化而腐敗
⑥Ba(OH)2•8H2O與NH4Cl反應
⑦鐵粉與稀鹽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科技、環(huán)境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蘸有濃氨水的棉棒檢驗輸送氯氣的管道是否漏氣
B.用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實現(xiàn)“碳”的循環(huán)利用
C.大力實施礦物燃料脫硫脫硝技術,能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
D.向工業(yè)生產(chǎn)的反應中加入合適的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焓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