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情況,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先進行了有關實驗:
⑴B是用來收集實驗中產(chǎn)生的裝置,但未將導管畫全,請將裝置圖補充完整。
⑵實驗中他們?nèi)?.4g銅片和12mL 18mol·L-1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直到反應完畢,最后發(fā)現(xiàn)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學生根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請寫出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銅片完全溶解?你認為原因是 。
③下列試劑中能夠證明反應結(jié)束后的燒瓶中確有余酸的是 (填寫字母編號)
A.鐵粉 B.BaCl2溶液 C.銀粉 D.Na2CO3溶液
(3)為了測定余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甲、乙兩位同學進行了如下設計:
①甲同學設計方案是:
先測定銅與濃硫酸反應產(chǎn)生的SO2的量,再計算余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他認為測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很多種,請問下列實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填寫字母編號)
A:將裝置A產(chǎn)生的氣體緩緩通過預先稱量過的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結(jié)束反應后再次稱量
B:將裝置A產(chǎn)生的氣體緩緩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沉淀
C:用排水法測定裝置A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已折算成標準狀況)
D:將裝置A產(chǎn)生的氣體緩緩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預先除去了溶解O2),反應完全后,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沉淀(隔絕空氣條件下)
②乙同學設計的方案是:
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取20mL于錐形瓶中,滴加2~3滴甲基橙指示劑,用標準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滴定(已知:Cu(OH)2開始沉淀的pH約為5),通過測定出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來求余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假定反應前后燒瓶中溶液體積不變,你認為乙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填能或否),其理由是 。
(4)請你再設計一個可行的實驗方案來測定余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簡要寫出操作步驟及需要測定的數(shù)據(jù),并寫出相應的計算式。
(1)略;(2)①Cu+2H2SO4(濃)=CuSO4+SO2↑+2H2O;②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被不斷消耗,生成水逐漸增多,濃硫酸逐漸變成稀硫酸,稀硫酸不能與銅反應。③AD(3)①A、B、C;②否。其理由是:水溶液中Cu2+呈藍色,導致無法通過溶液顏色變化判斷滴定終點。
(4)參考方案一:反應結(jié)束后將燒瓶中的銅片取出,洗凈、烘干,稱量的剩余銅的質(zhì)量為mg。計算式為:c={[0.216-(6.4-m)÷32]÷0.012}mol/L。
參考方案二:反應結(jié)束后將燒瓶中的銅片取出,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過濾出沉淀,洗滌、干燥稱量沉淀質(zhì)量為mg。計算式為:
c=[(2m÷233-0.216)÷0.012]mol/L.
參考方案三:反應結(jié)束后,將燒瓶中銅片取出,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過濾出沉淀,洗滌、干燥后稱量沉淀質(zhì)量為mg.計算式為:
c=[(0.216-m÷49)÷0.012]mol/L
:本題取之于教材中證明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并證明產(chǎn)物之一是SO2的實驗,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加工、擴展形成的一道獨具特色的研究性試題,符合目前考試趨勢和命題方向,通過該題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實驗方案檢查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科學態(tài)度。該設計整體思路是由簡單逐漸加深,使學生的思維逐步提高,最后達到高考所要求的能力水平。第一層次:考查氣體的收集方法,收集有毒氣體時只能在密閉條件下進行,并且用排空氣發(fā)收集,根據(jù)SO2的物理性質(zhì)可以知道,應用向上排空氣法進行收集,并且尾氣要用氫氧化鈉吸收,按此,可補充完整裝置圖,但要注意的是可能出現(xiàn)的漏答情況。第二層次:要求寫出濃硫酸與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2H2SO4(濃)=CuSO4+SO2↑+2H2O,本反應中有水生成,濃硫酸不斷消耗,因此,硫酸濃度會不斷降低,當變成稀硫酸時,銅就不能再繼續(xù)反應。即稀硫酸不能與銅反應。第三層次:判斷檢驗方案是否正確,該題給出四個檢驗方案,逐個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結(jié)論,對A方案中沒有除去水蒸氣,故該方案不可行;B方案中雖然SO2能被氧化成SO42- :2MnO4—+5SO2+2H2O=Mn2++SO42—+4H+,但酸化時加入的是H2SO4,產(chǎn)生的白色沉淀是由兩部分得來,沒有辦法計算SO2是多少,故該方案也不可行;C方案用滴定方案看起來可行的,但滴定終點需要通過溶液的顏色變化判斷,該溶液呈蘭色,無法通過顏色變化確定滴定終點,故也不可行;只有D方案在題設條件下是可行的,但操作仍然比較困難。因此,出題者把更好的實驗方案留給了學生自己來發(fā)揮,即第(4)問,我們可以從測定銅片質(zhì)量變化、測剩余在反應器中的SO42—、測生成的Cu2+的物質(zhì)的量等方面進行設計。具體參考答案如下: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
△ |
| ||
△ |
淀粉酶 |
酒化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 ||
△ |
| ||
△ |
淀粉酶 |
酒化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05-2006學年江蘇省徐州市高一(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