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硫酸銅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銅和氣體,加熱溫度不同,氣體成分也不同.氣體成分可能含SO2、SO3和O2中的一種、兩種或三種.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通過設計探究性實驗,測定反應產(chǎn)生的SO2、SO3和O2的物質的量,并計算確定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從而確定CuSO4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實驗用到的儀器如圖所示:

【提出猜想】
Ⅰ.所得氣體的成分可能只含SO3一種;
Ⅱ.所得氣體的成分可能含有SO2、O2兩種;
Ⅲ.所得氣體的成分可能含有SO3、SO2、O2三種.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過程略.
已知實驗結束時,硫酸銅完全分解.
(1)請你組裝探究實驗的裝置,按從左至右的方向,各儀器接口的連接順序為:①→⑨→⑩→⑥→⑤→③→④→⑧→⑦→②(填接口序號).
(2)若實驗結束時B中量筒沒有收集到水,則證明猜想Ⅰ正確.
(3)有兩個實驗小組進行該實驗,由于加熱時的溫度不同,實驗結束后測得相關數(shù)據(jù)也不同,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小組稱取CuSO4的質量/g裝置C增加的質量/g量筒中水的體積折算成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mL
6.42.56448
6.42.56224
請通過計算,推斷出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的實驗條件下CuSO4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第一小組:2CuSO4$\frac{\underline{\;\;△\;\;}}{\;}$2CuO+2SO2↑+O2↑;
第二小組:4CuSO4$\frac{\underline{\;\;△\;\;}}{\;}$4CuO+2SO2↑+2SO3↑+O2↑.

分析 【提出猜想】
猜想Ⅱ.如果有氧氣生成,則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則生成的另一種氣體應該是SO2;
猜想Ⅲ.硫酸銅受熱分解所得氣體的成分可能含有SO3、SO2、O2;
(1)實驗時,根據(jù)反應裝置、洗氣裝置、干燥裝置、收集裝置進行排序;
(2)若實驗結束時裝置B中量筒沒有收集到水,說明生成的氣體完全被吸收;
(3)c裝置吸收的是SO2,E裝置中收集的氣體是O2,根據(jù)轉移電子配平方程式,
實驗一中n(CuSO4)=$\frac{6.4g}{160g/mol}$=0.04mol,n(SO2)=$\frac{2.56g}{64g/mol}$=0.04mol、n(O2)=$\frac{0.448L}{22.4L/mol}$=0.02mol,
根據(jù)轉移電子守恒知,硫酸銅分解生成n(SO2)=$\frac{0.02mol×4}{2}$=0.04mol,所以該反應中沒有SO3生成,
實驗二中n(CuSO4)=$\frac{6.4g}{160g/mol}$=0.04mol,n(SO2)=$\frac{3.84g}{64g/mol}$=0.06mol,n(O2)=$\frac{0.224L}{22.4L/mol}$=0.01mol,
根據(jù)轉移電子守恒知,硫酸銅分解生成n(SO2)=$\frac{0.01mol×4}{2}$=0.02mol<0.06mol,所以生成的氣體中含有SO3

解答 解:【提出猜想】
猜想Ⅱ.如果有氧氣生成,則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中有電子轉移,所以是氧化還原反應,則生成的另一種氣體應該是SO2,因為硫酸和SO3中S元素化合價相同,所以只能是SO2
猜想Ⅲ.硫酸銅受熱分解所得氣體的成分可能含有SO3、SO2、O2,
故答案為:SO2、O2;SO3、SO2、O2;
(1)實驗時,根據(jù)反應裝置、洗氣裝置、干燥裝置、收集裝置進行排序,A是制取氣體、B是量取生成氧氣體積、C是吸收二氧化硫、D是干燥氧氣、E是排水法收集氧氣、F吸收三氧化硫,
其實驗先后順序是制取氣體、除去三氧化硫、吸收水分、吸收二氧化硫、吸收二氧化硫、干燥氧氣、收集氧氣,所以其排列順序為①→⑨→⑩→⑥→⑤→③→④→⑧→⑦→②,
故答案為:③;④;⑧;⑦;
(2)若實驗結束時裝置B中量筒沒有收集到水,說明生成的氣體完全被吸收,因為生成二氧化硫時一定生成氧氣,氧氣不能被吸收,所以生成的氣體只能是三氧化硫,所以I是正確的,故選I,
故答案為:Ⅰ;
(3)c裝置吸收的是SO2,E裝置中收集的氣體是O2
實驗一中n(CuSO4)=$\frac{6.4g}{160g/mol}$=0.04mol,n(SO2)=$\frac{2.56g}{64g/mol}$=0.04mol、n(O2)=$\frac{0.448L}{22.4L/mol}$=0.02mol,
根據(jù)轉移電子守恒知,硫酸銅分解生成n(SO2)=$\frac{0.02mol×4}{2}$=0.04mol,所以該反應中沒有SO3生成,再結合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為2CuSO4$\frac{\underline{\;\;△\;\;}}{\;}$2CuO+2SO2↑+O2↑;
實驗二中n(CuSO4)=$\frac{6.4g}{160g/mol}$=0.04mol,n(SO2)=$\frac{3.84g}{64g/mol}$=0.06mol,n(O2)=$\frac{0.224L}{22.4L/mol}$=0.01mol,
根據(jù)轉移電子守恒知,硫酸銅分解生成n(SO2)=$\frac{0.01mol×4}{2}$=0.02mol<0.06mol,所以生成的氣體中含有SO3,根據(jù)SO3+2NaHSO3=Na2SO4+2SO2+H2O知,生成n(SO3)=$\frac{0.06mol-0.02mol}{2}$=0.02mol,所以n(SO2):n(SO3):n(O2)=0.02mol:0.02mol:0.01mol=2:2:1,根據(jù)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得4CuSO4$\frac{\underline{\;\;△\;\;}}{\;}$4CuO+2SO2↑+2SO3↑+O2↑,
故答案為:2CuSO4$\frac{\underline{\;\;△\;\;}}{\;}$2CuO+2SO2↑+O2↑;4CuSO4$\frac{\underline{\;\;△\;\;}}{\;}$4CuO+2SO2↑+2SO3↑+O2↑.

點評 本題考查性質實驗方案設計,側重考查學生實驗操作、分析問題、解答問題能力,明確實驗原理是解本題關鍵,知道實驗儀器連接順序,知道各個儀器中試劑的作用,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如皋市高三上學期質量調研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通過乙醇制取氫氣通常有如下兩條途徑:

a.CH3CH2OH(g)+H2O(g)=4H2(g)+2CO(g) ΔH1=+256.6 kJ·mol-1

b.2CH3CH2OH(g)+O2(g)=6H2(g)+4CO(g) ΔH2=+27.6 kJ·mol-1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a的反應溫度,乙醇的轉化率增大

B.由b可知:乙醇的燃燒熱為13.8 kJ·mol-1

C.2H2(g)+O2(g)=2H2O(g) ΔH=+485.6 kJ·mol-1

D.制取等量的氫氣,途徑b消耗的能量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W、R、X、Y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Y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之和等于0,L層上電子數(shù)是M層上電子數(shù)的2倍;在常溫常壓下,W和R組成的化合物有多種,其中兩種化合物能相互轉化,但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這4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R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的2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屬性順序為R>Y>W(wǎng)
B.R與其他三種元素均能形成共價化合物
C.簡單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順序為R>W(wǎng)>Y
D.原子半徑次序為W>R>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下列元素中,其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 。
A.OB.FC.SD.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常溫下,在1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Cl溶液,溶液的pH逐漸降低,此時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變化如圖所示(CO2因逸出未畫出,忽略因氣體逸出引起的溶液體積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溶液的pH=7時,溶液的總體積為20mL(若忽略溶液混合后體積的變化)
B.在0.1mol/L 的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OH-)+c(HCO3-
C.在A點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c(H+)>c(OH-
D.在B點所示的溶液中,濃度最大的陽離子是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下列依據(jù)實驗操作及其實驗現(xiàn)象所得出的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
ANH4HSO3受熱分解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通入Ba(NO32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沉淀為BaSO4
B濃度均為0.1mol•L-1Zn2+和Cu2+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Na2S溶液產(chǎn)生黑色沉淀Ksp(CuS)<Ksp(ZnS)
C2mLpH=3的鹽酸和2mLpH=3醋酸,同時分別加入足量相同的鋅粉反應速率不同較快的為鹽酸
D待測液X中加入KSCN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加入H2O2酸性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X中含F(xiàn)e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海水的綜合利用包括很多方面,下圖是從海水中通過一系列工藝流程提取產(chǎn)品的流程圖.

海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a2+、Cl-、Br-、SO42-、HCO3-等離子.
已知:MgCl2•6H2O受熱生成Mg(OH)Cl和HCl氣體等.回答下列問題:
(1)海水pH約為8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海水含上述離子中的HCO3-
(2)除去粗鹽溶液中的雜質(Mg2+、SO42-、Ca2+),加入藥品的順序可以為①②④③.
①NaOH溶液       ②BaCl2溶液        ③過濾后加鹽酸       ④Na2CO3溶液
(3)過程②中由MgCl2•6H2O制得無水MgCl2,應如何操作在HCl氣流中脫水,抑制氯化鎂水解,加熱至恒重.
(4)從能量角度來看,氯堿工業(yè)中的電解飽和食鹽水是一個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采用石墨陽極,不銹鋼陰極電解熔融的氯化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frac{\underline{\;通電\;}}{\;}$Mg+Cl2↑;電解時,若有少量水存在會造成產(chǎn)品鎂的消耗,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2H2O=Mg(OH)2↓+H2↑.
(5)從第③步到第④步的目的是濃縮富集溴.采用“空氣吹出法”從濃海水中吹出Br2,并用SO2吸收.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r2+SO2+2H2O=H2SO4+2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1)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離子濃度符合c(H+)•c(OH-)=1×10-20的溶液,其pH為4或10,此時水的電離受到抑制.
(2)已知:2NO2(g)═N2O4(g)△H=-57.20kJ•mol-1.一定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反應2NO2(g)═N2O4(g)達到平衡.其他條件不變時,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轉化率的是BC(填字母).
A.減小NO2的濃度       B.降低溫度  C.增加NO2的濃度   D.升高溫度
(3)在某溫度下,H2O的離子積常數(shù)為1×10-13 mol2•L-2,則該溫度下:
①0.01mol•L-1NaOH溶液的pH=11;
②100mL 0.1mol•L-1H2SO4溶液與100mL 0.4mol•L-1的KOH溶液混合后,pH=12.
(4)已知一溶液有4種離子:X+、Y-、H+、OH-,下列分析結果肯定錯誤的是C.
A.c(Y-)>c(X+)>c(H+)>c(OH-)     B.c(X+)>c(Y-)>c(OH-)>c(H+
C.c(H+)>c(Y-)>c(X+)>c(OH-)    D.c(OH-)>c(X+)>c(H+)>c(Y-
(5)在25℃下,將a mol•L-1的氨水與0.01mol•L-1的鹽酸等體積混合,反應時溶液中c(NH${\;}_{4}^{+}$)=c(Cl-).則溶液顯中(填“酸”“堿”或“中”)性;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NH3•H2O的電離常數(shù)Kb=$\frac{1{0}^{-9}}{a-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電導率是衡量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據(jù)溶液電導率變化可以確定滴定反應的終點.右圖是某同學用0.1mol/L KOH溶液分別滴定體積均為20mL、濃度均為0.1mol/L的HCl和CH3COOH溶液滴定曲線示意圖(混合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下列有關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曲線①代表0.1 mol/L K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線,曲線②代表0.1 mol/L KOH溶液滴定HCl溶液的滴定曲線
B.在相同溫度下,C點水電離的c(H+)大于A點水電離的c(H+
C.在A點的溶液中有:c(CH3COO-)+c(OH-)-c(H+)=0.05 mol/L
D.在B點的溶液中有:c(K+)>c(OH-)>c(CH3COO-)>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