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1.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目的實驗方案
A.比較Mg、Al的金屬性將去除氧化膜的鎂條、鋁片分別放入沸水中
B.鑒別MgCl2和 AlCl3溶液將過量稀氨水分別滴入MgCl2和 AlCl3溶液中
C.證明苯環(huán)對羥基活性的影響分別向苯和苯酚溶液中滴加飽和溴水
D.比較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將不同濃度的KMnO4溶液、稀H2SO4與同濃度的H2C2O4溶液混合
A.AB.BC.CD.D

分析 A.通過反應劇烈程度、快慢判斷Mg、Al的金屬性強弱;
B.氯化鎂、氯化鋁都與氨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C.苯酚中的苯環(huán)H原子與濃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證明羥基對苯環(huán)的影響;
D.應該將不同濃度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入體積和濃度都相同的草酸.

解答 解:A.將去除氧化膜的鎂條、鋁片分別放入沸水中,Mg與水緩慢反應,Al不與水反應,證明Mg的金屬性較強,故A正確;
B.將過量稀氨水分別滴入MgCl2和AlCl3溶液中,二者都生成白色沉淀,無法鑒別MgCl2和 AlCl3溶液,故B錯誤;
C.分別向苯和苯酚溶液中滴加飽和溴水,苯酚能夠能夠與溴水反應,證明羥基對苯環(huán)產(chǎn)生影響,無法證明苯環(huán)對羥基活性的影響,故C錯誤;
D.比較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時,草酸溶液的濃度和體積必須相同,否則無法達到實驗目的,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為高頻考點,涉及有機物結構與性質(zhì)、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物質(zhì)鑒別、金屬性強弱比較等,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實驗操作、反應原理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族
周期
ⅠA0
1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3
(1)元素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A族.
(2)④和⑤兩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較弱的是H2SO4(填化學式),②和④兩種元素中,原子半徑較大的是Al(填元素符號).
(3)元素①的氫氧化物與元素⑤的單質(zhì)在常溫下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OH+Cl2═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不飽和酯類化合物在藥物、涂料等應用廣泛.
(1)下列有關化合物I的說法,正確的是ac.

a.遇FeCl3溶液可能顯紫色
b.可發(fā)生酯化反應和銀鏡反應
c.能與溴發(fā)生取代和加成反應
d. 1mol化合物I最多能與2molNaOH反應
(2)下列反應是一種由烯烴直接制備不飽和酯的新方法:
化合物Ⅱ的分子式為C9H10,1mol化合物Ⅱ能與4molH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飽和烴類化合物.化合物Ⅱ分子中最多有17個原子共平面.
(3)化合物Ⅱ可由芳香族化合物Ⅲ或Ⅳ分別通過消去反應獲得,但只有Ⅲ能與Na反應產(chǎn)生H2,Ⅲ的結構簡式為(寫1種);由Ⅳ生成Ⅱ的反應條件為NaOH醇溶液、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中國古代利用明礬溶液的酸性清除銅鏡表面的銅銹
B.古代做衣服的主要原料麻,其主要成分可表示為(C6H12O6n
C.稀豆?jié){、硅酸、氯化鐵溶液均為膠體
D.食鹽中含適量的碘酸鉀,食用后可有效地抗核輻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次硫酸氫鈉甲醛(NaHSO2•HCHO•2H2O)在印染、醫(yī)藥以及原子能工業(yè)中應用廣泛.某化學興趣小組以NaHSO3、HCHO、濃硫酸和鋅粉為原料制備次硫酸氫鈉甲醛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利用裝置A制備SO2
步驟2:在三頸燒瓶中(裝置如圖所示)加入一定量NaHSO3和水,攪拌溶解,打開分液漏斗活塞,
緩慢通入SO2,至溶液pH約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驟3:將裝置B中導氣管換成橡皮塞.向燒瓶中加入稍過量的鋅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應約3h,冷卻至室溫,抽濾.
步驟4:將濾液真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
(1)儀器a名稱是圓底燒瓶.檢查A裝置氣密性良好的方法是用止水夾夾住A、B間的橡膠管,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向燒瓶中加水,水不再流下.
(2)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裝置C的作用是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4)①步驟3中,反應生成的Zn(OH)2會覆蓋在鋅粉表面阻止反應進行,防止該現(xiàn)象發(fā)生的措施是
快速攪拌.
②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5)次硫酸氫鈉甲醛具有強還原性,且在120℃以上發(fā)生分解.步驟3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發(fā)濃縮的原因是防止產(chǎn)物被空氣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嫦娥一號”需完成的四大科學目標之一是探測下列14種元素K、Th、U、O、Si、Mg、Al、Ca、Fe、Ti、Na、Cr、Cd在月球的含量和分布,其中屬于短周期元索的有( �。�
A.4種B.5種C.6種D.7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已知2H2+O2_2H2O,關于該反應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
B.參加反應的氫氣和氧氣的總能量高于反應生成的水的總能量
C.該反應是一個吸熱反應
D.參加反應的氫氣和氧氣的總能量高于反應生成的水的總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某溫度下,體積相同、pH相同的鹽酸和氯化銨溶液分別稀釋.平衡時的pH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曲線Ⅱ?qū)然@溶液
B.與等濃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應時曲線Ⅰ對應的溶液消耗NaOH溶液體積大
C.b點比c點水的電離程度大
D.c、d兩點的離子積常數(shù)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A、B、C、D、E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布在三個不同周期.X、Y、Z、W為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為二元化合物且為強電解質(zhì),W的水溶液呈堿性,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離子半徑:C+>D3+>B2-
B.C的單質(zhì)的熔點低于D的單質(zhì)的熔點
C.電解C、E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可生成C、E對應的單質(zhì)
D.由A、B、E形成的化合物都含有共價鍵,溶液都呈強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