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標準 | 酸性氧化物 | 非電解質(zhì) | |
屬于該類的物質(zhì) | ⑦ |
分析 (1)只能和堿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為酸性氧化物;
分散質(zhì)粒子介于1-100nm之間的分散系為膠體;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均不能導(dǎo)電的化合物為非電解質(zhì).
(2)發(fā)生離子反應(yīng)為H++OH-=H2O的反應(yīng)為強酸和強堿反應(yīng)生成可溶性鹽和水的反應(yīng).
(3)溶液無丁達爾效應(yīng),膠體有.
解答 解:(1)只能和堿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為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shù)為酸性氧化物,故④CO2為酸性氧化物;
分散質(zhì)粒子介于1-100nm之間的分散系為膠體,⑦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液體為膠體;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均不能導(dǎo)電的化合物為非電解質(zhì),常見的非電解質(zhì)有乙醇、蔗糖、非金屬氧化物和氨氣等,故③CH4 ④CO2為非電解質(zhì).
故答案為:
膠體 | |||
屬于該類的物質(zhì) | ④ | ③④ |
點評 本題考查了酸性氧化物、膠體和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的概念以及溶液和膠體的辨別,難度不大,應(yīng)注意的是溶液和膠體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分散系粒子直徑大小,而不是丁達爾效應(yīng).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 |
B. | NH4Cl、HNO3和Na2CO3受熱時都易分解 | |
C. | NH3和NO2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 | |
D. | 圖中所涉及的反應(yīng)均為氧化還原反應(yīn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下,1 L 0.1 mol/L的NH4NO3溶液中氫原子總數(shù)為0.4NA | |
B. | 0.5 mol 甲基中電子數(shù)為5NA | |
C. | 在反應(yīng)3Br2+3CO32-=5Br-+BrO3-+3CO2↑中,每生成3 mol CO2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5NA | |
D. | 常溫常壓下,22.4 L N2H4中N-H鍵數(shù)為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實驗序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M(粉末樣品)/g | 0.90 | 1.80 | 3.60 | 7.20 |
M(反應(yīng)后剩余固體)/g | 0 | 0.64 | 2.48 | 6.0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實驗操作 | 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
A | 將干燥純凈的氯氣通入裝有濕潤的紅色紙條的試劑瓶中 | 紙條褪色 | 氯氣有漂白性 |
B | 將一定量的濃硫酸加入蔗糖 | 固體變黑膨脹 | 濃硫酸有吸水性和強氧化性 |
C | 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氣體 | KMnO4溶液褪色 | SO2有還原性 |
D | 金屬鈉投入CuSO4溶液 | 析出紅色固體 | 鈉的金屬性比銅強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