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化工生產(chǎn),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
已知:CH3OH(l)+O2(g)= CO(g)+2H2O(g) △H1= -443.64 kJ·mol-1
2CO(g)+ O2(g)= 2CO2(g) △H2=-566.0kJ·mol-1
下列說法或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CO的燃燒熱為566.0 kJ·mol-1
B.2 mol CO和1 mol O2的總能量比2 mol CO2的總能量低
C.完全燃燒20g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放出的熱量為908.3 kJ
D.2CH3OH(l)+ 3O2(g) = 2CO2(g)+ 4H2O(g) △H = -1453.28 kJ·mol-1
D
【解析】
試題分析:A、燃燒熱是在一定條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則根據(jù)方程式2CO(g)+ O2(g)= 2CO2(g) △H2=-566.0kJ·mol-1可知CO的燃燒熱為283.0 kJ·mol-1,A錯誤;B、CO燃燒是放熱反應,則2molCO和1molO2的總能量比2molCO2的總能量高,B錯誤;C、20g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是20g÷32g/mol=0.625mol,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放出的熱量為443.64 kJ·mol-1×0.625mol=277.3kJ,C錯誤;D、已知:① CH3OH(l)+O2(g)= CO(g)+2H2O(g) △H1= -443.64 kJ·mol-1,②2CO(g)+ O2(g)= 2CO2(g) △H2=-566.0kJ·mol-1,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①×2+②即可得到2CH3OH(l)+ 3O2(g) = 2CO2(g)+ 4H2O(g) △H=-1453.28 kJ·mol-1,D正確,答案選D。
考點:考查反應熱的有關應用、計算與判斷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1分)過氧化鈉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它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在潛水艇中用作制氧劑,供人類呼吸之用.它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某學生為了驗證這一實驗,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鹽酸和1.95g過氧化鈉樣品為原料,制取O2,設計出如下實驗裝置:
(1)A中制取CO2 的裝置,應從下列圖①和②中選哪個圖:
B裝置的作用是 ,C裝置內(nèi)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為了檢驗E中收集到的氣體,在取出集氣瓶后,用 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nèi),木條會出現(xiàn) 。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現(xiàn)出現(xiàn)輕微白色渾濁,請說明原因: 。
(3)反應完畢時,若測得E中的集氣瓶收集到的氣體250毫升,又知氧氣的密度為1.43克/升,當裝置的氣密性良好的情況下,實際收集到的氧氣體積比理論計算值 (偏大或偏小),相差約 毫升(取整數(shù)值,所用數(shù)據(jù)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這可能是由于 。
(4)你認為上述A---E的實驗裝置中,E部分是否安全、合理?
E是否需要改進,若需要改進,應改為下圖中的 (填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甘肅省天水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足量的CO2不斷通入NaOH、Ba(OH)2、Na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與通入CO2的量的關系可表示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寧夏銀川市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數(shù)目為0.5NA
B.0.1mol丙烯酸中含有雙鍵的數(shù)目為0.1NA
C.1.6g由氧氣和臭氧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數(shù)目為0.1NA
D.在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中,每生成0.1mol氧氣,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岳陽市高三教學質(zhì)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強氧化性漂白劑,廣泛用于紡織、印染和食品工業(yè)。它在堿性環(huán)境中穩(wěn)定存在。某同學查閱資料后設計生產(chǎn)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1)雙氧水的電子式為 ;Ⅰ中發(fā)生反應的還原劑是 (填化學式)。
(2)Ⅱ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3)ClO2是一種高效水處理劑,可用亞氯酸鈉和稀鹽酸為原料制備。
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研究表明:若反應開始時鹽酸濃度越大,則氣體產(chǎn)物中Cl2的含量越大,運用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分析,其原因是 。
(4)NaClO2變質(zhì)可分解為NaClO3和NaCl。取等質(zhì)量變質(zhì)前后的NaClO2試樣均配成溶液,分別與足量FeSO4溶液反應時,消耗Fe2+的物質(zhì)的量 (填“相同”、“不相同”或“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岳陽市高三教學質(zhì)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圖中的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
實驗 方案 | ||||
實驗 目的 | 驗證FeCl3對H2O2分解反應有催化作用 | 制備Fe(OH)2并能較長時間觀察其顏色 | 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SO2 | 比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強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岳陽市高三教學質(zhì)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了“讓生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好”,下列選項中的做法全部正確的是
①合理開發(fā)利用可燃冰 ②全面關;て髽I(yè)
③研發(fā)易降解的生物農(nóng)藥 ④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高三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 L Cl2通入含0.5molFeBr2的溶液中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1.5NA
B.0.1 mol·L-1的AlCl3溶液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所得產(chǎn)物中含AlO2-為0.1NA
C.足量Zn與濃硫酸共熱可生成標準狀況下的氣體2.24 L,則參加反應的硫酸為0.4 NA
D.常溫常壓下,5.6g環(huán)丙烷和聚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一輪復習基礎知識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離子在常溫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0的無色溶液中:Cl-、Na+、SO42-、Fe2+
B.在c(H+)/c( OH-) =1012的溶液中:NH4+、NO3-、K+、Cl-
C.加入鋁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NO3-、Cl-
D.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Al3+、SCN-、B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