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乙烯推測丙烯(CH3CH=CH2)的結(jié)構(gòu)或性質(zhì)正確的是

A.分子中3個碳原子在同一直線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能發(fā)生加聚反應

D. 與氯化氫加成只生成一種產(chǎn)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如圖所示圖像,寫出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并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過程①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過程②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與Q1的關系:Q______Q1(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甲酸溶液中含有甲醛,用下列方法可以證明的是    (     )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氫氧化銅并加熱煮沸,有磚紅色的沉淀

B.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充分反應后的溶液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C.將試液進行酯化反應后的混合液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D.加入足量氫氧化鈉后,蒸餾出的氣體通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有磚紅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純鋅片和純銅片按下圖所示方式插入同濃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時間,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兩燒杯中銅片表面均無氣泡產(chǎn)生

B.甲中銅片是正極,乙中銅片是負極

C.兩燒杯中溶液的酸性均減弱

D.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利用如右圖裝置進行中和熱的測定。

回答下列問題:①如圖裝置中,為了酸堿能更充分地反應,應該增加一個                (填玻璃儀器名稱);大燒杯上沒有蓋上硬紙板,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將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②在操作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熱測定的準確性的關鍵是      ( 填代號)

A.進行實驗時的氣溫

B.裝置的保溫隔熱效果

C.實驗所用酸堿溶液的體積

③如果用0.5 mol/L的鹽酸和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實驗,則實驗中所測出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將

                                             (填“偏大”、“偏小”、“不變”);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柑橘中煉制萜二烯,下列有關它的推測,正確的是   

A.它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常溫下為液態(tài),難溶于水

C.分子式為C10H16

D.與過量的溴的CCl4溶液反應后產(chǎn)物如右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中一定互為同系物的是

①C2H4   ②C3H6   ③CH3-CH=CH2   ④CH2=CH-CH=CH2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鐵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剩余的固體中必有鐵

B.飽和FeCl3溶液在20℃時呈現(xiàn)棕黃色,100℃呈現(xiàn)紅褐色,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來解釋

C.在c(H+)/c(OH)= l012 溶液中  N a+、I、NO3、SO42不能大量共存

D.在原電池裝置中,電子從負極流出,沿導線流入正極,經(jīng)溶液或鹽橋回到負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一淺綠色溶液,置于空氣中,變黃色。將此黃色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形成一種紅褐色膠體,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該淺綠色溶液中含有Fe2,在空氣中被氧化為Fe3

B.欲檢驗該黃色溶液中是否含有未被氧化的Fe2,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

C.配制該淺綠色溶液,要向其中加少量酸與鐵粉,目的是為了防止Fe2的水解與氧化

D.欲檢驗淺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滴入KSCN溶液,看是否變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