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在化學學習中,往往用同一個圖象可以表示不同的規(guī)律.下列選項中的量之間存在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①將鎂條投入盛有鹽酸的敞口容器中,產生氫氣的速率
②恒溫下,反應A(g)+B(g) C(g)+D(g)△H>0,平衡常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③反應3H2+N2 2NH3,氫氣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
A、①B、①②C、②③D、③
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專題:
分析:①鎂條與鹽酸反應放熱,隨反應進行,鹽酸濃度降低;
②溫度不變,K不變;
③在反應3H2+N2?2NH3中,反應條件不變,轉化率也不變,據(jù)此分析.
解答: 解:①鎂條與鹽酸反應放熱,溶液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隨反應進行,鹽酸濃度降低,反應速率減慢,故①正確;
②溫度不變,K不變,故②錯誤;
③在反應3H2+N2?2NH3中,反應條件不變,轉化率也不變,故③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常數(shù)、轉化率以及反應速率圖象問題,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只用一種試劑,便能把濃度均為1mol/L的Na2SO3、Na2SO4、Na2CO3、Na2S、Na2SiO3五種溶液區(qū)別開來的是(  )
A、CaCl2溶液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稀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 mol H2和b mol H2O中所含的原子個數(shù)相等,則a:b的值為( 。
A、1:1B、1:3
C、3:2D、任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993年我國學者和美國科學家首先合成了兩種大分子的烴C1134H1146和C1398H1278,在合成相對分子質量為2000~5000,并且具有確定結構的有機化合物這個新的研究領域中處于領先地位.C1134H1146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
A、常溫下呈液態(tài)
B、性質穩(wěn)定,不易被氧化
C、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D、有極高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們對苯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1)1834年,德國化學家米希爾里希通過蒸餾安息香酸()和堿石灰的混合物得到液體,命名為苯.寫出苯甲酸鈉與堿石灰共熱生成苯的化學方程式:
 
.(已知:CH3COONa+NaOH
CaO
Na2CO3+CH4↑)
(2)由于苯的含碳量與乙炔相同,人們認為它是一種不飽和烴,寫出C6H6的一種含三鍵且無支鏈鏈烴的結構簡式: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苯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溴發(fā)生取代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1866年凱庫勒提出了苯的單、雙鍵交替的正六邊形平面結構,解釋了苯的部分性質,但還有一些問題尚未解決,它不能解釋的下列事實是
 
(填字母).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b.苯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 c.溴苯沒有同分異構體d.鄰二溴苯只有一種
(4)現(xiàn)代化學認為,苯分子中碳碳之間的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相同鈉塊分別投入下列溶液中,反應的劇烈程度最弱的是( 。
A、水
B、乙醇
C、0.1 mol?L-1的鹽酸
D、0.1 mol?L-1的NH4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構成地殼的元素中居第二位的是( 。
A、氧B、鐵C、鋁D、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兩種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數(shù)為x,則乙的原子序數(shù)不可能是( 。
A、x+2B、x+4
C、x+34D、x+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jù)要求,每小題各寫出一個化學方程式
(1)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
 

(2)是分解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
 

(3)是氧化還原反應又是置換反應的
 

(4)是復分解反應且有兩種沉淀生成的
 

(5)是復分解反應且有氣體和水生成的
 

(6)已知N2O5 是酸性氧化物,寫出其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7)已知BaO是堿性氧化物,寫出其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