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fonts/TeX/fontdata.js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在2L密閉容器內,800℃時反應:2NO(g)+O2(g)?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表:
時間(s)012345
n(NO)(mol)0.0200.0110.0080.0070.0070.007
(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c2NO2c2NOcO2
(2)如圖中表示NO2的變化的曲線是b.用O2表示從0~2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0.0015mol/(L•s)
(3)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c.
a.v(NO2)=2v(O2)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v(NO)=2v(O2)      d.容器內密度保持不變
(4)某同學查閱資料得知,該反應K300℃>K350℃;25℃時,生成1molNO2,熱量變化為56.4kJ.但是該同學由于疏忽,忘記注明“+”、“-”.根據題目信息,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NO(g)+O2(g)?2NO2(g)△H=-112.8kJ/mol.
(5)為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c.
a.及時分離除NO2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O2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

分析 (1)化學平衡常數,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都達到平衡時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據此書寫;
(2)由表中數據可知,平衡時c(NO)=0.007mol2=0.0035mol/L,由方程式2NO(g)+O2(g)?2NO2(g)可知,平衡時△c(NO):△c(O2):△c(NO2)=2:1:2,據此判斷表示NO2的濃度變化的曲線,
由圖中數據可知2s內,NO的濃度變化量為0.01mol/L-0.004mol/L=0.006mol/L,根據v=ct計算v(NO),再根據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計算v(O2);
(3)根據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解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fā)生變化,解題時要注意,選擇判斷的物理量,隨著反應的進行發(fā)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
(4)K(300℃)>K(350℃),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說明正反應是放熱反應,然后根據25℃時生成1molNO2放出熱量為56.4kJ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根據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與平衡的移動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可逆反應2NO(g)+O2(g)?2NO2(g)的平衡常數K=c2NO2c2NOcO2,
故答案為:c2NO2c2NOcO2
(2)由方程式2NO(g)+O2(g)?2NO2(g)可知,平衡時△c(NO):△c(O2):△c(NO2)=2:1:2,由表中數據可知,平衡時△c(NO)=0.02mol0.007mol2L=0.00625mol/L,曲線b平衡時的濃度為0.00625mol/L,故曲線b表示NO2的濃度變化;
由圖中數據可知2s內,NO的濃度變化量為0.01mol/L-0.004mol/L=0.006mol/L,故v(NO)=0.006mol/L2s=0.003mol/(L•s),根據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v(O2)=12v(NO)=12×0.003mol/(L•s)=0.0015mol/(L•s),
故答案為:b;0.0015mol/(L•s);
(3)a.未指明正逆速率,若都為同一方向速率,始終都存在v(NO2)=2v(O2)關系,故不能說明到達平衡,若為不同方向的速率,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說明到達平衡,故a錯誤;
b.隨反應進行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小,壓強增減小,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說明到達平衡,故b正確;
c.不同物質表示的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反應到達平衡,故v(NO)=2v(O2),說明到達平衡,故c正確;
d.反應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容器的體積不變,密度始終不變,故容器內物質的密度保持不變,不能說明到達平衡,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4)K(300℃)>K(350℃),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故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則25℃時生成1molNO2放出熱量為56.4kJ,生成2mol二氧化氮放出熱量為112.8kJ,所以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NO(g)+O2(g)?2NO2(g)△H=-112.8kJ/mol,
故答案為:2NO(g)+O2(g)?2NO2(g)△H=-112.8kJ/mol;
(5)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平衡向正反應移動,但反應速率降低,故a錯誤;
b.適當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應移動,故b錯誤;
c.增大O2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c正確;
d.選擇高效的催化劑,增大反應速率,不影響平衡移動,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平衡常數的表達式、化學反應速率計算、影響化學平衡的元素與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等知識,題目難度中等,注意平衡狀態(tài)判斷選擇判斷的物理量,應隨著反應的進行發(fā)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試題知識點較多、綜合性較強,充分考查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近年來全國各地長期被霧霾籠罩,霧霾顆粒中汽車尾氣占20%以上.已知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為NOx、CO、超細顆粒(PM2.5)等有害物質.目前,已研究出了多種消除汽車尾氣污染的方法.

(1)催化劑存在時用H2將NO還原為N2
圖1是一定條件下H2還原NO生成N2和1mol水蒸氣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2H2(g)+2NO(g)=N2(g)+2H2O (g)△H=2(E1-E2)kJ•mol-1.(△H用E1、E2、E3表示)
(2)工業(yè)上可采用CO和H2合成甲醇,發(fā)生反應為(I)CO(g)+2H2(g)═CH3OH(g)△H<0
在恒容密閉容器里按體積比為1:2充入一氧化碳和氫氣,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當改變反應的某一個…條件后,下列變化能說明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AC.
A.正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B.逆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C.化學平衡常數K值增大 
D.反應物的體積百分含量增大
E.混合氣體的密度減小 
F.氫氣的轉化率減小
(3)在汽車上安裝三元催化轉化器可實現反應:(Ⅱ)2NO(g)+2CO(g)?N2(g)+2CO2(g)△H<0.則該反應在低溫(填-高溫‖、-低溫‖或-任何溫度‖)下能自發(fā)進行.
(4)將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過兩種不同的催化劑進行反應
(Ⅱ)經過相同時間內測量逸出氣體中NO的含量,從而確定尾氣脫氮率(脫氮率即NO的轉化率),結果如圖2所示.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D
A.第②種催化劑比第①種催化劑脫氮率高
B.相同條件下,改變壓強對脫氮率沒有影響
C.曲線①、②最高點表示此時平衡轉化率最高
D.兩種催化劑分別適宜于55℃和75℃左右脫氮
(5)在某溫度下,2L密閉容器中充入NO、CO各0.4mol進行反應(Ⅱ),測得NO物質的量變化如圖3所示,5分鐘末反應達到平衡,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5.第6分鐘繼續(xù)加入0.2mol NO、0.2mol CO、0.2mol CO2和0.3mol N2,請在圖3中畫出到9分鐘末反應達到平衡NO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6)NOx是大氣污染物之一,科學家們在嘗試用更科學的方法將NOx脫氮轉化成無毒的N2,減少對大氣的污染.下列物質可能作為脫氮劑的是ABD
A.NH3 B.CH4  C.KMnO4  D.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5種原子核外共有85個電子,其中只有C元素原子次外層電子數為18,則B元素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化學探究小組為探究能與碳反應的濃硫酸的最低濃度,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所示組裝實驗裝置,在加人試劑前需進行的操作是檢驗裝置氣密性.
(2)向圓底燒瓶中加人20mL 18mol•L-1硫酸和足量炭粉并加熱,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2SO4(濃)_CO2↑+2SO2↑+2H2O.
(3)燒杯中盛有足量Na0H溶液,它吸收的物質是CO2、SO2(填化學式);利用倒扣漏斗而不是將導管直接插入溶液,是為了防倒吸.
(4)待燒瓶中反應基本結束,撤去酒精燈,利用余熱使反應完全.然后從活塞a處通人足量空氣,目的是SO2氣體全部進入燒杯中.該實驗裝置中使用長導管的目的是冷凝回流.
(5)將充分反應后的燒杯取下,向其中加人足量Ba(0H)2溶液和稀硝酸.再經過濾、洗滌、干燥后稱得硫酸鋇的質量為27.96g,則能與碳反應的硫酸的濃度最低是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在一個1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發(fā)生下列反應:2A(g)+B(g)?3C(g)+D(s),達到平衡時,C的濃度為1.2mol•L-1
(1)維持容器的溫度不變,若縮小容器的體積,則平衡不移動(填“向正反應方向”或“向逆反應方向”或“不”).
(2)維持容器的體積和溫度不變,按下列四種配比作為起始物質,達到平衡后,C的濃度仍是1.2mol•L-1的是BC.
A.4mol A+2mol B
B.3mol C+1mol D
C.2mol A+1mol B+1mol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榴石礦石可以看作由CaO、FeO、Fe2O3、Al2O3、SiO2組成.工業(yè)上對其進行綜合利用的流程如下:

(1)溶液Ⅰ中除了Ca2+外,還可能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有Fe2+、Fe3+、Al3+;
(2)步驟③中NaOH參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鼓入空氣并充分攪拌的目的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4Fe(OH)2+O2+2H2O=4Fe(OH)3;
(3)在工業(yè)生產中,步驟④通入過量CO2而不加入鹽酸的原因是使用二氧化碳可以避免鹽酸過量使氫氧化鋁溶解,同時二氧化碳容易制備價格便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下,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溶液中c(H+)將增大
B.常溫下,2NO(g)+2CO(g)═N2(g)+2CO2(g)能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H<0
C.因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顯中性,故兩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D.用CH3COOH溶液做導電實驗,燈泡很暗,一定能證明CH3COOH是弱電解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已知酸性條件下有如下反應:2Cu+═Cu2++Cu.由于反應溫度不同,用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可能產生Cu或Cu2O,兩者都是紅色固體.一同學對某次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所得的紅色固體產物作了驗證,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記錄如下:
加入
試劑
稀硫酸濃硫酸、加熱稀硝酸濃硝酸
實驗
現象
紅色固體和
藍色溶液
無色氣體無色氣體和
藍色溶液
紅棕色氣體
和藍色溶液
由此推出本次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的產物是( �。�
A.CuB.Cu2O
C.一定有Cu2O,可能有CuD.一定有Cu,可能有Cu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被稱為萬能還原劑的NaBH4(NaBH4中H為-1價)能溶于水并和水反應,NaBH4+2H2O═NaBO2+4H2↑,2Na+2H2O═2NaOH+H2↑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NaBH4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B.NaBH4是氧化劑,H2O是還原劑
C.等物質的量的NaBH4、Na分別與足量水反應,NaBH4生成的氧化產物比Na少
D.被氧化的元素與被還原的元素質量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