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硫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故不能用濃硫酸干燥
B.苯、溴水、鐵粉混合可制成溴苯
C.苯在一定條件下既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又能發(fā)生加成反應,但不能發(fā)生氧化反應
D.FeCl3溶液可以腐蝕線路板上的Cu,不能說明Cu的金屬活動性大于Fe

分析 A.二氧化硫與濃硫酸不反應;
B.苯與溴水不反應;
C.苯易取代、難加成、能氧化;
D.Cu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氯化銅.

解答 解:A.二氧化硫與濃硫酸不反應,則二氧化硫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能用濃硫酸干燥,故A錯誤;
B.苯與溴水不反應,利用苯、液溴、鐵粉混合可制成溴苯,故B錯誤;
C.苯易取代、難加成、能氧化,則苯的燃燒反應為氧化反應,故C錯誤;
D.Cu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氯化銅,不發(fā)生金屬單質的置換反應,不能說明Cu的金屬活動性大于Fe,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制備實驗、發(fā)生的反應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實驗評價性分析,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鈉、鋁和鐵是中學化學常見的金屬.請回答下列問題:
(1)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淡黃色的Na2O2(填Na2O或Na2O2).
(2)Al(OH)3能溶于強酸溶液或強堿溶液生成鹽和水,則Al(OH)3是一種兩性(填“酸性”、“堿性”或“兩性”)氫氧化物.
(3)鐵可以形成多種氧化物,其中磁性氧化鐵是C (填字母代號).
A.FeO             B. Fe2O3           C. 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X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現有廢銅(雜質為不溶于酸的物質及少量的X單質)來制備膽礬,同時得到副產物紅棕色氧化物X.有人設計了如下流程:

請根據上述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濾液I中加入H2O2后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2++2H++H2O2=2Fe3++2H2O;
(2)試劑a可選用的是BDE(填字母)
  A.氨水    B.Cu2(OH)2CO3   C.NaOH   D.Cu(OH)2   E.CuCO3
(3)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溶解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苯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苯分子中有3個C-C鍵和3個
B.苯分子中的碳碳鍵是一種介于C-C鍵和鍵之間的特殊的鍵
C.苯分子中的6個碳碳鍵不是完全相同的
D.苯分子具有鍵可以使溴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W、X、Y、Z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加,W元素的周期序數、族序數均相等,X、Y、Z的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6、2、6.下列說怯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Z>Y>X>W
B.Z單質在過量的X單質中燃燒生成ZX3
C.元素Y和W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D.元素W、X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價的代數和分別為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機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的是( �。�
A.CH2═CH2B.CH2═CH-CH═CH2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結果如圖1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有關滴定的操作可分解為如下幾步,并補充完整.
①用NaOH溶液潤洗滴定管.
②取NaOH溶液注入堿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
③調節(jié)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滿溶液④調節(jié)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記下讀數.⑤移取10.00mL鹽酸注入錐形瓶中,加入酚酞.⑥把錐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氫氧化鈉溶液滴定并記下讀數.
(2)若滴定前俯視滴定管讀數,滴定后平視刻度讀數,則會使氫氧化鈉濃度的測定結果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3)如用酚酞作指示劑,則滴定終點的實驗現象是最后一滴滴入后,錐形瓶中溶液恰好出現紅色,且半分鐘內紅色不褪去.
(4)c(HCl)=0.09 mol•L-1
(5)c(NaOH)=0.03 mol•L-1
(6)圖2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處的讀數是a,則滴定管中液體的體積(填代號)D.
A.是a mL        B.是(50-a)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mL
(7)常溫下,用0.01mol•L-1H2SO4溶液滴定0.01mol•L-1 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滴定到終點時少加一滴H2SO4(設1滴為0.05ml).則此時溶液的pH為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表是稀硫酸與金屬鎂反應的實驗數據:
實驗
序號
金屬質量/g金屬
狀態(tài)
c(H2SO4
/mol/L
V(H2SO4)/mL溶液溫度/℃金屬消失
的時間/s
反應前反應后
10.240.51002034500
20.24粉末0.5100203550
30.240.71002036250
40.240.81002035200
50.24粉末0.8100203625
60.241.01002035125
70.241.010035 5050
80.241.11002034100
90.241.1100304440
分析上述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4和5表明,固體反應物的表面積對反應速率有影響,表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規(guī)律的實驗還有1、2(填實驗序號);
(2)其中僅表明反應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產生影響是實驗2和實驗5(填實驗序號);
(3)本實驗中影響反應速率的其他因素還有反應溫度,能表明這一規(guī)律的分別是實驗6和實驗7或實驗8和實驗9;(填實驗序號);
(4)實驗中的所有反應,反應速率最快是實驗5(填實驗序號),該實驗中硫酸平均反應速率為0.004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一氯甲烷(CH3Cl)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溫下它是無色有毒氣體,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CCl4等.
(1)甲組同學在實驗室用如圖1所示裝置模擬催化法制備和收集一氯甲烷.

①無水ZnCl2為催化劑,a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OH+HCl=CH3Cl+H2O.如果實驗時a瓶加熱時間過長,最終在瓶底得到一種白色物質,該物質的化學式是Zn(OH)2或ZnO.
②裝置B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氯化氫氣體.
③收集到的CH3Cl氣體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產物用過量的V1mL、c1mol•L-1NaOH溶液充分吸收,以甲基橙作指示劑,用c2 mol•L-1鹽酸標準液對吸收液進行返滴定,最終消耗V2mL鹽酸.則所收集CH3Cl的物質的量為(c1V1-c2V2)×10-3mol.(已知:2CH3Cl+3O22CO2+2H2O+2HCl
(2)乙組同學選用甲組A、B裝置和如圖2所示的部分裝置檢驗CH3Cl中的氯元素.(已知:一鹵代烷一般要在加熱條件下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①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中,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B、F、D、G.
②通入一段時間的CH3Cl氣體,打開裝置D中分液漏斗的活塞,觀察實驗現象.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試劑是硝酸和硝酸銀.
③能證明CH3Cl中含有氯元素的實驗現象是F中無白色沉淀生成,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3)查閱資料可知:AgNO3的乙醇溶液可以檢驗CH3X中的鹵素原子.相關數據如表:
化學鍵C-ClC-Br
鍵能9kJ•mol-1330276
化合物AgClAgBr
Ksp1.8×10-105×10-13
①CH3X通入AgNO3的乙醇溶液中,除有沉淀生成外,還生成硝酸甲酯,請寫出硝酸甲酯的結構簡式:CH3ONO2
②將CH3Cl和CH3Br的混合氣體通入AgNO3的乙醇溶液中,先出現淡黃色沉淀.請依據表中數據解釋原因C-Br鍵的鍵能小,更容易斷裂,同時溴化銀的溶度積常數更小,溴化銀更容易形成沉淀.
③設計實驗證明Ksp(AgCl)>Kp(AgBr)向等濃度的氯化鈉和溴化鈉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先生成淺黃色沉淀,則證明Ksp(AgCl)>Kp(AgBr)(簡要說明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