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濃H2SO4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常溫下可使某些金屬鈍化
B、具有脫水性,故能作干燥劑
C、加熱條件下可與木炭反應,其氧化產(chǎn)物為CO2
D、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稀釋的時候應將濃硫酸緩緩加入水中并不斷攪拌
考點:濃硫酸的性質
專題:氧族元素
分析: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可與鐵、鋁發(fā)生鈍化反應,加熱條件下可與銅、碳等反應,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氣體,溶于水放熱,且具有腐蝕性,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A.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在常溫下可使鐵、鋁等金屬在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而鈍化,故A正確;
B.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故B錯誤;
C.具有強氧化性,在加熱條件下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C正確;
D.濃硫酸溶于水放熱,為防止在稀釋時酸液飛濺,應將濃硫酸緩緩加入水中并不斷攪拌,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濃硫酸的性質,為高考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基礎知識的綜合理解和運用的考查,注意把握濃硫酸的特性以及性質之間的區(qū)別,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基礎的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a克Fe2O3 、Al2O3 樣品溶解在過量的200mL c(H+)=0.1mol?L-1 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 剛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mL,則NaOH 溶液的濃度為(  )
A、0.1 mol?L-1
B、0.2 mol?L-1
C、0.4 mol?L-1
D、0.8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金屬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1)下列金屬制品中,利用金屬導電性的是
 
(填字母序號).

(2)鐵制品在沙漠地區(qū)不易銹蝕的原因是
 

(3)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鐵礦(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鐵)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30.4g 氧化銅和銅的混合物中加入50 mL 15 mol?L-1的硫酸,加熱使之完全溶解,將生成的藍色溶液稀釋至500 mL,此時向溶液中加入50 g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5.6 L,固體不溶物39.2 g,求:
(1)500 mL藍色溶液的pH值;(不考慮弱電解質的水解)
(2)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體積仍為500 mL)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shù).(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下列給定條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某溶液中:Ca2+、H+、Cl-、HSO3-
B、能使PH試紙呈紅色的溶液:Na+、NH4+、Fe2+、NO3-
C、Na2CO3溶液:K+、Fe3+、SO42-、NO3-
D、Kw/c(H+)=0.1mol/L的溶液:Na+、K+、S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中和滴定法測定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NaOH的質量分數(shù)時,可先在混合溶液中加過量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變成BaCO3沉淀,然后用標準鹽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劑).試回答: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為什么不會使BaCO3溶解從而能測定NaOH的含量
 

(2)為什么在滴定過程中要不斷振蕩錐形瓶?
 

(3)滴定終點時溶液顏色如何突變?
 

(4)能否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劑,測出的NaOH質量分數(shù)有何影響?
 

(5)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測混合溶液中NaOH的質量分數(shù)數(shù)值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鹽酸潤洗就直接注入標準鹽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無氣泡,滴定后有氣泡
D.讀取鹽酸體積時,開始時俯視讀數(shù),滴定結束時仰視讀數(shù)
(6)某學生根據(jù)3次實驗分別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
滴定
次數(shù)
待測混合溶液的體積/mL0.1000mol/L鹽酸的體積/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體積/mL
第一次25.000.0026.1126.11
第二次25.001.5627.4625.90
第三次25.000.3226.3125.99
依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計算該混合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第②步和第③步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加入H2O2的主要作用是將溶液中的Fe2+氧化為Fe3+
B、CuSO4?5H2O和Al2(SO43?18H2O均屬于混合物
C、實驗室中過濾時可直接將濾液倒入有濾紙的漏斗中
D、高錳酸鉀溶液也可以氧化Fe2+,所以第②步中可以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代替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活動小組設計如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實驗裝置,以探究潮濕的Cl2與Na2CO3反應得到的固體物質.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該實驗裝置明顯存在不足之處,改進的措施為
 

(3)已知在裝置C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氣后,觀察到測得D中有黃紅色的氣體(提示:是一種氯的氧化物).已知C中所得固體含有NaHCO3.現(xiàn)對C中的成分進行猜想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設.
假設一:存在兩種成分,為NaHCO3、NaCl
假設二:存在三種成分,為NaHCO3、Na2CO3、NaCl
②設計方案并實驗.請在表格中寫出實驗步驟以及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限選試劑和儀器:蒸餾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試管、小燒杯.
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1:取C中的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滴加足量蒸餾水,然后將所得溶液分別置于A、B試管中.固體物質全部完全溶解
步驟2:向A試管中滴加適量BaCl2溶液.a.如果
 


b.如果
 

 
步驟3:
 

 
有白色沉淀生成,C的成分有NaCl
結論:由步驟3的結論結合步驟2中的a,則假設一成立;由步驟3的結論結合步驟2中的b,則假設二成立.
若C中有0.1molCl2恰好與10.6gNa2CO3反應,且假設一成立,由此可推知C中反應生成的氯的氧化物為
 
(寫化學式),寫出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碳及其化合物應用廣泛.
I.工業(yè)上利用CO和水在沸石分子篩表面反應制氫氣,CO(g)+H2O(g)?CO2(g)+H2(g)
(1)向 1L恒容密閉容器中注入CO和H2O(g),830°C時,測得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
t/min012345
n(CO)/mol0.2000.1600.1250.0990.0800.080
n(H2O)/mol0.3000.2600.2250.1990.1800.180
則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2)相同條件下,向 1L恒容密閉容器中,同時注入1molCO、1molH2O(g)、2molCO2和2molH2,此時v(正)
 
 v(逆)(填“>”“=”或“<”);
II.已知:CO(g)+
1
2
O2(g)=CO2(g)△H1=-141kJ?mol-1
2H2(g)+O2(g)=2H2O(g)△H2=-484kJ?mol-1
CH3OH(l)+
3
2
O2(g)=CO2(g)+2H2O(g)△H3=-726kJ?mol-1
(3)利用CO、H2化合制得液態(tài)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Ⅲ.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4)寫出電極A的電極反應式
 
放電過程中,溶液中的CO32-將移向電極
 
(填A或B)
(5)以上述電池電解飽和食鹽水,若生成0.2mol Cl2,則至少需通入O2的體積為
 
L(標準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