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完成下列問題:?
(1)10 g鈉要分多次投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將10 g鈉全部投入完畢所進行的次數(shù)可能是________。?
A.5次 B.10次 C.大于10次?
(3)實驗結束時,從燒杯內小球的位置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出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試驗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完成下列問題:
(1)
(2)將
A.5次 B.10次 C.大于10次
(3)實驗結束時,從燒杯內小球的位置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驗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完成下列問題:?
(1)
(2)將
A.5次 B.10次 C.大于10次?
(3)實驗結束時,從燒杯內小球的位置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出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氨氣性質實驗。利用下圖完成氨的催化氧化實驗,其中箭頭表示氣體流向,A、B表示兩種純凈、干燥的氣體,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裝置已中有紅棕色氣體生成。實驗中所用的藥品和干燥劑只能從下列物質中選取KMnO4、Na2O2、NH4Cl、NH4HCO3、P2O5、堿石灰、生石灰、蒸餾水、濃硫酸、濃氨水
根據(jù)圖I中裝置和反應現(xiàn)象請回答:
(1)若乙中盛有P2O5,此時丙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丁中盛有P2O5,此時甲裝置中應選擇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檢驗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乙中充滿紅棕色氣體后,停止甲、丙裝置中的反應,并關閉a、b兩個活塞,將己裝置浸入冰水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述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將乙裝置中的試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氨氣在純氧中安靜的燃燒,如下圖,將過量O2與NH3分別從a、b兩管進氣口通入到裝置C中,并在b管上端點燃氨氣。先通入O2,后通過NH3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液氨與水性質頗為相似,其電離方程式可表示為:2NH3NH4++NH2-。某溫度下其離子積常數(shù)為1×10-30(mol?L-1)2。液氨中的pNH4與水中的pH類似,向1L液氨中加入2.3gNa此時上述平衡____________移動(填“向正方向”“向逆方向”或“不”),完全反應后溶液的pNH4=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