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開發(fā)和應用的廣闊前景,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一定溫度下,在一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由CO 和H2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
①下列情形不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C(填序號)
A.每消耗1mol CO 的同時生成2molH2
B.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
C.生成CH3OH 的速率與消耗
D.CH3OH、CO、H2 的濃度都不再發(fā)生變化
②CO 的平衡轉化率(α)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B、C 兩點的平衡常數(shù)K(B)> K(C)(填“>”“=”或“<”).
③某溫度下,將2.0mol CO和6.0mol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達到平衡時測得c(CO)=0.25mol/L,則CO的轉化率=75%,此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K=1.3(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2)常溫下,將V mL、0.20mol/L氫氧化鈉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20mol/L甲酸溶液中,充分反應,溶液pH=7,此時V<20.00(填“>”、“=”或“<”);當氫氧化鈉溶液與甲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所含離子濃度由大到小排列順序c(Na+)>c(HCOO-)>c(OH-)>c(H+
(3)已知:CH3OH、H2的燃燒熱(△H)分別為-726kJ/mol、-285.8kJ/mol則常溫下CO2和H2反應生成CH3OH和H2O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O2(g)+3H2(g)=CH3OH(l)+H2O(l)△H=-130.9 kJ•mol-1

分析 (1)①達到化學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個組分的濃度不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根據(jù)化學平衡的特征,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物理量都不變,據(jù)此來判斷;
②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③根據(jù)化學反應三行式來依據(jù)轉化率=轉化量÷起始量和平衡常數(shù)K=$\frac{c(CH{\;}_{3}OH)}{c(CO)•c(H{\;}_{2}){\;}^{3}}$計算;
(2)溶液的酸堿性是根據(jù)溶液中H+濃度與OH-濃度的相對大小判斷的,只要溶液中c(H+)=c(OH-),溶液就呈中性,HCOOH是弱電解質,電離程度不大,NaOH是強電解質,完全電離,反應生成的甲酸鈉是強堿弱酸鹽水解呈堿性,需溶液呈中性,需少加堿;當氫氧化鈉溶液與甲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顯堿性,甲酸根離子水解濃度減;
(3)根據(jù)燃燒熱的概念以及蓋斯定律來計算化學反應的焓變,然后寫出熱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1)①A.每消耗1molCO的同時生成2molH2,能證明正逆反應速率是相等的,故A錯誤;
B、該反應是一個前后氣體系數(shù)和變化的反應,當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
C.生成CH3OH的速率與消耗CO的速率相等,不能證明正逆反應速率是相等的,此時不一定達到化學平衡,故C正確
D.CH3OH、CO、H2的濃度都不再發(fā)生變化,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故D錯誤.
故選C.
②根據(jù)圖中CO的平衡轉化率(α)與溫度、壓強的關系,當溫度升該時,一氧化碳的轉化率逐漸減小,所以化學平衡向左移動,所以平衡常數(shù)減小,又C點溫度比B高,所以K(B)>K(C),故答案為:>;
③將2.0mol CO和6.0mol 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達到平衡時測得c(CO)=0.25mol/L,則
        CO(g)+2H2(g)═CH3OH(g)
初始濃度:1.0    3.0        0
變化濃度:0.75    1.5       0.75
平衡濃度:0.25    1.5       0.75
CO的轉化率=$\frac{0.75}{1}$×100%=75%,此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frac{c(CH{\;}_{3}OH)}{c(CO)•c(H{\;}_{2}){\;}^{3}}$=$\frac{0.75}{0.25×1.5{\;}^{2}}$≈1.3,故答案為:75%;1.3;
(2)HCOOH是弱電解質,電離程度不大,NaOH是強電解質,完全電離,反應生成的甲酸鈉是強堿弱酸鹽,水解呈堿性,需溶液呈中性pH=7,需少加堿,所以常溫下,將V mL、0.20mol•L-1氫氧化鈉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20mol•L-1甲酸溶液中,充分反應,V<20.00mL溶液呈中性pH=7,c(H+)=c(OH-);當氫氧化鈉溶液與甲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顯堿性,甲酸根離子水解濃度減小,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c(Na+)>c(HCOO-)>c(OH-)>c(H+);
故答案為:<;c(Na+)>c(HCOO-)>c(OH-)>c(H+);
(3)由H2(g)的燃燒熱△H為-285.8kJ•mol-1知,1molH2(g)完全燃燒生成1molH2O(l)放出熱量285.8kJ,
即①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1;
②CH3OH(l)+$\frac{1}{2}$O2(g)=CO2(g)+2 H2O(l)△H=-726.5kJ•mol-1
由蓋斯定律可知,3×①-②得CO2(g)+3H2(g)=CH3OH(l)+H2O(l)△H=-130.9 kJ•mol-1,
故答案為:CO2(g)+3H2(g)=CH3OH(l)+H2O(l)△H=-130.9 kJ•mol-1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化學平衡移動以及化學平衡常數(shù)、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電極方程式的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側重于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實驗室制備1,2二溴乙烷的反應原理如下:
CH3CH2OH$→_{170℃}^{濃H_{2}SO_{4}}$CH2═CH2+H2O
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應有:乙醇在濃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脫水生成乙醚.用少量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備1,2二溴乙烷的裝置如下圖所示:
有關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狀態(tài)無色液體無色液體無色液體
密度/g•cm30.792.20.71
沸點/℃78.513234.6
熔點/℃-1309-116
回答下列問題:
(1)在此制備實驗中,要盡可能迅速地把反應溫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d;(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引發(fā)反應  b.加快反應速度   c.防止乙醇揮發(fā)     d.減少副產物乙醚生成
(2)在裝置C中應加入c,其目的是吸收反應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氣體;(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水  b.濃硫酸    c.氫氧化鈉溶液  d.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3)判斷該制備反應已經結束的最簡單方法是溴的顏色完全褪去;
(4)將1,2二溴乙烷粗產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蕩后靜置,產物應在下層(填“上”、“下”)
(5)若產物中有少量未反應的Br2,最好用b洗滌除去;(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水   b.氫氧化鈉溶液  c.碘化鈉溶液  d.乙醇
(6)若產物中有少量副產物乙醚,可用蒸餾的方法除去;
(7)反應過程中應用冷水冷卻裝置D,其主要目的是冷卻可避免溴的大量揮發(fā);但又不能過度冷卻(如用冰水),其原因是1,2-二溴乙烷的凝固點較低(9℃),過度冷卻會使其凝固而使氣路堵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 mol任何物質都含有NA個原子
B.硫酸的摩爾質量是98克
C.1 mol氮氣的質量是28克
D.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某溫度時,在一個5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試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填寫下列空白:
(1)從開始至2min,Z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2mol/(L•min).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Y?2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物質的量在計算中有廣泛的應用,請完成下列各小題:
(1)9gH2O與49gH3PO4所含分子數(shù)相等.
(2)固體X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分解,其方程式為2X$\frac{\underline{\;\;△\;\;}}{\;}$Y↑+2Z↑+2W↑,測得生成的混合氣體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H2的a倍,則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a.
(3)在同溫同壓下,6.5g某氣體A的分子數(shù)與7gC2H4的分子數(shù)相等,則氣體A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
1.16g•L-1.(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4)b%的硫酸溶液與4b%的硫酸溶液等質量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填“>”、“<”、或“=”,下同)2.5b%;如果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2.5b%.
(5)等質量的銅、鋅、鐵的金屬混合物a g加入FeCl3和鹽酸的混合液中,充分反應(不考慮水電離出的離子).
①若無固體剩余,則溶液中的陽離子一定有Zn2+、Cu2+、Fe2+、H+
②若剩余固體為$\frac{a}{3}$g,則溶液中的陽離子一定有Zn2+、Fe2+,一定沒有Fe3+;
③若剩余固體為$\frac{3a}{4}$g,則溶液中的陽離子一定有Zn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常溫下,發(fā)生下列幾種反應 
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②Cl2+2NaBr═2NaCl+Br2   
③Br2+2FeBr2═2FeBr3根據(jù)上述反應,下列結論正確(  )
A.反應③中Br2 是氧化劑,溴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強弱順序為:MnO4->Cl2>Fe3+>Br2
C.反應①中,被氧化的HCl占參加反應的HCl的5/8
D.溶液中可發(fā)生反應:2Fe3++2Cl-=2Fe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實驗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
①過濾  ②蒸發(fā)  ③向容量瓶轉移液體.
A.①和③B.①和②C.②和③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1)為防治碘缺乏病,通常在食鹽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鉀(KIO3).碘酸鉀和碘化鉀在溶液中能發(fā)生下列反應: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
①該反應中,氧化劑是KIO3,氧化產物是I2
②當有3mol I2生成時,有5 mol還原劑被氧化.
③當有1mol氧化劑參與反應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5 mol.
(2)將少量Cl2通入FeBr2的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這個事實說明具有還原性的粒子還原性強弱為:Fe2+>Br->Cl-.足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離子方程式為2Fe2++4Br-+3Cl2═2Fe3++2Br2+6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碘缺乏癥遍及全球,多發(fā)生在山區(qū),南美的安第斯山區(qū)、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qū)和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區(qū)是高發(fā)病區(qū).我國云南、河南等10余省的山區(qū)發(fā)病率也較高.據(jù)估計我國患者約有1000萬人左右,為控制該病的發(fā)生,較為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含碘食鹽.我國府以國家際準的方式規(guī)定在食鹽中加碘(KIO)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可用鹽酸酸化的碘化鉀鉀和淀粉檢驗食鹽中的碘酸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KI+KIO3+6HCl=6KCl+3H2O+3I2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1能觀察到的明顯現(xiàn)象是溶液變藍色.
(2)用試紙和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質進行實驗,證明在食鹽中存在IO3-,可供選擇的物質有①自來水; ②藍色石蕊試紙; ③淀粉-KI試紙;④淀粉;⑤白糖;⑥食醋;⑦白酒.進行上述實驗時必須使用的物質是B(填字母序號).
A、①③B、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