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由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推測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由H-H和Cl-Cl的鍵長推測液氫和液氯沸點的高低
C. 由CaF2晶體中,與Ca2+距離最近的F-有8個,推知與F-距離最近的Ca2+也有8個
D. 由N-N、H-H、N-H的鍵能數(shù)據(jù)估算3H2(g)+N2(g) 2NH3(g)的反應熱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分子中,都屬于含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的是( �。�
A. C2H4 CH4 B. CO2 H2S C. C60 C2H4 D. NH3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由金紅石(TiO2)制取單質(zhì)Ti,涉及到的步驟為:TiO2→TiCl4Ti已知:①C(s)+O2(g)=CO2(g);△H=﹣393.5kJ•mol﹣1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③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mol﹣1,則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含有少量銀和鋅的粗銅做陽極,純銅片做陰極,CuSO4溶液做電解液,電解一段時間后,陽極減少的Cu的質(zhì)量為m g,則()
A. 電解液質(zhì)量增加m g B. 陰極質(zhì)量增加a g,a>m
C. 陰極質(zhì)量增加m g D. 陰極質(zhì)量增加b g,b<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圖中電極a、b分別為Ag電極和Pt電極,電極c、d都是石墨電極.通電一段時間后,在c、d兩極上共收集到336mL(標準狀態(tài))氣體.回答:
(1)直流電源中,M為 極.
(2)Pt電極上生成的物質(zhì)是銀,其質(zhì)量為 g.
(3)電源輸出的電子,其物質(zhì)的量與電極b、c、d分別生成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 : :1.
(4)AgNO3溶液的濃度(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 ,AgNO3溶液的pH ,H2SO4溶液的濃度 ,H2SO4溶液的pH .
(5)若H2SO4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由5.00%變?yōu)?.02%,則原有5.00%的H2SO4溶液的質(zhì)量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某學生為探究AgCl沉淀轉(zhuǎn)化為Ag2S沉淀的反應所做實驗的記錄。
步 驟 | 現(xiàn) 象 |
I. 取5 mL 0.1 mol/L AgNO3與一定體積0.1 mol/L NaCl溶液,混合,振蕩。 | 立即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II. 向所得懸濁液中加入2.5 mL 0.1 mol/L Na2S溶液。 | 沉淀迅速變?yōu)楹谏?/p> |
III. 將上述黑色濁液,放置在空氣中,不斷攪拌。 | 較長時間后,沉淀變?yōu)槿榘咨?/p> |
IV. 濾出Ⅲ中的乳白色沉淀,加入足量HNO3溶液。 | 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沉淀部分溶解 |
V. 過濾得到濾液X和白色沉淀Y;向X中滴加Ba(NO3)2溶液。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1) 為了證明沉淀變黑是AgCl轉(zhuǎn)化為Ag2S的緣故,步驟I中NaCl溶液的體積范圍為 。
(2) 已知:25℃時Ksp(AgCl)=1.8×10-10 ,Ksp(Ag2S)=6×10-30,此沉淀轉(zhuǎn)化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3)步驟V中產(chǎn)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學式為 ,步驟Ⅲ中乳白色沉淀除含有AgCl外,還含有 。
(4)為了進一步確認步驟Ⅲ中乳白色沉淀產(chǎn)生的原因,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對比實驗裝置。
①裝置A中玻璃儀器有圓底燒瓶、導管和 ,試劑W為 。
②裝置C中的試劑為NaCl溶液和Ag2S懸濁液的混合物,B中試劑為 。
③實驗表明:C中沉淀逐漸變?yōu)槿榘咨�,B中沒有明顯變化。
完成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g2S + □NaCl + □ + □ □AgCl + □ S + □
B中NaCl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得到比較純凈的物質(zhì),使用的方法恰當?shù)氖?/p>
A.向Na2CO3飽和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后,在減壓、加熱的條件下,蒸發(fā)得NaHCO3晶體
B.加熱蒸發(fā)AlCl3飽和溶液得純凈的AlCl3晶體
C.向FeBr2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氯水,加熱蒸發(fā)得FeCl3晶體
D.向FeCl3溶液里加入足量NaOH溶液,經(jīng)過濾、洗滌沉淀,再充分灼燒沉淀得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