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有機物A~F有如下轉化關系:

已知一個碳原子上連有兩個羥基時不穩(wěn)定,轉化如下:

   

請回答:

(1)A的結構簡式為:         ;④的反應類型            

(2)C與新制Cu(OH)2的化學方程式為                     

(3)已知B的摩爾質量為162g/mol,完全燃燒的產物中n(CO2):n(H2O)=2:1,B的分子式為                      。

(4)F是生產高分子光阻劑的主要原料,特點如下:

  ①能發(fā)生加聚反應  ②含有苯環(huán)且苯環(huán)上一氯取代物只有兩種  ③遇FeCl3顯紫色

  F與濃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F的一種同分異構體G含苯環(huán)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寫出一種滿足條件的G的結構簡式    


【知識點】有機合成與推斷 L7  K1 K4

【答案解析】

               O

(1)  CH3-CH-O-C-CH3           取代(水解)反應(2分)

               Cl

(2)CH3CHO + 2Cu(OH)2 +NaOHCH3COONa + Cu2O↓+3H2O(合理參照給分)(3分)

(3)C10H10O2 (2分)

(4)      

 


-CHO     (2分)(合理給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足量的CO還原13.7 g某鉛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過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質量為8.0 g,則此鉛氧化物的化學式是         (  )

A.PbO       B.Pb2O3     C.Pb3O4         D.Pb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機物A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工業(yè)發(fā)展水平的標志,可發(fā)生以下系列轉化,B、D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有機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的結構簡式為CH2= CH2

B.1mol B物質可以與足量Na反應生成0.5mol H2

C.B、D、E三種物質可以用飽和Na2CO3溶液鑒別

D.由B、D制備E濃H2SO4只作吸水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對其進行開發(fā)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試劑1可以選用石灰乳

B.從苦鹵中提取Br2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Br - + Cl2=2Cl- + Br2

C.工業(yè)上,電解熔融MgO冶煉金屬鎂可減小能耗

D.可用BaCl2溶液除去粗鹽中的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液溴易揮發(fā),在存放液溴的試劑瓶中應加水封

B.能使?jié)櫇竦牡矸跭I試紙變成藍色的物質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層顯紫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溶液一定含有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下列有關該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 1 mol該物質最多可以消耗3 mol Na

  B.1 mol該物質最多可以消耗7 mol NaOH

  C.不能與Na2CO3溶液反應

  D.易溶于水,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一定條件下,乙烯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苯不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

B.C2H6O和C4H10都有2種同分異構體

C.乙酸乙酯、乙酸均能與NaOH反應,二者分子中官能團相同

D.淀粉和蛋白質均可水解生成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英國科學家近日研發(fā)出一種名為NOTT-202a的新型多孔材料,空氣

中其他氣體可自由通過這些孔洞,但CO2會被截留。該材料的分子結構單元是以銦原子為中心,周圍是以

各種有機分子鏈條編織成的“籠子”,整體上看呈現(xiàn)出多孔特征,有些類似自然界中的蜂窩結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材料是一種特殊結構的金屬        

B.該材料只吸收CO2,其他任何氣體都能自由通過

C.該材料吸收22.4LCO2后,增重44g    

D.該材料可用于工廠的煙囪,吸收CO2,減少碳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計CO2高溫下與木炭反應生成CO的實驗。

(1)在右面方框中,A表示有長頸漏斗和錐形瓶組成的氣體發(fā)生器,請在答題卡上的A后完成該反應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夾持裝置,連接膠管及尾氣處理不必畫出,需要加熱的儀器下方用△標出),按氣流方向在每件儀器下方標出字母B、C……;其他可選用的儀器(數(shù)量不限)簡易表示如右:

(2)根據(jù)方框中的裝置圖,在答題卡上填寫該表

儀器符號

儀器中所加物質

作用

A

石灰石、稀鹽酸

石灰石與鹽酸生成CO2

(3)有人對氣體發(fā)生器作如下改進:在錐形瓶中放入一小試管,將長頸漏斗下端插入小試管中。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

(4)驗證CO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