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A、B、C、D、E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種原子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且這3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皆能發(fā)生反應生成鹽和水,C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數(shù)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層電子數(shù)比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3。

(1)寫出下列元素符號:

A __________ ,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_

(2)寫出A、B兩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3)C、D、E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由強到弱依次為:(用化學式表示)__________ 。

【答案】Na Al Si P Cl Al(OH)3+ NaOH ===NaAlO2+2H2O HCl>PH3>SiH4

【解析】

A、BC、DE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C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數(shù)少4,則C元素原子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則CSi元素;D元素原子序數(shù)大于硅元素,處于第三周期,D元素原子次外層電子數(shù)比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3,則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3=5,則D為磷元素;A、BE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皆能發(fā)生反應生成鹽和水,則含有Al元素,氫氧化鋁溶于強酸、強堿,故有Na元素,則ANa、BAl,三種原子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則E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1-1-3=7,則ECl元素,據此分析。

A、B、C、D、E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C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數(shù)少4,則C元素原子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則CSi元素;D元素原子序數(shù)大于硅元素,處于第三周期,D元素原子次外層電子數(shù)比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3,則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3=5,則D為磷元素;A、B、E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皆能發(fā)生反應生成鹽和水,則含有Al元素,氫氧化鋁溶于強酸、強堿,故有Na元素,則ANa、BAl,三種原子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則E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1-1-3=7,則ECl元素,

1)由以上分析可知:ANa,BAl,CSi,DP,ECl;

2A、B兩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AlOH3,因氫氧化鋁具有兩性,故反應的方程式為:NaOH+AlOH3═NaAlO2+2H2O;

3)元素非金屬性越強其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越強,因CD、E的非金屬性ClPSi,則其氫化物穩(wěn)定性由強到弱依次為:HClPH3SiH4。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類推是常用的學習方法,但有時會產生錯誤結論。下列類推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A. A族元素氫化物沸點順序是GeH4 >SiH4 >CH4;則ⅤA族元素氫化物沸點順序也是AsH3 >PH3 >NH3

B. 第二周期元素氫化物穩(wěn)定性順序是HF >H2O >NH3;則第三周期元素氫化物穩(wěn)定性順序也是HCl >H2S >PH3

C. 非金屬元素均具有較強的氧化性,故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價鍵

D. (Tl)是鋁的同族元素,原子核外有6個電子層,推測T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氧化性Cl2>Br2>H2SO3。200mL濃度均為0.4 mol/L HBrH2SO3的混合溶液里通入0.1molCl2,則發(fā)生反應的HBr的物質的量為(  )

A. 0.08molB. 0.06molC. 0.04molD. 0.0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31g白磷中含有1.5NAPP

1L0.1mol·L1Na2CO3溶液中所含陰離子的總數(shù)目為0.1NA

③標準狀況下,22.4LHF中含有NA個分子

④電解精煉銅時,若轉移NA個電子,則陽極溶解32g

⑤將2.24L(標準狀況)Cl2溶于水,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1NA

⑥常溫下,含有0.2molH2SO4的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生成SO2分子的數(shù)目小于0.1NA

142gNa2SO4Na2HPO4的固體混合物中所含陰、陽離子的總數(shù)目為3NA

NAFe(OH)3膠體粒子的質量為107g

A. ①③④B. ①⑥⑦C. ③⑤⑦D. ①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2NO2(g) 2NO(g) + O2(g),下列可以作為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標志的有: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n mol NO2;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③NO2、NO、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2:1的狀態(tài);④密閉容器中壓強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⑤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⑥密閉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A. ①④⑤B. ③④⑤C. ④⑤D. 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1.0 mol·L1KNO3溶液:H、Fe2、Br、SO42-

B. 使pH試紙顯藍色的溶液:K+、Na+、S2-、SO32-

C. 水電離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Na+、Fe2+、Cl-、NO3-

D. 與鋁反應生成H2的溶液:K+、Mg2+、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NA)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標準狀況下,33.6 LCCl4中含有碳原子原子的數(shù)目為1.5NA

B. 8.0 g Cu2S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銅原子數(shù)為0.1NA

C. 在密閉容器中加入0.5 mol N21.5 mol H2,充分反應后可得到NH3分子數(shù)為NA

D. 標準狀況下,22.4 L氯氣與足量鐵粉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第三周期主族元素R,它的原子最外電子層上達到飽和所需電子數(shù)小于次外層和最內層電子數(shù)之差,但等于最內層電子數(shù)的正整數(shù)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常溫下,能穩(wěn)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能與燒堿溶液反應

B. 在常溫下,R的氣態(tài)氫化物都能在空氣中穩(wěn)定存在

C. 在固態(tài)時,R的單質都不與NaOH溶液反應

D. R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都是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測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實驗過程包括準備標準溶液和滴定待測溶液。

.準備標準溶液

a.準確稱取AgNO3基準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mL標準溶液,放在棕色試劑瓶中避光保存,備用。

b.配制并標定100mL0.1000mol·L-1NH4SCN標準溶液,備用。

.滴定的主要步驟

a.取待測NaI溶液25.00mL于錐形瓶中。

b.加入25.00mL0.1000mol·L1AgNO3溶液(過量),使I完全轉化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劑。

d.用0.1000mol·L1NH4SCN溶液滴定過量的Ag,已知AgSCN為白色沉淀。

e.重復上述操作兩次到三次測定數(shù)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1

2

3

消耗NH4SCN標準溶液體積/mL

10.24

10.02

9.98

f.數(shù)據處理。

回答下列問題:

(1)將稱得的AgNO3配制成標準溶液,所使用的儀器除燒杯和玻璃棒外還有________。制得AgNO3溶液的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

(2)AgNO3標準溶液放在棕色試劑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應在pH<0.5的條件下進行,其原因是________。

(4)過程Ⅱ中bc兩步操作是否可以顛倒________,說明理由:___________

(5)達到滴定終點時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上述實驗數(shù)據測得c(I-)=________mol·L1

(7)若在配制AgNO3標準溶液時,燒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濺出,則對c(I)測定結果的影響________(偏高”“偏低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