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Cu原子失去1個電子生成Cu+,Cu+核外有28個電子,失去的電子數(shù)是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根據(jù)構造原理書寫Cu+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
(2)A.N5+是由N5分子失去1個電子得到的,1個N5分子是由5個氮原子構成的,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
B.N5+離子中每個氮原子均滿足8電子結構,每個N原子形成3個共用電子對,還剩一對未成鍵電子;
C.N5+離子的結構為;
(3)①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由CH4變?yōu)镃O2,碳原子雜化類型由sp3轉化為sp;
②根據(jù)無機苯中氮原子和硼原子都采取sp2雜化分析;
(4)有1個O連著一個B,剩余的兩個O分別連著2個B,說明有一個O完全屬于B,剩下的兩個O,B只占有O的12;硼砂晶體中陰離子[B4O5(OH)4]2-中一半sp3雜化形成BO4四面體;另一種是sp2雜化形成BO3平面三角形結構;
(5)根據(jù)氯化鈉的結構知,氧離子和相鄰的鎳離子之間的距離為 12a,距離最近的兩個陽離子核間的距離是距離最近的氧離子和鎳離子距離的 √2倍,據(jù)此計算.
解答 解:(1)Cu原子失去1個電子生成Cu+,Cu+核外有28個電子,失去的電子數(shù)是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根據(jù)構造原理知Cu+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
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
(2)A.1個氮原子中含有7個電子,則1個N5分子中含有35個電子,N5+是由N5分子失去1個電子得到的,則1個N5+粒子中有34個電子,故A錯誤;
B.N5+離子中每個氮原子均滿足8電子結構,每個N原子形成3個共用電子對,還剩一對未成鍵電子,所以N5+離子中存在4對未成鍵的電子對,故B錯誤;
C.N5+離子的結構為,則N5+陽離子中存在兩個氮氮三鍵,故C正確;
故選:C;
(3)①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
A.由CH4變?yōu)镃O2,碳原子雜化類型由sp3轉化為sp,反應前后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已經(jīng)改變,故A錯誤;
B.CH4分子中價層電子對=σ 鍵電子對+中心原子上的孤電子對=4+12×(4-4×1)=4,且不含孤電子對,所以其空間構型是正四面體,H2O中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2+12×(6-2×1)=4,且含有2個孤電子對,所以H2O的VSEPR模型為四面體,分子空間構型為V型,、CO2分子中價層電子對=σ 鍵電子對+中心原子上的孤電子對=2+12×(4-2×2)=2,所以二氧化碳是直線型結構,故B正確;
C.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呈增大趨勢,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相鄰元素,這幾種元素都是第二周期元素,它們的族序數(shù)分別是:第IIIA族、第IVA族、第VA族、第VIA族,所以它們的第一電離能大小順序是I1(N)>I1(O)>I1(C)>I1(B),故C正確;
D.B一般是形成3個鍵,(H3BNH3)由六元環(huán)狀化合物(HB=NH)3通過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制得,其中1個鍵是配位鍵,故D正確;
故答案為:A;
②1個(HB=NH)3分子中硼原子與氮原子間以σ鍵結合,而剩余的p軌道形成一個共軛大π鍵.B-H鍵有3個,N-H鍵有3個,B-N有σ鍵有6個,故一共12個;
故答案為:12;
(4)圖(a)是一種鏈狀結構的多硼酸根,從圖可看出,每個BO32-單元,都有一個B,有一個O完全屬于這個單元,剩余的2個O分別為2個BO32-單元共用,所以B:O=1:(1+2×12)=1:2,化學式為:[BO2]nn-(或BO2-),從圖(b)是硼砂晶體中陰離子的環(huán)狀結構可看出,[B4O5(OH)4]2-一半sp3雜化形成兩個四配位BO4四面體;另一半是sp2雜化形成兩個三配位BO3平面三角形結構,
故答案為:[BO2]nn-(或BO2-);sp2、sp3.
(5)根據(jù)氯化鈉的結構知,氧離子和相鄰的鎳離子之間的距離為 12a,距離最近的兩個陽離子核間的距離是距離最近的氧離子和鎳離子距離的 √2倍,所以其距離是 √22acm,
故答案為:√22acm.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的掌握情況,重點考查結構知識,涉及電離能、電子排布式、原子半徑、空間結構、雜化軌道、化學式、晶體的計算等,考查知識全面、覆蓋廣,難度適中,可以衡量學生對該模塊主干知識的掌握情況.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5 | B. | 5:3 | C. | 5:6 | D. | 6: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先有白出現(xiàn),后白色沉淀逐漸消失 | |
B. | 將銅片放人氯化鐵溶液,鋼片表面生成銀白色的鐵 | |
C. | 在氯化鐵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出現(xiàn) | |
D. | 將銅粉加人冷的濃硝酸中會發(fā)生鈍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了 | B. | 物質A的轉化率增加了 | ||
C. | 物質B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 | D. | b>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通過NaOH溶液后再通過濃硫酸 | B. | 通過CuSO4溶液后再通過石灰水 | ||
C. | 通過P2O5后再通過固體NaOH | D. | 通過堿石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充電時陰極的電極反應是V3++e-=V2+ | |
B. | 放電時,VO2+作氧化劑,在正極被還原,V2+做還原劑,在負極被被氧化 | |
C. | 若離子交換膜為質子交換膜,充電時當有1mol e-發(fā)生轉移時,左槽電解液的H+的物質的量增加了1mol | |
D. | 若離子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放電時陰離子由左罐移向右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032- | |
B. | 溶液中離子濃度c(Na+)=c(S042一) | |
C. | 溶液中一定不含Mg2+、Al3+、Fe3+ | |
D. | 溶液可能是由Na2C03與(NH4)2S04組成的混合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