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12分)現(xiàn)有一定量含有Na2O雜質的Na2O2試樣,用下圖的實驗裝置測定Na2O2試樣的純度。(可供選用的反應物只有CaCO3固體、6 mol/L鹽酸、6 mol/L硫酸和蒸餾水)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液體試劑選用 ,理由是 。

2)裝置B的作用是 。

裝置C的作用是 。

裝置E中堿石灰的作用是 。

3)裝置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若開始時測得樣品的質量為2.0 g,反應結束后測得氣體體積為224 mL(標準狀況),則Na2O2試樣的純度為 。

【答案】6 mol·L-1鹽酸 除去氣體中的HCl 干燥氣體 吸收裝置D中反應剩余的C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CO2=Na2CO3 78%

【解析】

試題(1)根據(jù)裝置圖可知,A裝置是制備CO2的,所以應該選擇6mol/L鹽酸,而不能選擇硫酸。這是由于硫酸與CaCO3反應生成微溶的CaSO4,覆蓋在CaCO3表面,使反應終止。

2)鹽酸易揮發(fā),則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氫氣體,則裝置B的作用是除去氣體中的HClCO2在反應中是過量的,所以裝置E中堿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CO2

(3) CO2進入裝置D中和氧化鈉、過氧化鈉分別反應,則裝置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Na2OCO2===Na2CO3。

4)設試樣中Na2O2的質量為χg,依題意可知:

2Na2O22CO2===2Na2CO3O2

2×78 22.4 L

χ 0.224 L

解得χ="1.56"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X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層電子數(shù)的兩倍,元素Y的核電荷數(shù)等于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Z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和Y的氧化物都是可導致酸雨的污染物

B. Z和W形成的化合物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

C.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W、Y、X

D. 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r(X)>r(Y)>r(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離子反應:M2O7x-+3S2+14H+=2M3++3S↓+7H2O其中x值和M2O7x-離子中M化合價分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L電子層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 )

A.3B.8C.9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原子中的電子由在K層上運動變?yōu)樵?/span>M層上運動,將

A.吸收能量B.釋放能量C.能量不變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 X(g)+3Y(g) 2Z(g) ΔH=-akJ·mol-1。一定條件下將1 molX 和3 molY通入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10 min時,測得Y的物質的量為2.4 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10 min內,X和Y反應放出的熱量為0.3 a kJ

B. 在l0min時,X和Z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C. 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X、Y的濃度不再改變

D. 升髙反應溫度,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中,能導電的電解質是( )

A. 鋁絲 B. 熔融的MgCl2 C. NaCl溶液 D. 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含Cr2O72-的模擬水樣若干份,在不同pH條件下,分別向每個水樣中加一定量的FeSO4或NaHSO3固體,充分反應后再滴加堿液生成Cr(OH)3沉淀,從而測定除鉻率,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當+6價鉻足量且pH大于7時,等質量的FeSO4的除鉻量比NaHSO3

B. 若選用NaHSO3處理含鉻污水時,不能將污水的酸性調節(jié)的過強

C. pH>8,F(xiàn)eSO4的除鉻率下降與廢水中溶解氧參與反應有關

D. 選擇FeSO4做處理劑更有利于Cr(OH)3的沉降及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用①所示的操作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 用②所示的裝置制取少量的NO

C. 用③所示的裝置干燥H2、NH3、CO2

D. 用④所示裝置制取Fe(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