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把煤作為燃料可通過下列兩種途徑:
途徑Ⅰ:C(s)+O2(g) $\frac{\underline{\;點燃\;}}{\;}$CO2(g) (1mol碳單質反應放熱Q1 kJ)
途徑Ⅱ:先制水煤氣 C(s)+H2O(g) $\frac{\underline{\;點燃\;}}{\;}$CO(g)+H2(g) (1mol碳單質反應吸熱Q2 kJ)
再燃燒水煤氣 2CO(g)+O2(g)$\frac{\underline{\;點燃\;}}{\;}$2CO2(g)
2H2(g)+O2(g) $\frac{\underline{\;點燃\;}}{\;}$2H2O(g)(1molCO和1molH2反應共放熱Q3 kJ)
試回答下列問題:
(1)當等物質的量的單質碳反應時,途徑Ⅰ放出的熱量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徑Ⅱ放出的熱量.
(2)Q1、Q2、Q3 的數學關系式是Q1=$\frac{Q{\;}_{3}}{2}$-Q2
(3)由于制取水煤氣反應里,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那么在化學反應時,反應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轉化為生成物,因此其反應條件為高溫.
(4)簡述煤通過途徑Ⅱ作為燃料的意義:固體煤經處理變?yōu)闅怏w燃料后,不僅在燃燒時可以大大減少SO2和煙塵對大氣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燒效率高,也便于輸送.

分析 (1)根據蓋斯定律可知:若是一個反應可以分步進行,則各步反應的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總和與這個反應一次發(fā)生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相同來判斷;
(2)根據由蓋斯定律可知:①C(s)+O2(g) $\frac{\underline{\;點燃\;}}{\;}$CO2(g) (1mol碳單質反應放熱Q1 kJ)
②C(s)+H2O(g) $\frac{\underline{\;點燃\;}}{\;}$CO(g)+H2(g) (1mol碳單質反應吸熱Q2 kJ)
③2CO(g)+O2(g)$\frac{\underline{\;點燃\;}}{\;}$2CO2(g)
2H2(g)+O2(g) $\frac{\underline{\;點燃\;}}{\;}$2H2O(g)(1molCO和1molH2反應共放熱Q3 kJ)
根據蓋斯定律①=$\frac{③}{2}$-②計算;
(3)根據吸熱反應中,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以及能量守恒;
(4)根據煤通過途徑Ⅱ作為燃料燃燒后產物無污染、燃燒效率高等.

解答 解:(1)由蓋斯定律可知:若是一個反應可以分步進行,則各步反應的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總和與這個反應一次發(fā)生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相同,故答案為:等于;
(2)由蓋斯定律可知:①C(s)+O2(g) $\frac{\underline{\;點燃\;}}{\;}$CO2(g) (1mol碳單質反應放熱Q1 kJ)
②C(s)+H2O(g) $\frac{\underline{\;點燃\;}}{\;}$CO(g)+H2(g) (1mol碳單質反應吸熱Q2 kJ)
③2CO(g)+O2(g)$\frac{\underline{\;點燃\;}}{\;}$2CO2(g)
2H2(g)+O2(g) $\frac{\underline{\;點燃\;}}{\;}$2H2O(g)(1molCO和1molH2反應共放熱Q3 kJ)
根據蓋斯定律①=$\frac{③}{2}$-②,所以Q1=$\frac{Q{\;}_{3}}{2}$-Q2;故答案為:Q1=$\frac{Q{\;}_{3}}{2}$-Q2;
(3)因吸熱反應中,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以及在化學反應中能量守恒,所以反應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轉化為生成物,故答案為:低于;吸收;高溫;
(4)因煤通過途徑Ⅱ作為燃料燃燒后產物無污染、燃燒效率高等,
故答案為:固體煤經處理變?yōu)闅怏w燃料后,不僅在燃燒時可以大大減少SO2和煙塵對大氣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燒效率高,也便于輸送.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蓋斯定律的應用,同時還考查了煤的氣化,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用惰性電極實現如下電解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解稀硫酸溶液實質上是電解水,故溶液pH不變
B.電解稀氫氧化鈉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減小
C.電解硫酸鈉溶液,在陰極上發(fā)生反應:4OH-4e-═2H2O+O2
D.電解氯化銅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已知某溫度下反應2A(s)+3B(g)?3C(g)+D(s)△H<0的平衡常數為64.此溫度下,在一個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A、B、C、D各2.0mol,10min后反應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frac{{c}^{3}(C)•c(D)}{{c}^{2}(A)•{c}^{3}(B)}$
B.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增大
C.從反應開始10min,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v(C)為0.12mol/(L•min)
D.B的平衡轉化率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氮是地球上極為豐富的元素.
(1)Li3N晶體中氮以N3-存在,基態(tài)N3-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
(2)根據等電子原理,CO與N2互為等電子體,請寫出CO分子結構式C≡O.
(3)在極性分子NCl3中,N元素的化合價為-3,Cl元素的化合價為+1,請推測NCl3水解的主要產物是HClO和NH3(填化學式).
(4)肼(N2H4)分子可視為NH3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種氮的氫化物.N2H4分子的結構式為,分子中氮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sp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寫出下列有機物命名或寫出結構簡式:
(1):2-甲基戊烷;
(2)2-甲基-1,3-戊二烯:CH2=C(CH3)-CH=CH-CH3;

(3)2-甲基-2-丁烯(CH32C=CHCH3
(4)乙苯 
(5)4-甲基-2-戊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①制備Fe(OH)3膠體,通常是將Fe(OH)3固體溶于沸水中.
②實驗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時應選用500mL容量瓶配制兩次.
③為了除去硝酸鉀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鋇雜質,可以加入過量的碳酸鉀溶液,過濾后除去沉淀,在濾液中加入適量硝酸調至溶液的pH為7.
④制取Fe(OH)2時,吸取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的末端應插入FeSO4溶液中,再逐漸注入NaOH溶液.
⑤用濃氨水洗滌做過銀鏡反應的試管
⑥為測定熔融氫氧化鈉的導電性,可在瓷坩堝中熔化氫氧化鈉固體后進行測量
⑦用分液漏斗分離溴乙烷和水的混合物時,應注意,分液漏斗中的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A.②⑤⑥B.④⑥⑦C.③④⑦D.以上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一個體積為2L的真空密閉容器中加入0.5molCaCO3,發(fā)生反應CaCO3(s)=CaO (s)+CO2(g),測得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圖表示,圖中A表示CO2的平衡濃度與溫度的關系曲線,B表示不同溫度下反應經過相同時間時CO2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曲線.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填吸或放),溫度為T5℃時,該反應耗時40s達到平衡,則T5℃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數值為0.2.
(2)如果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值變大,該反應bc(選填編號).
a.一定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在平衡移動時正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c.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在平衡移動時逆反應速率先減小后增大
(3)請說明隨溫度的升高,曲線B向曲線A逼近的原因:隨著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達到平衡所需要的時間變短.
物質電離平衡常數(25℃)
C6H5OHKi=1.28×10-10
H2CO3Ki1=4.3×10-7
Ki2=5.6×10-11
(4)在T5℃下,維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向上述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5molN2,則最后平衡時容器中的CaCO3的質量為10g.
(5)已知苯酚和碳酸的電離平衡常數如圖所示請寫出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鈉溶液的化學反應離子方程式C6H5O-+CO2+H2O→C6H5OH+HCO3-,請用電離平衡原理解釋上述反應發(fā)生的原因以及確定生成物的依據二氧化碳與水結合生成碳酸,且碳酸酸性比苯酚酸性強,故能生成苯酚.碳酸的電離分兩步:第一步:H2CO3?H++HCO3-,該步電離出的H+更容易結合C6H5O-生成酸性更弱的C6H5OH,導致第一步電離平衡正向移動,第二步電離:HCO3-?H++CO32-,C6H5OH酸性大于HCO3-,所以第二步電離出的H+更容易結合CO32-而不容易結合C6H5O-,故不影響第二步電離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近年來對CO2的有效控制及其高效利用的研究正引起全球廣泛關注.由CO2制備甲醇過程可能涉及反應如下:
反應Ⅰ:CO2(g)+3H2(g)?CH3OH(g)+H2O(g)△H1=-49.58kJ•mol-1
反應Ⅱ:CO2(g)+H2(g)?CO (g)+H2O(g)△H2
反應Ⅲ:CO(g)+2H2(g)?CH3OH(g)△H3=-90.77kJ•mol-1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Ⅱ的△H2=+41.19 kJ•mol-1,反應Ⅲ自發(fā)進行條件是降低溫(填“較低溫”、“較高溫”或“任何溫度”).
(2)在一定條件下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僅發(fā)生反應Ⅰ,實驗測得在不同反應物起始投入量下,反應體系中CO2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曲線,如圖1所示.
①據圖可知,若要使CO2的平衡轉化率大于40%,以下條件中最合適的是B
A.n(H2)=3mol,n(CO2)=1.5mol; 650K     B.n(H2)=3mol,n(CO2)=1.7mol;550K
C.n(H2)=3mol,n(CO2)=1.9mol; 650K     D.n(H2)=3mol,n(CO2)=2.5mol;550K
②在溫度為500K的條件下,充入3mol H2和1.5mol CO2,該反應10min時達到平衡:
a.用H2表示該反應的速率為0.135 mol•L-1•min-1
b.該溫度下,反應I的平衡常數K=200;
c.在此條件下,系統(tǒng)中CH3OH的濃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當反應時間達到3min時,迅速將體系溫度升至600K,請在圖2中畫出3~10min內容器中CH3OH濃度的變化趨勢曲線:
(3)某研究小組將一定量的H2和CO2充入恒容密閉容器中并加入合適的催化劑(發(fā)生反應I、Ⅱ、Ⅲ),測得在不同溫度下體系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a)及CH3OH的產率(b),如圖3所示,請回答問題:
①該反應達到平衡后,為同時提高反應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CE(選填編號).
A.改用高效催化劑    B.升高溫度   C.縮小容器體積  D.分離出甲醇  E.增加CO2的濃度
②據圖可知當溫度高于260℃后,CO的濃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減小”、“不變”或“無法判斷”),其原因是反應I、反應III均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不利于CO2、CO轉化為甲醇,反應II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使更多的CO2轉化為CO,綜上所述,CO的濃度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已知RxO42-+MnO4-+H+→RO2+Mn2++H2O 變化過程中,0.2mol RxO42離子參加反應時,共轉移了0.4mol電子,則x的值為(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