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和科研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用菜籽油浸泡花椒制得花椒油的過程未發(fā)生化學變化
B. 河水中有許多雜質和有害細菌,加入明礬消毒殺菌后可以飲用
C. 把浸泡過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在水果箱里可延長水果的保鮮期
D. 對醫(yī)療器械高溫消毒時,病毒蛋白質受熱變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省高一上模擬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使用Na2CO3·10H2O配制460mL0.100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問題。
(1)現(xiàn)有下列儀器:燒杯、藥匙、玻璃棒、托盤天平,配制時,還缺少的儀器是 。
(2)需稱量Na2CO3·10H2O的質量為 。
(3)若加蒸餾水不慎超過刻度線,處理的方法是 。
(4)若實驗遇下列情況,溶液的濃度偏高的是 。
A.溶解后沒有冷卻便進行定容 |
B.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再搖勻 |
C.定容時俯視容量瓶的刻度線 |
D.容量瓶內(nèi)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處理 |
F.稱取的Na2CO3·10H2O晶體失去了部分結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省高二上模擬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亞硝酸鹽中毒,又名烏鴉病、紫紺病、腸源性青紫病。亞硝酸鹽可將正常的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血紅蛋白中的鐵元素由二價變?yōu)槿齼r,失去攜氧能力,使組織出現(xiàn)缺氧現(xiàn)象。美藍是亞硝酸鹽中毒的有效解毒劑。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中毒時亞硝酸鹽發(fā)生氧化反應 B.在中毒過程中血紅蛋白被氧化
C.藥品美藍應具有還原性 D.解毒時血紅蛋白被還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省高二上模擬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環(huán)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類生產(chǎn)活動中過度排放有關物質引起的。下列環(huán)境問題與所對應的物質不相關的是
A.溫室效應——CO2 B.光化學污染——NO2
C.酸雨——SO2 D.臭氧層破壞——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綿陽市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采用硫鐵礦焙燒取硫后的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SiO2、Al2O3,不考慮其他雜質) 制取綠礬(FeSO4·7H2O),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流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酸浸時選用足量硫酸,試劑X為鐵粉
B.濾渣a主要含SiO2,濾渣b主要含Al(OH)3
C.從濾液B得到綠礬產(chǎn)品的過程中,必須控制條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試劑X若為過量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再結晶分離也可得綠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天津市五區(qū)縣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現(xiàn)向5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05 mol·L-1 NaOH溶液,得到溶液的pH與NaOH溶液體積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假設滴加過程中無氣體產(chǎn)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點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Na+)>c(SO)>c(NH
)>c(H+)>c(OH-)
B.圖中b、c、d三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c點
C.b點后滴加NaOH溶液過程中,NH3·H2O的電離程度逐漸減小
D.pH=7時,溶液中c(H+)+c(Na+)+c(NH)=c(SO
)+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天津市五區(qū)縣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A. 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結果∆H偏小
B. 檢驗溶液中是否有SO42-時,應先將溶液用稀硝酸酸化
C. 滴定管在裝標準溶液前,必須先用待裝標準溶液潤洗
D. NaHCO3溶液和稀鹽酸可以用互滴的方法鑒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黑龍江牡丹江第一高級中學高一上期末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下列框圖所示的轉化關系中,A、C均為常見的金屬單質, E為固體非金屬單質。B為棕紅色固體氧化物,X為常見的無色液體。L焰色為黃色,且能使酚酞變紅(反應過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產(chǎn)物已略去)
請回答以下問題:
(1)F的化學式為 ;
(2)I與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A與B生成C和D的反應是 (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熱量的反應;
(4)D與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5)檢驗“黃色溶液”中金屬陽離子的試劑是 (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