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反應(yīng)中Cu2S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 |
B. | 反應(yīng)中銅元素被氧化 | |
C. | Cu既是氧化產(chǎn)物又是還原產(chǎn)物 | |
D. | 每生成1mol Cu,轉(zhuǎn)移2mol電子 |
分析 Cu2S+2Cu2O$\frac{\underline{\;\;△\;\;}}{\;}$6Cu+SO2↑反應(yīng)中,Cu元素由+1價降低為0價,S元素由-2價升高到+4價,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A.因Cu2S中Cu元素由+1價降低為0價,S元素由-2價升高到+4價,則Cu2S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故A正確;
B.Cu元素由+1價降低為0價,則銅元素被還原,故B錯誤;
C.Cu元素由+1價降低為0價,則Cu為還原產(chǎn)物,故C錯誤;
D.由反應(yīng)可知,生成6molCu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6mol,則生成1molCu,轉(zhuǎn)移1mol電子,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yīng),明確反應(yīng)中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空氣中,金屬鋁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護層 | |
B. | 鍍鋅鐵表面有劃損時,鋅被氧化 | |
C. | 紅熱的鐵絲與冷水接觸,表面形成藍黑色保護層 | |
D. | 濃HNO3比稀HNO3更易氧化金屬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O2溶于水時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 | |
B. | CO、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在空氣中都能穩(wěn)定存在 | |
C. | 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療 | |
D. | NO2與水的反應(yīng):3NO2+H2O═2NO3-+NO↑+2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化合物3的分子式為C9H8O5 | |
B. | 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化合物1、2、3、4分別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yīng),消耗NaOH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2:1 | |
C. | 愈創(chuàng)木酚能與Na2CO3溶液反應(yīng)生成CO2 | |
D. | 化合物2可以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還原反應(yīng)、取代反應(yīng)、縮聚反應(yīn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實驗操作、現(xiàn)象 | 得出的結(jié)論 | |
A | 向一未知溶液的樣品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 |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2.0mL濃度均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溶液,振蕩,沉淀呈黃色 | Ksp:AgCl>AgI |
C | 取少量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熱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懸濁液,加熱3~5分鐘,無磚紅色沉淀生成 | 蔗糖沒有水解 |
D | 向兩支裝有2mL 0.1mol•L-1草酸溶液的試管中,分別滴入4mL 0.01mol•L-1的高錳酸鉀溶液、4mL 0.02mol•L-1的高錳酸鉀溶液,發(fā)現(xiàn)加4mL 0.02mol•L-1的高錳酸鉀溶液的試管先褪色 | 濃度越大,反應(yīng)速率越快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凡是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yīng)都是非自發(fā)進行的 | |
B. | 凡是放熱反應(yīng)都是自發(fā)的 | |
C. | 自發(fā)反應(yīng)都是熵增大的反應(yīng) | |
D. | 吸熱反應(yīng)可能屬于自發(fā)反應(yīn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