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選修2化學與技術(shù)】
生產(chǎn)自來水的流程圖所示。
(1) FeSO4·7H2O是常用的混凝劑,它在水中最終生成 沉淀。
(2)實驗室過濾操作所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
(3)我們有時感覺自來水“有漂白粉的氣味”,是因為使用了氯氣消毒,請寫出有關化學方程下列物質(zhì)中, (填寫序號)可以作為氯氣的代用品。
①臭氧 ②NH3(溶液) ③K2FeO4 ④SO2
(4)有些地區(qū)的天然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用離子交換樹脂軟化硬水時,先后把水通過分別裝有 離子交換樹脂和 離子交換樹脂的離子交換柱(填“陰”或 “陽”)。
(5)測定水中的溶解氧:量取20mL水樣,迅速加入MnSO4和KOH的混合溶液,再加入KI溶液,立即塞好塞子,振蕩使其完全反應。打開塞子,迅速加入適量硫酸溶液,此時有碘單質(zhì)生成。用0.10mol/L 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碘,消耗了6.00mL Na2S2O3溶液。已知在堿性溶液中,氧氣能迅速氧化Mn2+,生成物在酸性條件下可以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zhì),本身重新還原為Mn2+。
上述過程發(fā)生的反應可表示為:
2Mn2++4OH-+O2=2MnO(OH)2
MnO(OH)2+2I-+4H+=I2+Mn2++3H2O
I2+2S2O32-=2I-+S4O62-
水中的溶解氧量為 (以mg·L-l為單位)。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均為短周期元素,二者可組成化合物X2Y3。若已知Y的原子序數(shù)m,則X的原子序數(shù)不可能是( )
A.m+5 B. m-11 C. m+6 D. 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利用以下裝置探究氯氣與氨氣之間的反應。其中A、F分別為氨氣和氯氣的發(fā)生裝置,C為純凈干燥的氯氣與氨氣反應的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F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3的結(jié)構(gòu)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裝置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入C裝置的兩根導管左邊較長、右邊較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裝置C內(nèi)出現(xiàn)濃厚的白煙并在容器內(nèi)壁凝結(jié),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該實驗明顯需要改進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稀溶液( )
①NaHSO4和Na2CO3 ②AICl3和NaOH
③NH4HSO4和Ba(Oho)2 ④H3PO4和Ca(OH)2
只用試管、滴管及聞氣味就能鑒別有幾組:
A.1組 B.2組 C.3組 D.4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Y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常溫下丙和己均為氣體。已知反應:甲+乙丁+己,甲+丙戊+己;常溫下0.01 mol·L-1丁溶液的pH為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2周期ⅥA族
B.元素X、Y、Z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r(Z)>r(Y)>r(X)
C.1 mol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6.02×1023
D.1.0 L0.1 mol·L-1戊溶液中陰離子的總物質(zhì)的量小于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是實驗室制備氯氣并進行一系列相關實驗的裝置(夾持設備已略)。
(1)裝置A是氯氣的發(fā)生裝置,請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 ;同時裝置B也是安全瓶,監(jiān)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fā)生堵塞,請寫出發(fā)生堵塞時B中的現(xiàn)象: 。
(3)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為此C中I、II、III處依次放入物質(zhì)的組合應是 (填字母編號)。
編號 | I | II | III |
a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堿石灰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b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無水硫酸銅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c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濃硫酸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d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無水氯化鈣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4)設計裝置D、E的目的是比較氯、溴、碘單質(zhì)的氧化性。反應一段時間后,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裝置E中,振蕩,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該現(xiàn)象 (填“能”或“不能”)說明溴單質(zhì)的氧化性強于碘,原因是 。
(5)裝置F的作用是 ,其燒杯中的溶液不能選用下列中的 (填字母編號)。
a.飽和NaOH溶液 b.飽和Ca(OH)2溶液
c.飽和Na2SO3溶液 d.飽和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條件下,下列各組比值為1∶2的是
A.0.1 mol/L Na2CO3溶液,c(CO32—)與c(Na+)之比
B.0.1 mol/L與0.2 mol/L 醋酸溶液,c(H+) 之比
C.pH=3的硫酸與醋酸溶液,c(SO42—)與c(CH3COO-)之比
D.pH=10的Ba(OH)2溶液與氨水,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2CO(g)+O2(g)=2CO2(g) ΔH= -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 1/2O2(g) ΔH= -226 kJ/mol
根據(jù)以上熱化學方程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O的燃燒熱ΔH= -566 kJ/mol B.CO的熱值約為10.1kJ/g
C.2Na2O2(s) + 2CO2(s)= 2Na2CO3(s) + O2(g) ΔH< -452 kJ/mol
D.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 kJ熱量時,電子轉(zhuǎn)移為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