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15分)
制燒堿所用鹽水需兩次精制。第一次精制主要是用沉淀法除去粗鹽水中Ca2+、Mg2+、Fe3+、SO42-等離子,過程如下:
Ⅰ. 向粗鹽水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過濾;
Ⅱ. 向所得濾液中加入過量Na2CO3溶液,過濾;
Ⅲ. 濾液用鹽酸調節(jié)pH,獲得一次精制鹽水。
(1)過程Ⅰ除去的離子是______。
(2)過程Ⅰ、Ⅱ生成的部分沉淀及其溶解度(20℃/g)如下表:
CaSO4 | Mg2(OH)2CO3 | CaCO3 | BaSO4 | BaCO3 |
2.6×10-2 | 2.5×10-4 | 7.8×10-4 | 2.4×10-4 | 1.7×10-3 |
① 檢測Fe3+是否除盡的方法是______。
② 過程Ⅰ選用BaCl2而不選用CaCl2,運用表中數據解釋原因______。
③ 除去Mg2+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④ 檢測Ca2+、Mg2+、Ba2+是否除盡時,只需檢測Ba2+即可,原因是_____。
(3)第二次精制要除去微量的I-、IO3-、NH4+、Ca2+、Mg2+,流程示意如下:
① 過程Ⅳ除去的離子是______。
② 鹽水b中含有SO42-。Na2S2O3將IO3- 還原為I2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 過程VI中,在電解槽的陰極區(qū)生成NaOH,結合化學平衡原理解釋: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14分)
一位同學在復習時遇到這樣一道習題: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鋁粉后,只產生H2,問該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幾種離子。
(1)加入鋁粉產生H2,說明鋁具有______(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2)該同學分析:若H+大量存在,則NO3-就不能大量存在。
設計實驗證實如下:
裝 置 | 現 象 |
ⅰ. 實驗初始,未見明顯現象 ⅱ. 過一會兒,出現氣泡,液面上方呈淺棕色 ⅲ. 試管變熱,溶液沸騰 |
① 鹽酸溶解Al2O3薄膜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 根據現象ⅱ,推測溶液中產生了NO,為進一步確認,進行如下實驗:
實 驗 | 內 容 | 現 象 |
實驗1 | 將濕潤KI—淀粉試紙置于空氣中 | 未變藍 |
實驗2 | 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淺棕色氣體 | 試紙變藍 |
a. 淺棕色氣體是______。
b. 實驗1的目的是_______。
c. 實驗1、2說明反應生成了NO,將生成NO的離子方程式補充完整:
(3)再假設: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
重新設計實驗證實如下:
裝 置 | 現 象 |
ⅰ. 實驗初始,未見明顯現象 ⅱ. 過一會兒,出現氣泡,有刺激性氣味 |
為確認“刺激性氣味”氣體,進行如下實驗: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未變藍;用濕潤紅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變藍。
① 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______。
② 產生該氣體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鋁粉,結果只檢驗出有H2生成,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5)實驗結果證實:NO3‑在酸、堿性環(huán)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鋁單質,產生含氮化合物。習題中的無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Na+和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二學期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植物油的加成反應可以制得人造黃油
B.75%的酒精可使蛋白質變性從而起到消毒作用
C.纖維素在人體內可水解成葡萄糖,供人體組織的營養(yǎng)需要
D.可用和HCHO 為原料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二學期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NH3的實驗正確的是
A | B | C | D |
|
|
|
|
實驗室制NH3 | 證明NH3極易溶于水 | 收集NH3 | 吸收多余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二學期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學用語不能正確解釋相關事實的是
A.堿性氫氧燃料電池的正極反應:H2 - 2e- + 2OH-=== 2H2O
B.用電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過程:
C.向含有Hg2+的廢水中加入Na2S可除去Hg2+:Hg2+ + S2- === HgS↓
D.汽車尾氣系統的催化轉化器可降低NO等的排放:2CO + 2NO 催化劑 2CO2 +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二學期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事實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A.鋼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比在干燥空氣中更容易生銹
B.用加熱蒸干AlCl3溶液的方法不能制得無水AlCl3
C.蒸餾水和0.1 mol?L-1 NaOH溶液中的c(H+),前者大于后者
D.向含有少量Fe3+的MgCl2酸性溶液中加入MgCO3,可將Fe3+轉化成Fe(OH)3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二學期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事實不能說明元素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相對強弱的是
序號 | 事實 | 推論 |
A | 與冷水反應,Na比Mg劇烈 | 金屬性:Na > Mg |
B | Ca(OH)2的堿性強于Mg(OH)2 | 金屬性:Ca > Mg |
C | SO2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 非金屬性:S > C |
D | t℃時,Br2 + H22HBr K = 5.6×107 I2 + H22HCl K = 43 | 非金屬性:Br > 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二學期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條件下,反應:6H2 + 2CO2C2H5OH + 3H2O的數據如下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H > 0
B.達平衡時,v(H2)正 = v(CO2)逆
C.b點對應的平衡常數K值大于c點
D.a點對應的H2的平衡轉化率為9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二學期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16分)
有機化工原料1,4-二苯基-1,3-丁二烯及某抗結腸炎藥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線如下(部分反應略去試劑和條件):
已知:
Ⅰ. (R、R`表示烴基)
Ⅱ.
(1)抗結腸炎藥物有效成分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團名稱是 。
(2)②中的反應條件是 ;G生成J的反應類型是 。
(3)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
(4)F的結構簡式是 。
(5)③的化學方程式是 。
(6)設計D→E和F→G兩步反應的目的是 。
(7)1,4-二苯基-1,3-丁二烯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a.結構中有兩個苯環(huán),無其它環(huán)狀結構 b.苯環(huán)上的一硝基取代產物有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