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分析下圖所示的四個原電池裝置,其中結論正確的是( )
A.①②中Mg作負極,③④中Fe作負極
B.②中Mg作正極,電極反應式為6H2O+6e-===6OH-+3H2↑
C.③中Fe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
D.④中Cu作正極,電極反應式為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原電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外電路中,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
B.在原電池中,相對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不活潑的金屬作正極
C.原電池工作時,正極表面一定有氣泡產生
D.原電池工作時,可能會伴隨著熱能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關電化學知識的描述正確的是( )
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熱,故可把該反應設計成原電池,把其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B.某原電池反應為Cu+2AgNO3===Cu(NO3)2+2Ag,裝置中的鹽橋中可以是裝有含瓊膠的KCl飽和溶液
C.原電池的兩極一定是由活動性不同的兩種金屬組成
D.從理論上講,任何能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設計成原電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判斷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
(1)在原電池中,發(fā)生氧化反應的一極一定是負極( )
(2)在原電池中,負極材料的活潑性一定比正極材料強( )
(3)在原電池中,正極本身一定不參與電極反應,負極本身一定要發(fā)生氧化反應( )
(4)其他條件均相同,帶有“鹽橋”的原電池比不帶“鹽橋”的原電池電流持續(xù)時間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常利用甲醛法測定(NH4)2SO4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其反應原理為:4NH+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時,1 mol(CH2)6N4H+與1 mol H+相當],然后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反應生成的酸。某興趣小組用甲醛法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Ⅰ 稱取樣品1.500 g。
步驟Ⅱ 將樣品溶解后,完全轉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搖勻。
步驟Ⅲ 移取25.00 mL樣品溶液于250 mL錐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搖勻、靜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試液,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復2次。
(1)根據(jù)步驟Ⅲ填空:
①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直接加入NaOH標準溶液進行滴定,則測得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②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滌后,水未倒盡,則滴定時用去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③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應觀察________。
A.滴定管內液面的變化
B.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④滴定達到終點時,酚酞指示劑由________色變成________色。
(2)滴定結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 次數(shù) | 待測溶液的體積/mL | 標準溶液的體積 | |
滴定前刻度/mL | 滴定后刻度/mL |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2.00 | 21.99 |
3 | 25.00 | 0.20 | 20.20 |
若NaOH標準溶液的濃度為0.101 0 mol·L-1,則該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需要純凈的NaCl溶液,但現(xiàn)有的NaCl晶體中混有少量Na2SO4和(NH4)2CO3。請設計實驗除去雜質,并回答下列問題:
(1)除去(NH4)2CO3是直接加熱好,還是加強堿后再進行加熱好?
你選擇的是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NH4)2CO3已除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SO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SO已除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一固體混合物,可能由碳酸鈉、硫酸鈉、硫酸銅、氯化鈣、氯化鈉等物質組成。為鑒別它們,做了如下實驗:
(1)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攪拌后得無色溶液;
(2)在此溶液中滴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過濾,然后在此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最后全部消失。
由此推斷,固體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肯定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會有__________。如果要進一步確定可能有的物質是否存在,可采用的檢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離子中的若干種:K+、NH、Cl-、Mg2+、Ba2+、CO、SO,現(xiàn)取三份100 mL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產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熱后,收集到氣體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經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沉淀質量為2.33 g。
根據(jù)上述實驗,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
A.K+不一定存在
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
C.Cl-可能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含有Na+的澄清溶液中可能還存在NH、Fe2+、I-、Br-、CO、SO六種離子中的幾種。將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①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有氣泡生成,溶液變黃色;②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無沉淀生成;③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顯藍色。依據(jù)上述實驗事實推斷該溶液( )
A.一定呈堿性
B.一定不存在I-、SO、Fe2+
C.可能存在NH、CO
D.一定存在Fe2+、Br-、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