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下列裝置制備并檢驗Cl2的性質。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Ⅰ圖中:如果MnO2過量,濃鹽酸就可全部被消耗
B. Ⅱ圖中:量筒中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C. Ⅲ圖中:生成藍色的煙
D. Ⅳ圖中:濕潤的有色布條能褪色,將硫酸溶液滴入燒杯中,至溶液顯酸性,結果有Cl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知道了某過程有自發(fā)性之后,則
A.可判斷出過程的方向B.可確定過程是否一定會發(fā)生
C.可預測過程發(fā)生完成的快慢D.可判斷過程的熱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常溫常壓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H2O(l)═H2O(g)△H=+44.0kJ/mol
寫出甲醇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同溫同壓下,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Q2>Ql的是
A. 2H2(g)+O2(g)=2H2O(g);△H=-Q1 2H2(g)+O2(g)=2H2O(1); △H=-Q2
B. S(g)+O2(g)=SO2(g); △H=-Q1 S(s)+O2(g)=SO2(g); △H=-Q2
C. C(s)+O2(g)=CO2(g); △H=-Q1 C(s)+1/2O2 (g)=CO(g); △H=-Q2
D. H2(g)+Cl2(g)=2HCl(g);△H=-Q1 1/2H2(g)+1/2Cl2(g)=HCl(g);△H=-Q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元素是所有原子中半徑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與其氫化物生成一種鹽X;D與A同主族,且與E同周期;E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次外層電子數的3/4,A、B、D、E這四種元素中,每一種都與C元素形成原子個數比不相同的化合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C和E兩元素相比較,非金屬性較強的是(填元素名稱),可以驗證該結論的是(填寫編號);
A.比較這兩種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沸點
B.比較這兩種元素的單質在常溫下的狀態(tài)
C.比較這兩種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D.比較這兩種元素的單質與氫氣化合的難易
(2)寫出C、D兩元素形成的原子個數比為1:1的化合物與E、C兩元素形成的原子個數比為1:2的化合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A、C、D、E四種元素可形成兩種酸式鹽,兩種酸式鹽相互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A和E,A和C可形成甲、乙兩種微粒,它們均為負一價雙原子陰離子,且甲有18個電子,乙有10個電子,則甲與乙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B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和其一種常見氧化物(雙原子分子)能反應生成B的單質,該反應中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6)在火箭推進器中裝有液態(tài)B2A4和液態(tài)A2C2 , 已知0.4mol.液態(tài)B2A4和足量液態(tài)A2C2反應,生成氣態(tài)B2和氣態(tài)A2C,放出256.6kJ的熱量.試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B2A4的電子式
(7)A2C的沸點比A2E 沸點 , 原因是
(8)下列事實可以用氫鍵解釋的是
A.水比硫化氫穩(wěn)定.
B.氨氣易液化.
C.氨氣極易溶于水.
D.水結成冰,密度減小,體積增大.
(9)用電子式表示氯化氫的形成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有關SO2、Cl2的性質實驗.
(1)某小組設計如圖所示的裝置圖(圖中夾持和加熱裝置略去),分別研究SO2和Cl2的性質.
若從左端分別通入SO2和Cl2 , 裝置A中觀察到的現象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若裝置D中裝的是五氧化二釩(催化劑),通入SO2時,打開K通入適量O2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E中盛有溶液.
(2)若裝置B中裝有5.0mL 1.0×10﹣3mol/L碘水,當通入足量Cl2完全反應后,共轉移了5.0×10﹣5mol電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某同學將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裝有氯化鋇溶液的試管,未見沉淀生成,若向該試管中加入足量(填字母) , 則可以看到白色沉淀產生.
A.氨水
B.稀鹽酸
C.稀硝酸
D.氯化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