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4900  34908  34914  34918  34924  34926  34930  34936  34938  34944  34950  34954  34956  34960  34966  34968  34974  34978  34980  34984  34986  34990  34992  34994  34995  34996  34998  34999  35000  35002  35004  35008  35010  35014  35016  35020  35026  35028  35034  35038  35040  35044  35050  35056  35058  35064  35068  35070  35076  35080  35086  35094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正確掌握好化學用語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物是       (    )

 

         A.次氯酸的電子式:

         B.質量數(shù)為16的氧原子的原子符號:816O

         C.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

         D.亞硫酸氫根離子的電離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

Ⅰ.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

(1)若實驗中大約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稱量NaOH固體             g。

(2)從圖1中選擇稱量NaOH固體所需要的儀器是(填字母):                    。

Ⅱ.測定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

(3)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為57.3 kJ/mol);

(4)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①請?zhí)顚懴卤碇械目瞻祝?/p>

     溫度

實驗次數(shù)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

t2/℃

溫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認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則中和熱△H=                      (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③上述實驗數(shù)值結果與57.3 kJ/mol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H2SO4溶液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種新型燃料電池,一極通入空氣,另一極通入丁烷氣體;電解質是摻雜氧化釔(Y2O3)的氧化鋯(ZrO2)晶體,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傳導O2—。下列對燃料電池說法正確的是

A.在熔融電解質中,O2—由負極移向正極

B.電池的總反應是:2C4H10+13O2→8CO2+10H2O

C.通入空氣的一極是正極,電極反應為:O2+4e+2H2O=4OH

D.通入丁烷的一極是正極,電極反應為:2C4H10+26e+13O2—=4CO2+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與NO3-互為等電子體的是( 。

A.SO3  B.BF3 。茫瓹H4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由乙醛和乙酸乙酯組成的混合物中,若含碳的質量分數(shù)為A%,則此混合物中含氧的質量分數(shù)為(   )

A.6A%                  B.(100-7A/6)%          C.A/6%         D.10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可逆反應:Fe(s) + CO2(g)FeO(s) + CO(g),其溫度與平衡常數(shù)K的關系如下表:

T(K)

938

1173

K

1.47

2.15

(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該反應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狀態(tài),改變下列條件再達平衡后判斷(選填“增大”、

“減小”、“不變”):

①升高溫度,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_;

②充入氦氣,混合氣體的密度__________。

(3)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右圖所示。

①從右圖可知,在t1時改變了某種反應條件,反應在

t2時達到平衡,改變的條件可能是_______(選填編號)。

a.升高溫度             b.增大CO2的濃度      

c.減小CO2的濃度       d.使用催化劑

②如果在t3時增加CO2的量,t4時反應又處于新平衡狀態(tài),請在上圖畫出t3~ t5時間段的v變化曲線。

③能作為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       (選填編號)。

a.v(CO2)=v(CO)              b.容器內氣體總壓強不再變化

c.容器內氣體密度不再變化       d.使用催化劑后,正、逆反應速率同比例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的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火焰呈蒼白色,產生大量白霧

B.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銅在氯氣中燃燒,產生白煙,加水溶解后可能得到綠色溶液

D.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鉀粉末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可觀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籍華裔錢永健等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和研究了綠色熒光蛋白。熒光素是發(fā)光物質的基質,5-羧基熒光素(5-FAM)結構簡式如右圖所示,在堿性條件下有強烈的綠色熒光,廣泛應用于熒光分析等。下列有關5-FAM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

B.分子式為C21H12O7

C.1mol 該物質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可消耗4 mol氫氧化鈉

D.不與FeCl3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氫、氮、氯和鈉四種元素中:

(1)有2種元素組成的共價化合物的水溶液顯酸性,這種化合物的電子式是                             

(2)有2種元素可形成離子化合物,用子電式表示其形成過程:

                                            

(3)在它們可能形成的雙原子分子的單質中,化學性質最穩(wěn)定的是:

                                     。(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X、Y、Z為三種由短周期元素構成的粒子,每摩粒子都有10mol電子,其結構特點如下:

X

Y

Z

原子核數(shù)

單核

四核

雙核

粒子的電荷數(shù)

1個單位正電荷

0

1個單位負電荷

現(xiàn)有A、B、C、D、E、F、G、H、I、J、K等物質,它們之間的相互反應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圖所示:

已知物質A由X、Z構成, B、C、D、K都是單質,G為無色液體,I的水溶液呈堿性,反應①~⑤都是用于工業(yè)生產的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 A的電子式為             ;D的結構式為            

(2)物質B的組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

反應④離子方程式為                                。?

(4)H和I反應的生成物的水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            (用一個離子反應方程式表示)

(5)已知每生成1mol I放出46.0kJ的熱量,則反應③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