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四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總數是其最外層電子數的3倍。請回答下列問題:
X | Y |
|
| Z | W |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2)這些元素的氫化物中 是結構最簡單的有機物(寫化學式);
(3)Y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
(4)XW2的電子式為 ;其遇水在高溫時發(fā)生非氧化還原反應,得到兩種酸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用電子式表示Na2W的形成過程 ;
(6)W和Y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在170~190之間,且W的質量分數約為70%。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A、B、C是中學化學的常見物質,它們在一定條件下有如下轉化關系:
(1)若A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C為紅棕色氣體。則實驗室常用的制取A的化學方程式為 ,A轉化為B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若組成D單質的元素在地殼中含量最高,A元素焰色反應為黃色,則C的電子式為 。
(3)若D是金屬,C溶液在貯存時應加入少量D,其理由是(只用離子方程式說明)________________,A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若D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A是一種強電解質且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陽離子均含有10個電子。則B轉化為C的離子方程式為 。
(5)若D為一種強堿,B具有兩性,則C溶液中除氫氧根外還存在的陰離子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實驗興趣小組在“探究氯水與溴化亞鐵溶液反應”的實驗中發(fā)現:“在足量的溴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氯水,振蕩后溶液呈黃色�!�
【資料】 | 溴水是溴單質的水溶液,因溶有溴單質而呈黃色。 |
根據已有化學知識及資料,請你參與上述現象形成原因的分析與探究:
(1)提出問題猜想:
溶液呈黃色是因發(fā)生離子反應① (填離子方程式)所致。
溶液呈黃色是因發(fā)生離子反應② (填離子方程式)所致。
(2)設計實驗并驗證
為驗證①與②中是哪個原因導致了溶液變黃色,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請根據以下所給試劑,進行合理選用,完成實驗方案1和方案2:
試劑 | 酚酞試液、CCl4、無水酒精、KSCN溶液 | ||
方案 | 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 | 取所述黃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 并振蕩 | 溶液變紅色 | 反應 所致 |
2 | 取所述黃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 并振蕩 | ________ ________ |
(3)實驗結論:以上實驗不僅驗證了溶液變黃的真實原因,同時證明了Fe2+的還原性比Br- (填“強”或“弱”)。
(4)實驗反思
I. 根據上述實驗推測,若在溴化亞鐵溶液中滴入足量氯水,再加入CCl4并充分振蕩后靜止,產生的現象是 。
Ⅱ. 在100 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標準狀況),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化成單質Br2,則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氟氯代烷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氟利昂CF2Cl2是氟氯代烷的一種,是一種制冷劑
B. 氟氯代烷化學性質穩(wěn)定,有毒
C. 氟氯代烷大多無色,無臭,無毒
D. 在平流層中,氟氯代烷在紫外線照射下,分解產生的氯原子可引發(fā)損耗臭氧層的循環(huán)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氣體VL,完全燃燒產生CO2和H2O,消耗相同狀態(tài)下的O23VL,則混合氣體中乙烯和乙醇的體積比為
A. 1:1 B. 2:1 C. 1:2 D. 任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氣態(tài)烴1 mol最多和2 mo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所得產物又能與10 mol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最后得到一種只含碳、氯元素的化合物,則原氣態(tài)烴為
A. 2-辛炔 B. 丙烯 C. 2-丁炔 D. 2-戊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