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1867  41875  41881  41885  41891  41893  41897  41903  41905  41911  41917  41921  41923  41927  41933  41935  41941  41945  41947  41951  41953  41957  41959  41961  41962  41963  41965  41966  41967  41969  41971  41975  41977  41981  41983  41987  41993  41995  42001  42005  42007  42011  42017  42023  42025  42031  42035  42037  42043  42047  42053  42061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兩個恒容容器中有平衡體系:A(g) 2B(g)和2C(g) D(g),X1和X2分別是A和C的轉化率。在溫度不變時,均增加相同的A和C的物質(zhì)的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X1降低,X2增大                 B.X1、X2均降低

C.X1增大,X2降低                   D.X1、X2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8分)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mA+nBpC達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氣體,減少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m+n和p的關系是          。

(2)A、C是氣體,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動,則B為          態(tài)。

(3)A、C是氣體,而且m+n=p,增大壓強可使平衡發(fā)生移動,則平衡移動的方向是       。

(4)加熱后,可使C的質(zhì)量增加,則正反應是           反應(放熱或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6分)自然界里氮的固定途徑之一是在閃電的作用下,N2與O2反應生成NO。

(1)在不同溫度下,反應N2(g)+O2(g)2NO(g) DH=a kJ·mol1的平衡常數(shù)K如下表:

溫度/℃

1538

1760

2404

平衡常數(shù)K

0.86×104

2.6×104

64×104

       該反應的△H    0(填“>”、“=”或“<”)。

(2)2404℃時,在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2.6molN2和2.6mol O2,計算反應:

N2(g)+O2(g)2NO(g)達到平衡時N2的濃度為         。(此溫度下不考慮O2與NO的反應。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科學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溫常壓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有實驗報道:在常溫、常壓光照條件下,N2在催化劑(摻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的主要產(chǎn)物為NH3。相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2N2(g)+6H2O(1)=4NH3 (g)+3O2(g)   DH=+1530kJ·mol1

  則氨催化氧化反應4NH3(g)+5O2(g)=4NO(g)+6H2O(1)的反應熱DH         。  (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6分)2SO2(g)+O2(g) 2SO3(g),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為1 mol SO3(g)的△H=–99kJ/mol。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E的大小對該反應的反應熱有無影響?             。該反應通常用V2O5作催化劑,加V2O5會使圖中B點升高還是降低?                 。

(2)寫出圖中由A生成C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3)已知單質(zhì)硫的燃燒熱為296 kJ/mol,計算由S(s)生成3 mol SO3(g)的△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Ⅰ.(4分)用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卮鹣铝袉栴}: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 是               。

(2)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3)如果反應前后的溫度差是(t2-t1),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均為1g/cm3,比熱容為4.18J/(g•℃),寫出該實驗中和熱的計算式:△H=            

Ⅱ.(12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很多,某�;瘜W小組用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

實驗一:他們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濃度的硫酸(0.5 mol/L、2 mol/L、18.4 mol/L)。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甲同學研究的實驗報告如下表:

實驗步驟

現(xiàn)象

結論

①分別取等體積的2 mol/L的硫酸于試管中

反應速率Mg>Fe,Cu不反應

金屬的性質(zhì)越活潑,反應速率越快

②___________________

(1)甲同學表中實驗步驟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學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還需控制的實驗條件是________。

乙同學為了更精確的研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定量實驗。

(3)乙同學在實驗中應該測定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________。

(4)乙同學完成該實驗應選用的實驗藥品是___________。

該實驗中不選用某濃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4分)某化學反應2A(g)  B(g)+D(s)在四種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器均為相同恒容密閉容器,B、D起始為0。反應物A的濃度(mol·L1)隨反應時間(min)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完成下列填空:

(1)在實驗1中,反應在10至20分鐘時間內(nèi)平均速率υ(A)=                          。

(2)在實驗2中,A的初始濃度c 2=           mol·L1,反應經(jīng)20分鐘就達到平衡,可推測實驗2中還隱含的條件是                               

(3)設實驗3的反應速率為υ3,實驗1的反應速率為υ1,則υ3         υ1(填>、=、<),且c 3=                         。

(4)由本次實驗,可推測該反應是         反應(選填吸熱或放熱)。理由是:                                                    

(5)1~4組實驗中,A的平衡轉化率最大的是第               組。

(6)在實驗2中,50 min后,若將容器體積增大1倍,則達平衡時B的濃度為      

      (填>、=、<)0.125 mol·L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填“不變”、“增大”或 “減小”)。

    (7)若實驗4起始充入2mol/LA,則達平衡后A的轉化率與原平衡相比           (填“不變”、“增大”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過程一定釋放出能量的是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組成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的分類組合全部正確的是

編組

強電解質(zhì)

弱電解質(zhì)

非電解質(zhì)

A

NaCl

HF

Cl2

B

H2SO4

BaSO4

CS2

C

NH3·H2O

HClO

Cu

D

Ba(OH)2

H2S

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升高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能量明顯增加             B.降低活化分子的能量

      C.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             D.降低反應所需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用鐵片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下列措施不能使氫氣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熱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濃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鐵片,改用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