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中缺失一條染色體的個體叫單體(2n-1).大多數(shù)動物的單體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蠅(2n=8)中,點狀染色體(4號染色體)缺失一條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夠繁殖后代,可以用來進行遺傳學研究.

(1)4號染色體單體的果蠅所產(chǎn)生的配子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
 

(2)果蠅群體中存在短肢個體,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將短肢果蠅個體與純合正常肢個體交配得F1,F(xiàn)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表所示.據(jù)表判斷,顯性性狀為
 
,理由是
 

 短肢正常肢
F1085
F279245
(3)根據(jù)判斷結果,可利用非單體的短肢果蠅與正常肢(純合)4號染色體單體果蠅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號染色體上.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
①讓非單體的短肢果蠅個體與正常肢(純合)4號染色體單體果蠅交配,獲得子代;
②統(tǒng)計子代的性狀表現(xiàn),并記錄.
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①若
 
,則說明短肢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
②若
 
,則說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號染色體上.
(4)若通過(3)確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則將非單體的正常肢(雜合)果蠅與短肢4號染色體單體果蠅交配,后代出現(xiàn)短肢果蠅的概率為
 

(5)若果蠅的某一性狀的遺傳特點是子代的表現(xiàn)總與親代中雌果蠅一致,請嘗試解釋最可能的原因.
 
考點: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shù)目變異
專題:
分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由于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短肢果蠅個體與純合正常肢個體交配得F1全為正常肢,F(xiàn)1自由交配得F2正常肢:短肢=3:1,因此短肢為隱性,正常肢為顯性.設正常肢和短肢基因分別為A和a,若非單體的短肢果蠅個體(aa)與純合正常肢4號染色體單體果蠅(A0)交配,獲得子代果蠅正常肢:短肢=1:1,則短肢基因必位于4號染色體上,否則短肢基因不位于4號染色體上.
解答: 解:(1)已知果蠅單體的體細胞中含有7條染色體,所以產(chǎn)生的配子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4條或3條.
(2)從表格中可看出,短肢果蠅個體與純合正常肢個體交配得F1,都是正常肢且子二代中正常肢:短肢=3:1,所以顯性性狀為正常肢.
(3)要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號染色體上,采用假設推理法,如果短肢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則4號染色體單體的正常肢果蠅的基因型為A,與非單體的短肢果蠅個體aa交配,子代果蠅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正常肢Aa:短肢a=1:1;如果短肢基因不位于4號染色體上,則4號染色體單體的正常肢果蠅的基因型為AA,與非單體的短肢果蠅個體aa交配,子代果蠅全為正常肢Aa.
(4)已知短肢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則將非單體的正常肢(純合Aa)果蠅與短肢4號染色體單體果蠅(aO)交配,后代出現(xiàn)短肢果蠅的概率為
1
2

(5)若果蠅的某一性狀的遺傳特點是子代的表現(xiàn)總與親代中雌果蠅一致,表現(xiàn)為母系遺傳的特點,說明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在線粒體中.
故答案為:
(1)4條或3條
(2)正常肢 F1全為正常肢(或F2中正常肢:短肢=3:1)
(3)①子代中出現(xiàn)正常肢果蠅和短肢果蠅,且比例為1:1    ②子代全為正常肢
(4)
1
2

(5)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在線粒體中
點評:本題考查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及應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利用高能射線照射植物體使植物體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得植物體某些特征發(fā)生改變的現(xiàn)象稱之為突變,某研究小組通過對植物進行高能射線照射的方式獲得了水稻的葉黃素缺失突變體.將其葉片進行了紅光照射光吸收測定和色素層析條帶分析(從上至下),與正常葉片相比實驗結果是(  )
A、光吸收差異顯著,色素帶缺第2條
B、光吸收差異不顯著,色素帶缺第2條
C、光吸收差異顯著,色素帶缺第3條
D、光吸收差異不顯著,色素帶缺第3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細胞內無機鹽的作用不包括( 。
A、調節(jié)生命活動
B、維持酸堿平衡
C、組成某些化合物
D、提供營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在補鈣的同時,最好吃一點魚肝油,其原因是(  )
A、魚肝油中含有維生素A,有利于鈣的吸收
B、魚肝油中含有更多的鈣
C、魚肝油中含有維生素D,有利于鈣的吸收
D、魚肝油中含有較多的脂質,有利于鈣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體細胞中的核酸,含有的堿基種類有(  )
A、1種B、4種C、5種D、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與有絲分裂相比,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最顯著的特征是(  )
A、紡錘體的形成
B、著絲點的分裂
C、染色體的復制
D、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和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的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
①含細胞壁結構的細胞必定為植物細胞         ②含中心體的細胞必定為動物細胞
③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    ④植物細胞中必定含有葉綠體
⑤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綠色植物.
A、①③B、①④C、③⑤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質粒的示意圖,其中ori為復制必需的序列,amp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tet為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箭頭表示酶切后目的基因插入位點.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質粒都含有抗性基因,該基因常常作為標記基因
B、將重組質粒1導入一個大腸桿菌,該菌不能在含氨芐青霉素培養(yǎng)基上長出一個菌落
C、為了便于篩選含重組質粒的受體細胞,應首選重組質粒2導入受體細胞
D、將重組質粒4導入大腸桿菌,目的基因至少會表達出一個蛋白質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大菱鲆是我國重要的海水經(jīng)濟魚類.研究性學習小組嘗試對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進行研究.
(1)查詢資料得知,18℃時,在不同pH條件,大菱鲆的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圖1.由圖可知,在各自最適pH下,三種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2)資料表明大菱鲆人工養(yǎng)殖溫度常年在15一18℃之間,學習小組假設: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適溫度在15一18℃間.他們設置15℃、16℃、17℃、18℃的實驗溫度;探究三種酶的最適溫度.
①探究實驗中以干酪素為底物.干酪素的化學本質是
 
 
試劑鑒定.
②胃蛋白酶實驗組和幽門盲囊蛋白酶實驗組的pH應分別控制在
 

③為了控制實驗溫度,裝有酶和底物的試管應置于恒溫箱中以保持恒溫.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可以
 
 表示.
④實驗結果如圖2,據(jù)此能否確認該假設成立?
 
.理由是:
 

(3)研究還發(fā)現(xiàn):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養(yǎng)殖投放的飼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
 
的比例,以減少對海洋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