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有關進化的資料,回答問題.
達爾文認為不同物種是由其祖先逐漸變化而產(chǎn)生的.研究不同物種的相同和相異之處,并將它們與從前存在的生物比較,可以找出不同物種之間的演化關系.右圖顯示4層埋藏著化石的巖石,W是離地表最近的巖層.

(1)最早期的化石埋藏在圖1中的
 
層巖石中.
(2)這些化石是下列
 
的證據(jù).
A.蝸牛和魚出現(xiàn)競爭      B.魚捕食蝸牛
C.蝸牛由魚進化而成      D.魚和蝸牛的進化
(3)舉出化石作為生物進化證據(jù)的2項不足之處.①
 
 

 (4)科學家們從各種證據(jù)得出生物進化的歷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圖2是生物進化歷程簡圖.根據(jù)上述規(guī)律在下列橫線上填寫與圖中數(shù)字對應的動物類群.動物類群:兩棲動物、魚類、鳥類、爬行動物.①
 
;③
 

(5)兔傳染性黏液瘤是1種由病毒引致的疾病,可把兔殺死.這種病毒曾被引入到兔的野生種群中,用以控制兔的數(shù)目.起初兔的數(shù)目明顯下降,但過了一段日子,數(shù)目又再增加,而且那些兔對這種病毒已產(chǎn)生了抗性.用生物進化理論解釋上述現(xiàn)象.
 

(6)在某地區(qū)新建一蝸牛種群,蝸牛被鳥類捕食,鳥在石頭上打破蝸牛,吃掉柔軟的身體留下外殼.有的蝸牛有條紋有的則無條紋.記錄的相關數(shù)據(jù)下表.預測經(jīng)過幾個世代后,有條紋和無條紋的基因頻率將發(fā)生的變化是
 
.引起這一變化的原因是
 
有條紋的 無條紋的
活著的 200 400
破裂的 400 200
考點: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基因頻率的變化
專題:
分析: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保存在地殼的巖石中的古動物或古植物的遺體或表明有遺體存在的證據(jù)都謂之化石.通過環(huán)境的選擇將生物個體中產(chǎn)生的不定向的有利變異選擇出來,其余變異遭到淘汰.分析表,有條紋的和無條紋的活著的分別為200、400,破裂的分別為400、200,說明有條紋的蝸牛更容易被鳥類捕食;經(jīng)過長期自然選擇控制無條紋的基因頻率增加;說明鳥類捕食決定蝸牛進化方向.
解答: 解:(1)最早期的化石埋藏在最下面的Z層巖石中.
(2)化石是魚和蝸牛的進化的證據(jù).
(3)化石作為生物進化證據(jù)不足之處為有些生物未能形成化石;未能找到完整的化石.
(4)圖2是生物進化歷程簡圖,①代表鳥類;③代表兩棲動物.
(5)兔對病毒的抗性存在著強弱不同的變異,抗性強的兔生存機會較大,并繁殖后代將強抗性的變異傳給后代.個體的變異隨著時間不斷累積,經(jīng)過許多代后,兔種群中的大部分個體都具有強抗性.
(6)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有條紋的活著和破裂的分別為200、400,無條紋的活著和破裂的分別為400、200;由于鳥類長期的選擇性捕食,使蝸牛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即有條紋的基因頻率減少,無條紋的基因頻率增加.
故答案為:(1)Z   (2)D
(3)有些生物未能形成化石    未能找到完整的化石(難以找到過渡類型的化石等)
(4)鳥類       兩棲動物
(5)兔對病毒的抗性存在著強弱不同的變異,抗性強的兔生存機會較大,并繁殖后代將強抗性的變異傳給后代.個體的變異隨著時間不斷累積,經(jīng)過許多代后,兔種群中的大部分個體都具有強抗性
(6)有條紋的基因頻率減少,無條紋的基因頻率增加   鳥類的選擇性捕食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生物進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還包括識圖能力、信息的提取與計算能力、通過比較與綜合做出合理判斷的能力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硫氧化菌能將自然界的還原性硫化物氧化成硫酸或硫磺,并利用從中獲得的能量制造有機物.下列生物與之最相似的是( 。
A、酵母菌B、乳酸菌
C、大腸桿菌D、硝化細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反射弧的模式圖,則( 。
A、神經(jīng)沖動在②和④上以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
B、興奮的傳導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損時,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動
D、③具有語言、學習、思維、記憶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關科學探究的問題
低溫使植物細胞產(chǎn)生大量對細胞有害的過氧化產(chǎn)物,如會破壞細胞脂質的脂質過氧化產(chǎn)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的能夠清除過氧化產(chǎn)物的一種活性物質,從而增強植物的抗冷性.水楊酸是分布于植物體內的一種激素類物質,在植物的抗病、抗旱、抗冷和抗鹽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作用.研究人員將水稻種子萌發(fā)培養(yǎng)后,選擇了400株水稻幼苗進行實驗,步驟及結果如下表.
處        理 培養(yǎng)溫度 MDA(umol/g) SOD活性(U/g?min)
1 25℃的蒸餾水澆灌   25℃ 29.4 7.3
2 34.3 9.4
3 5℃的0.5mmol/L水楊酸澆灌 5℃ 33.8 10.3
4 5℃的1.0mmol/L水楊酸澆灌 5℃ 33.0 11.6
5 5℃ 31.5 13.6
6 5℃的2mmol/L水楊酸澆灌 5℃ 34.8 8.5
7 5℃的2.5mmol/L水楊酸澆灌 5℃ 35.4 7.9
8 5℃的3.0mmol/L水楊酸澆灌 5℃ 35.7 6.5
1)該實驗的目的是:
 

2)表中①②處理方法是
 
,③的處理方法
 
.將組1和組2作對照,可得結論是
 

組1和組2中,與實驗組3~8組形成對照的是
 

3)為確保實驗的準確性,本實驗除溫度外還需要控制的無關變量有
 
.(至少寫2點)
4)請根據(jù)5℃條件下實驗結果完成水楊酸濃度與SOD活性關系的坐標曲線圖.
5)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①
 

②在低溫條件下,水楊酸對水稻幼苗抗冷性作用具有
 

6)在水稻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含量迅速上升的激素是
 
.(可多選)
A.生長素        B.細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脫落酸
7)進一步探究:若要研究水楊酸在植物抗旱方面的作用,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對經(jīng)過不同濃度水楊酸處理的葉片中含水量進行測定,則比較恰當?shù)臏y定方法是
 

A.
干重
鮮重
      B. 
鮮重-干重
鮮重
     C.鮮重-干重      D.
鮮重
干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老鼠中,基因C決定色素的形成,其隱性等位基因c則為白化基因;基因B決定黑色素的沉積,其隱性等位基因b在純合時導致棕色表現(xiàn)型;基因A決定毛尖端黃色素的沉積,其隱性等位基因a無此作用;基因型為C_A_B_的鼠為栗色鼠.有兩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其交配后代有三種表現(xiàn)型,大致比例為:9栗色:3黑色:4白化.
(1)若只考慮老鼠體色有色和白化的遺傳,遵循
 
定律.
(2)這兩只栗色的雙親鼠的基因型是
 
,其后代白化鼠中純合子占白化鼠的
 
(填分數(shù)).
(3)若又有一黑色丙鼠與一栗色丁鼠交配,產(chǎn)生了如下后代:9/32栗色,9/32黑色,3/32黃棕色,3/32棕色,8/32白化,則丁鼠的基因型是
 
,后代鼠中有色鼠:白化鼠的比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一種非逆轉錄RNA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能感染人類.研究者針對禽流感病毒進行了相關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1)禽流感病毒遺傳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有
 
種.對禽流感病毒的基因測序時,主要工作目標是測定禽流感病毒
 

(2)病毒除感染家禽外,還能感染其他哺乳動物,說明不同種類的被感染細胞表面具有相似的
 
,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
 
的功能.在被感染的細胞中,通過RNA復制與
 
過程合成病毒蛋白,從而產(chǎn)生子代病毒,機體被感染細胞的清除可通過
 
免疫實現(xiàn).
(3)某男子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并已產(chǎn)生相應抗體,無明顯病癥,但這并不能保證他短期內再次感染時不會成為禽流感患者,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I.如圖表示人體進食后,血糖、胰島素含量的變化情況,據(jù)圖回答:
(1)胰島素降低血糖濃度途徑之一是促進
 
.在細胞內,核基因表達產(chǎn)生胰島素前體,再依次經(jīng)過
 
等細胞結構完成加工,分泌等一系列過程.
(2)補充完成下列調節(jié)模型:

II.某同學用若干條小鯽魚,胰島素溶液、葡萄糖溶液、小型噴霧器、裝有適量水的魚缸等器材,驗證胰島素的生理作用,補充完成以下實驗操作:
(1)實驗步驟:挑選
 
的小鯽魚若干條,平均分成兩組,分別放放兩個魚缸中,觀察鯽魚的游動狀態(tài);取出鯽魚,同時用小型噴霧器給甲組鯽魚鰓部噴灑清水,給乙組噴灑
 
,1-2分鐘后將鯽魚放回魚缸,觀察鯽魚的游動狀態(tài).
(2)實驗結果見表.
組別 實驗處理前 實驗處理后
甲組 正常游動 正常游動
乙組 正常游動 游動緩慢甚至昏厥
以上實驗只能證明胰島素可以影響鯽魚的生理狀況,若要證明胰島素能夠降低血糖濃度,需補充的實驗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1表示某細菌的抗除草劑基因的部分片段,其中a、b、c分別表示該基因片段中特定的堿基對.圖2表示該細菌細胞內DNA自我復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過程.請分析回答:

(1)圖2所示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是
 
.在真核細胞內,核基因控制的該過程發(fā)生在同一場所的是
 
(選填序號).過程①的產(chǎn)物分子中只有一條單鏈是新合成的,因此這種合成方式被稱為
 
.過程②需要催化.完成③時,一般在一條mRNA上會結合多個核糖體,其意義是
 

(2)基因突變是由于
 
,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若圖1中基因位點a的堿基對變?yōu)?span id="8vlbhvt" class="MathJye" mathtag="math" style="whiteSpace:nowrap;wordSpacing:normal;wordWrap:normal">
T
A
,位點b的堿基對變?yōu)?span id="q8f8imr" class="MathJye" mathtag="math" style="whiteSpace:nowrap;wordSpacing:normal;wordWrap:normal">
G
C
,位點c的堿基對變?yōu)?span id="7vt02lt" class="MathJye" mathtag="math" style="whiteSpace:nowrap;wordSpacing:normal;wordWrap:normal">
A
T
,則其中位點
 
的突變對生物性狀表現(xiàn)無影響,其原因是
 

(3)若將此抗除草劑基因轉入大豆根細胞中,欲檢測轉基因是否成功,應將轉入目的基因的細胞培養(yǎng)在含
 
的全營養(yǎng)固體培養(yǎng)基中.抗除草劑基因能在大豆細胞中表達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某種動物細胞生活周期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據(jù)圖判斷,發(fā)生著絲粒分裂的區(qū)段有( 。
A、A-B和K-L
B、D-E和J-K
C、H-I和J-K
D、E-F和K-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