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有絲分裂實驗被廣泛用于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染色體變化的監(jiān)測。

研究表明:溫度、秋水仙素和高爾基體等都會影響植物細胞正常的有絲分裂。某同學為驗證低溫能誘導蠶豆(2n=12)根尖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開展了相關研究。

(1)材料用具:蠶豆,冰箱,顯微鏡,蓋玻片,載玻片等顯微操作器材,另外還需的化學試劑有 等。

(2)實驗原理:低溫處理根尖細胞,能夠抑制 ,以致染色體不能移向兩極,使染色體數目加倍。據研究顯示,在分裂末期破壞高爾基體的結構會影響細胞分裂,也會使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兩者染色體數目加倍原理的區(qū)別是

Ⅱ.農藥等污染物有致畸、致癌和致突變效應,潛在危害大。致畸主要表現(xiàn)是細胞分裂間期的微核現(xiàn)象和細胞周期長短的明顯變化(如圖),微核與主核有相同染色效果,但體積較小?赏ㄟ^觀測統(tǒng)計微核率的大小,認識和評估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請就農藥污染程度對植物細胞微核產生的效應和細胞周期的影響開展研究。

材料用具:培養(yǎng)皿,20%的磷胺(農藥)溶液,蠶豆種子、蒸餾水,顯微操作器材及必要的化學試劑。

觀察指示:

為達到實驗目的,請設計一張用于記錄實驗過程的表格: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寧夏石嘴山市高三下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學家從某細菌中提取抗鹽基因,轉入煙草并培育成轉基因抗鹽煙草。下圖是轉基因抗鹽煙草的培育過程,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質粒上的箭頭表示相關限制酶的酶切位點。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獲取了抗鹽基因(目的基因),并采用 技術對目的基因進行擴增,該技術需要的條件是 、酶、原料、模板,該技術必須用 酶;然后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基因表達載體中除了具有目的基因、啟動子和終止子之外,還需具有 。

(2)用圖中的質粒和目的基因構建重組質粒,不能使用SmaⅠ酶切割,原因是 。圖中①②過程為防止質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環(huán)化,應選用 酶對外源DNA、質粒進行切割。

(3)為確定轉基因抗鹽煙草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 作探針進行分子雜交檢測,又要在個體水平上鑒定,后者具體過程是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瑞安中學高一下學期期初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葡萄糖是細胞進行需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質。將一只實驗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氣體的容器內,18O2進入細胞后,最先出現(xiàn)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 B. 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六安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綜合訓練(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植物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獲取“含抗蟲基因的DNA”有幾條途徑,其中一條途徑是以 為模板,合成互補的單鏈DNA,然后再合成雙鏈DNA;另一條途徑是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基因文庫又可分為 文庫和部分基因文庫(如:cDNA文庫)。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 ,該過程涉及的工具有 。

(3)圖中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的方法是 。圖中的Ti質粒中含有 ,可將目的基因整合到受體細胞的染色體DNA上。

(4)可運用 技術來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六安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綜合訓練(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A.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中,根據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的顏色變化判斷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

B.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預實驗確定最適溫度范圍

C.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用甲基綠染色組成和吡羅紅染色組進行對照

D.在“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實驗中,選用馬蛔蟲的受精卵進行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用純種的高稈(D)抗銹。═)小麥和矮稈(d)易染銹。╰)小麥品種作親本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品種,其過程是:高稈抗銹病×矮稈易染銹病$\stackrel{A}{→}$F1$\stackrel{B}{→}$配子$\stackrel{C}{→}$幼苗$\stackrel{D}{→}$理想品種
(1)F1的基因型是DdTt.
(2)過程B是減數分裂、過程C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
(3)經C過程培育的幼苗基因型及比例為DT:Dt:dT:dt=1:1:1:1.
(4)完成過程D常用的藥物是秋水仙素.
(5)這種育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單子葉植物籽粒的非糯性(A)對糯性(a)為顯性,甜粒(B)對非甜粒(b)為顯性.現(xiàn)進行相關研究(不考慮交叉互換).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Ⅰ.(1)若要確定這兩對等位基因的位置關系,可將AaBb的植株自交,其中一種預測結果是,F(xiàn)1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若為非糯性非甜粒:非糯性甜粒:糯性非甜粒=1:2:1,則說明這兩對基因的位置關系是位于同源(同源/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等位/非等位)基因.
(2)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變藍,糯性花粉遇碘液變棕色,甜粒的花粉呈球形,非甜粒的花粉呈橢球形.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aBb的植株產生4種類型的花粉,且比例為1:1:1:1,則花粉出現(xiàn)這種比例的原因是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AaBb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形成了4種配子,且比例為1:1:1:1.若要快速培育糯性甜粒的植株,可利用上述花粉進行離體培養(yǎng),在對獲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即可得到所需植株,這些植株自交后,所得籽粒在同一植株上的表現(xiàn)型一致(填“一致”或“不一致”).
Ⅱ.若該植株為XY型性別決定雌雄異株植株,且A、a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則籽粒的非糯性和糯性在遺傳上是否會表現(xiàn)出于性別相關聯(lián)?是(填“是”或“否”),試舉一例說明XAXa、XaYA(寫出親本相應的基因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關于單倍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體細胞中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個體
B.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組數的個體
C.體細胞中含有單數染色體組數的個體
D.體細胞中含有雙數染色體數的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人們一直認為水分子跨膜運輸的方式為自由擴散,但美國科學家阿格雷的研究卻發(fā)現(xiàn)細胞膜上有專門供水分子進出的通道.

(1)若要證明細胞膜上的水通道是否為蛋白質,通常選用雙縮脲試劑,其實驗原理是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或堿性條件下,Cu2+與蛋白質的雙縮脲結構結合形成紫色絡合物).
(2)如圖所示將A組細胞和B組細胞分別放在清水中進行對照實驗(其中有一組細胞是含有水通道的,另一組細胞是不含水通道的).根據圖中所示細胞形態(tài)大小的變化判斷出作為實驗組的是B組,作出這一判斷的依據是B組細胞在一定時間后,細胞沒有出現(xiàn)變化,而A組細胞出現(xiàn)脹破現(xiàn)象.根據人體細胞不同功能推測,含水通道蛋白最多的細胞是腎小管細胞(填“腎小管細胞”或“肌肉細胞”或“紅細胞”或“肺泡上皮細胞”).該實驗的結論是水分子是通過水通道蛋白進出細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