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下列有關細胞中的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酸、酶、果糖、脂肪都含有C、H、O、N四種元素
B.核酸中的“T”代表胞嘧啶
C.磷脂參與構成的細胞器有線粒體、核糖體等
D.DNA分子的特異性主要取決于堿基的特定排列順序

分析 1、化合物的元素組成:
(1)蛋白質(zhì)的組成元素有C、H、O、N元素構成,有些還含有P、S;
(2)核酸的組成元素為C、H、O、N、P;       
(3)脂質(zhì)的組成元素有C、H、O,有些還含有N、P;
(4)糖類的組成元素為C、H、O.
2、核糖體無膜結構,由蛋白質(zhì)和RNA組成.
3、DNA分子的特異性:每個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而特定的排列順序代表著遺傳信息,所以每個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貯存著特定的遺傳信息,這種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就決定了DNA分子的特異性.

解答 解:A、果糖和脂肪的組成元素只有C、H、O,A錯誤;
B、核酸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B錯誤;
C、核糖體無膜結構,其組成中不包含磷脂,C錯誤;
D、DNA分子的特異性主要取決于堿基的特定排列順序,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幾種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及功能;識記核酸的種類及其化學組成;識記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含義,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武漢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白粒玉米自交系與黃粒玉米自交系進行雜交得F1全是黃粒玉米,F(xiàn)1自交所結果穗上同時出現(xiàn)了黃色籽粒和白色籽粒。對F2出現(xiàn)兩種顏色不同籽粒的下列解釋中,錯誤的是

A、由于F1是雜合子,其后代發(fā)生了性狀分離

B、F1能產(chǎn)生兩種雄配子和兩種雌配子,受精作用后產(chǎn)生三種基因型,兩種表現(xiàn)型后代

C、F1黃粒玉米包含有白色玉米的隱性基因,減數(shù)分裂時等位基因分離后,受精作用中兩隱性基因純合而出現(xiàn)白色籽粒性狀,因而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顏色的籽粒

D、玉米的黃色對白色為顯性,F(xiàn)1在形成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重組,因而產(chǎn)生了白色籽粒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華中師大一附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敘述正確的是

A.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見哺乳動物紅細胞細胞膜的組成結構

B.細胞在癌變過程中,細胞膜的功能會發(fā)生改變,但結構和成分穩(wěn)定

C.細胞膜由脂質(zhì)、蛋白質(zhì)和糖類組成,其中主要由蛋白質(zhì)決定膜的特定功能

D.細胞膜能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但有害物質(zhì)不能夠通過膜進入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圖甲為動物免疫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乙表示其細胞中某正;蚱慰刂坪铣啥嚯牡倪^程.請據(jù)圖回答:[可能用到的密碼子:天冬氨酸(GAU、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酪氨酸(UAU、UAC)].

(1)若該細胞為吞噬細胞,其識別抗原主要依賴于①上的糖蛋白,吞噬病原體的過程可以說明①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2)若圖乙表示抗體形成過程,則Ⅰ、Ⅱ分別發(fā)生在③⑥(用數(shù)字表示),肽鏈形成后需經(jīng)④⑤(用數(shù)字表示)加工分泌到細胞外.
(3)圖乙中第三對堿基由T/A變?yōu)镃/G,該突變對性狀無(有或無)影響,原因是密碼子具有簡并性,其意義是有利于維持生物遺傳性狀的相對穩(wěn)定.
(4)若圖乙合成的肽鏈中氨基酸序列變?yōu)椋禾於彼?-酪氨酸--甘氨酸,則該基因片段發(fā)生的突變是第三對堿基T/A或第四對堿基C/G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科學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質(zhì)不同和氧氣供應狀態(tài)的一種指標.呼吸商(RQ)=$\frac{釋放CO2體積或摩爾數(shù)}{吸收O2體積或摩爾數(shù)}$.不同底物在完全氧化時的RQ不同,糖類為1;脂質(zhì)分子為0.7~0.8;有機酸大于1.同種呼吸底物、不同的供氧濃度具有不同的RQ.
(1)如實驗結果經(jīng)校正后,某底物呼吸記錄數(shù)值如表.請分析回答:
當O2濃度為3%時,酵母菌的呼吸商為1.67,其數(shù)值不同于O2濃度為25%時的原因是:氧氣濃度為3%時,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表中顯示,從O2濃度為7%起,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
O2濃度(%)01%2%3%5%7%10%15%20%25%
釋放CO2(mL/h)1.000.800.600.500.480.600.720.840.961.20
吸收O2(mL/h)0.000.100.200.300.360.500.600.700.80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探究膜的透性,某同學進行實驗,甲圖為實驗開始狀態(tài),乙圖為實驗結束狀態(tài).請分析回答:

(1)據(jù)圖分析a管與b管液面變化的原因b管內(nèi)蔗糖溶液濃度大于a管內(nèi)蒸餾水濃度.
(2)請在乙圖所示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繼續(xù)實驗,探究蔗糖的水解產(chǎn)物能否通過半透膜.
實驗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試劑、試管、滴管、水浴鍋等.
實驗步驟:
①向a、b 兩管分別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熱(或隔水加熱)U 形管至適宜溫度,觀察a、b 兩管內(nèi)液面的變化.
②一段時間后,吸取a、b 兩管內(nèi)適量液體,分別加入A、B 兩試管中,并加入(適量的)斐林試劑,( 50~65℃)水浴加熱,觀察A、B 試管內(nèi)有無磚紅色沉淀.
預測實驗現(xiàn)象并作出結論:
①如果a、b兩管液面高度差縮小且A、B試管內(nèi)均有磚紅色沉淀,則蔗糖的水解產(chǎn)物能通過半透膜.
②如果a、b兩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試管內(nèi)無磚紅色沉淀、B試管內(nèi)有磚紅色沉淀,則蔗糖的水解產(chǎn)物不能通過半透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表示某一生理過程.該生理過程的名稱、圖示片段中含有的堿基種類、核苷酸種類依次為( 。
A.DNA復制、4種、4種B.DNA轉錄、4種、4種C.DNA復制、5種、5種D.DNA轉錄、5種、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圖為反射弧的部分結構,刺激a點,則除b點外,c、d、e點均可檢測到神經(jīng)沖動.下列推論錯誤的是( 。
A.神經(jīng)沖動在同一神經(jīng)元上是雙向傳導
B.神經(jīng)沖動由d傳導到e需要組織液作為傳導媒介
C.神經(jīng)沖動在反射弧中的傳導速度受突觸限制
D.神經(jīng)沖動在神經(jīng)元之間是雙向傳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溶酶體能合成多種水解酶并分解所吞噬的物質(zhì)
B.mRNA的合成不一定在細胞核中進行
C.豌豆的體細胞均通過葉綠體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D.細胞間信息交流都必須依賴于細胞膜表面的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